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吧,你有何事要向朕汇报?”
“臣想让皇上向工部批点经费,以用来研发火器。”
我听后感到十分震惊:“朕此次前来,正是为了商量此事。”
我看了一眼汤若望,见他没有要说话的意图后,便又接着说:“自我朝以来,研究出诸多火器,有在抗倭战争中广泛使用的三眼火铳,还有海战利器水老鸦,到现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红衣大炮,无一不象征着大明火器的实力。可如今刚刚经历了宦官掌权,朝廷官员虽有为官清廉之人,但更多的是贪污腐败,所以朕希望你能担任其研究新火器的重任。”
“皇上,这……臣虽然对火器有所研究,但也谈不到开发新火器的地步啊!”汤若望脸上露出了惊愕和疑惑的神情,他瞪大眼睛望着我,似乎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我静静地凝视着汤若望,然后缓缓说道:“当下军队所用的火器是万历二十六年由火器研制家赵士桢仿制土耳其鲁密国所进贡的火绳枪改进而成的。尽管这种火器在当时被认为是最先进的,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们的火器技术已经明显落后。作为一国之君,朕深感忧虑,因此迫切希望能够找到一位有人来承担起改良火器的重任。”
“这……不过,臣倒是有可以推荐的人,我想他一定可以胜任。”汤若望微微抬头看向了皇上。
“哦,此人是谁?竟让爱卿如此赞不绝口。”
“此人是宁前兵备道孙元化的长子孙和鼎。孙元化的几个孩子都受到其父的熏陶,精通火器的制作,其中就属长子孙和鼎最为厉害。”
“此人真如你说得那么厉害,那我可要召见他来看看。”
说完,朱由检便起身去参观汤若望研制火器的地方。刚走进房间,只觉得眼前一亮,这简直就是现代所谓的实验室啊,到处都摆放着仪器,大多都为天文仪器,还有一小部分的火器零件。
墙上挂着当时绘制的世界地图,朱由检还从汤若望的工作台上发现了哥白尼的《天体运动论》和一些手稿还有注解。
“听说你和徐光启,李之藻等人联合修书?想要将天文学知识传授给众人?”朱由检看着书中的内容向汤若望问道。
汤若望见朱由检翻阅这本书,不由得心中大动,希望这位明主能够认可书中所描绘的东西,这将大大方便他们日后的修书。
“回皇上话,臣和徐光启等人确实策划过此事。”
朱由检将书合上,看着他道:“如此巨作,当让天下人知晓。”
回头看着有些激动的汤若望,朱由检接着说道:“朕不愿看到如此巨作因狡诈之人而被淹没,还请先生能够为我大明尽一份心,改变如今的现状。”
“臣定不负陛下的期望。”汤若望十分激动地说道。
见他如此爽快,朱由检也不啰嗦:“我深知西洋火炮的威力,还请先生指导兵仗局的工匠造出比红衣大炮强上百倍的火炮,届时我大明将不惧外敌的入侵。”
汤若望见我如此关注西洋,便一改之前的推脱,十分痛快的说道:“没问题 只要有炮厂,臣便竭尽全力制造出最先进的火炮。”
汤若望深知要想让天主教在中国顺利传教,必须讨好眼前这位大人物。
“好,朕会派人协助你制造火炮,有什么物资上的需求可以向朕提。”
“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