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红景心中一软,蹲下身来,温柔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祁红景“小弟弟,别难过,不就是一串糖葫芦嘛。”她从怀中取出一些铜钱递给他,“去再买一串吧,这次可要拿稳了哦。”
孩子愣愣地看着她,眨了眨眼睛,接过铜钱,低声说了句“谢谢姐姐。”他转身跑向糖葫芦摊,步子却因满心欢喜而轻快了不少。祁红景望着他的背影,唇角微微上扬。
祁红景看着小男孩兴高采烈地捧着糖葫芦,心里也生出几分欢喜。她原本打算继续往前,没想到男孩突然拉住她的手,非要带她回家做客。祁红景推辞不果,只好笑着跟在他身后,一同来到他的家。
这户人家虽然朴素,但四周收拾得干净利落,透着温馨的气息。院子里种了几株小花,在晚霞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一位朴素的妇人听了孩子描述的“奇遇”,打量了祁红景一番,热情地将她迎进屋。她笑盈盈地问祁红景:“姑娘刚到这儿吧?我们这儿人不多,今日正好赶巧遇上你,莫不是缘分?”说着便邀她留下来共进晚饭,盛情难却之下,祁红景最终也欣然应允。
傍晚时分,男主人下工回来,见到家里多了一位客人,也并不拘谨,反而爽朗地寒暄起来,一番热情好客的态度让祁红景感到意外却又温暖。饭桌上,小男孩满脸笑意地吃着他那糖葫芦,兴高采烈地说着白天在街上的趣事;男主人聊起工地上的见闻,绘声绘色,逗得全家人开怀大笑。那位妇人不停地给祁红景夹菜,眉眼带笑地劝她多吃些,说是“旅途奔波,定是辛苦了”。
这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模样让祁红景不由得心生感触。她记得以往跟着师父和师兄弟们生活时,虽然亲密,却也很少有这样的氛围。每次吃饭都是各自回屋,只有师弟赵玉真会来找她一起用餐,但那也只是两人间的默契。她从未感受过这样温暖的、真正属于一个小家庭的温馨时刻。
祁红景起初只是心里贪恋那种久违的温暖,想在这里多待一阵子,再攒些路费后继续行程。为避免打扰那家人的日常,她第二天便告辞去镇上的客栈住下,并在热闹的街道边支了一个小摊,准备为人看相赚取盘缠。
最开始,围观她的人多,但真正坐下来请她看相的却少。毕竟这镇上平日平安无事,大家只当她是个过路的江湖术士。然而不出几日,有一位大汉不信邪地找她看相,祁红景微微凝眉,看出他近日有血光之灾,便提醒他要小心。大汉虽不以为然,但次日果真不小心摔了一跤,脸上划出一道深疤。街坊邻里听说此事后,对她的本事渐渐刮目相看。
于是,祁红景的摊子前慢慢热闹起来。她凭借精准的看相本领不仅攒了一些钱财,还在这小镇上结识了不少邻里百姓。每日的日子简单而充实,街坊们与她渐渐熟络,不时带些吃食来与她分享,小孩子也会缠着她讲些江湖趣事。她在平凡中感到一丝满足,在这片人情淳朴的小镇中感受到了平凡生活的幸福。
一天清晨,祁红景正在摊位前摆弄着几枚铜钱,准备新一天的看相生意。这时,一位大婶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汤圆走了过来,笑眯眯地递到她面前。
“哎呀,小祁啊,早上吃点热的!这汤圆可是我亲手煮的,你尝尝。”大婶说道,眼里满是关切。
祁红景微微一怔,连忙站起来拱手道谢。
祁红景“谢谢您,大婶!您每天这么照顾我,真是让我过意不去。”
大婶笑着摆摆手:“客气啥呀!镇上大家都说你这小姑娘善良有本事,帮了不少人呢。我们啊,也该表示表示。”
这时,一个小男孩跑了过来,眼睛亮晶晶地望着祁红景:“姐姐!姐姐!我今天在学堂可是第一名呢!先生夸我了!”
祁红景笑着弯下腰,摸了摸他的头,温声道:
祁红景“那你可真棒啊!要不今天姐姐请你吃糖葫芦,算是奖励?”
小男孩摇摇头,从背后掏出一串糖葫芦,满脸认真地递给她:“姐姐,这串给你!我特地留给你的。”
祁红景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抹温柔的微笑,接过糖葫芦。
祁红景“那姐姐就不客气啦。谢谢你!”
就在这时,镇上的老大爷慢悠悠地凑过来,笑呵呵地打趣道:“小祁啊,昨天你可真灵验!你说我会有好消息,果然我那老邻居今天就从乡下来了!”
祁红景抿嘴一笑,谦虚地道:
祁红景“大爷您这是有福气,自然好事也常来光顾呀。”
老大爷听了,笑得合不拢嘴,忽然压低声音道:“哎,我再问问你,你看我这命里头啊,是不是还有再续个老伴儿的机会?”
众人听了哄堂大笑,旁边的一位妇人揶揄道:“大爷,您这话若是传出去,镇上的姑娘们可都要跑啦!”
祁红景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打趣道:
祁红景“大爷,这姻缘得看缘分,说不定哪天好事就成了呢。”
老大爷笑着摇摇头,摆摆手道:“你这小姑娘,真会说话!哈哈!”
在这温暖的笑声中,祁红景不禁感到一种久违的亲切感,即便是暂时的相处,这份温情也格外珍贵,也越发的不想离开。
在写给师弟赵玉真的纸鹤里,她写道:最近我来到一个南边的小镇,虽然不算繁华,却有着一种独特的温暖与宁静,这里的人都非常的淳朴和热情,真希望能在这里多待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