富察.锦宁“什么?”
原来,因为绿芜的身份低微,回到十三府中后不仅受到福晋们的排挤,她也不想因为自己的身份而让十三爷和承欢受到任何闲言碎语,遂决定牺牲自己,默然离去,投河自尽……
富察.锦宁“真是个刚烈的女子。”
对于绿芜的离去,胤祯和锦宁也只能叹息一声,本以为从养蜂夹道出来后便是她和十三阿哥的好日子,没想到,却成了她生命的倒计时。
......
新年伊始,八阿哥再次在朝堂上提议广开后宫,以延绵皇室血脉。
胤祯眉头微蹙,心中虽怒,却未形于色。他早已洞悉八阿哥的用意,不断以选秀之事挑战他的底线。然而,这次,胤祯已有应对之策。
他向群臣讲述了明孝宗的故事,声音沉稳而有力:
乾昌帝.胤祯“成化二十三年,太子朱佑樘迎娶张氏为妃,张氏虽出身不显,却以温婉大方、性格开朗著称。二人情深意笃,同年九月朱佑樘继位,即刻册封张氏为后。”
八阿哥心中一紧,他自然知晓这段历史。
胤祯继续道:
乾昌帝.胤祯“张皇后为孝宗生下二子一女,长子朱厚照即后来的明武宗,而其他子女不幸早逝。尽管子嗣不多,张皇后并未因此失宠。她与孝宗同甘共苦,形影不离,如同民间寻常夫妇。孝宗对长子朱厚照亦是宠爱有加,一家人和睦美满,直至弘治十八年孝宗驾崩,其间后宫无他人插足。”
说到此处, 胤祯的声音愈发铿锵有力:
乾昌帝.胤祯“朕欲效仿明孝宗,虚设后宫,专一于皇后。”
“皇上三思啊!”
“请皇上三思!”
“臣附议!”
“臣附议!”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大臣们一个接一个跳出来劝阻。
胤祯早有预料,后宫与前朝关系错综复杂,后宫妃嫔多为八旗贵族之女,她们的存在不仅是为了皇室血脉,更是为了朝堂势力的平衡。
他深知,仅以明朝为例,尚不足以平息群臣之议。他必须给予大臣们一线希望,以免动摇国本。胤祯淡然一笑:
乾昌帝.胤祯“诸位大臣,你们天天盯着朕没用,有此精力,不如回家好好培养自家女儿,朕的子嗣繁衍,将依赖于太子与朕和皇后未来的子嗣。”
听到此言,那些企图将自家女儿送入后宫的大臣们纷纷沉默,毕竟太子已经十岁,未来尚有无限可能。
胤祯的目光转向八阿哥,眼神骤然冷峻。
乾昌帝.胤祯“八哥既如此关心朝政,不如去监督修葺太庙,为国家做些实际之事。”
八阿哥的计划再次受挫,只得领命:
八阿哥“臣遵旨。”
.
永寿宫
富察.锦宁“臣妾参见皇额娘,皇额娘吉祥。”
锦宁在太后身边嬷嬷的带领下,走进了永寿宫,对着高位之上的太后盈盈一拜。
太后突然派嬷嬷将她传呼于此的原因,锦宁心中大概有数,为的,应该是今日早朝上发生的事情。
皇太后的目光看向锦宁,目光中带着丝丝威严,当初十四阿哥娶到锦宁格格,她心中自然是高兴的,毕竟锦宁格格的尊贵那是太子妃都不可及的,可现如今,十四阿哥已经登基为帝,一切都不一样了,婚后,锦宁只生了一子一女,本就没有做好身为妻子为丈夫开枝散叶的职责,现在皇上更是要为了她不惜得罪一众大臣,也要虚设后宫,专宠她一人。
这怎么可以!
身为皇上,需得让朝臣信服,没有皇嗣,江山又如何稳固?
太后知道胤祯对锦宁的感情,为了不影响他们母子间的情分,太后并未为难锦宁。
皇太后“起来吧。”
富察.锦宁“谢皇额娘。”
锦宁恭敬起身,在一侧落座。
皇太后“你可知哀家召你过来为的是何事?”
富察.锦宁“自然知晓。”
锦宁微微点头,她的声音平静而清晰。
皇太后“皇上乃一国之君,绵延皇嗣更是关乎家国,自古以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哀家知道你是贵女,自然也懂得这其中的道理,若一国之君仅凭心意行事,又如何能让朝臣信服,让百姓爱戴?”
太后说话虽和平常一样,对锦宁这个儿媳很尊重,但还是不难听出锦宁这些年只有一子一女,让皇上为难,还要为了她,将后宫当摆设,一切都是她的责任,更是加重了皇上的负担。
富察.锦宁“皇上做出此决定,到底是因为臣妾。”
说着,锦宁再次屈膝。
富察.锦宁“臣妾愿抄写女则十遍。”
皇太后对锦宁的态度很满意,微微颔首。
皇太后“嗯。”
.
锦宁回到长春宫,便吩咐丫鬟准备好笔墨纸砚,待她抄写完时,天色已暗,手腕处更是酸痛难耐。
而皇上,接连几日都在乾清殿处理朝政亦或者和大臣议事,再加上锦宁的刻意隐瞒,所以对此事一点都不知晓。
一日
傍晚,养心殿
胤祯端坐在首位,他微微抬头,眼神中透着一丝疲惫,但心中还是惦记着锦宁,他问一旁的李德全。
乾昌帝.胤祯“这几日,皇后都在做什么?”
李德全恭敬回道:
李德全“回万岁爷,这几日,皇后娘娘都在长春宫,很少出来。”
胤祯皱了皱眉,这不似锦宁的性子,往日她不是养心殿为他送糕点补品,就是陪着尕璐玳在御花园游玩,这一连好些时日不出门,实在怪异。
一旁的李德全一边小心观察着皇上的神色,一边迟疑着开口。
李德全“前些时日,皇太后召皇后娘娘去了永寿宫,好像是...为了子嗣的事情。”
说到这里,李德全的声音不由自主低了下去。
胤祯的眉毛皱的更紧了些,想着皇额娘的性子,问道:
乾昌帝.胤祯“皇额娘为难锦宁了?”
李德全“万岁爷还是自己亲自去问皇后娘娘吧。”
胤祯直接站起身走出了养心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