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二次元小说 > 书名正在修改1721550912324679016-d795
本书标签: 二次元 

无题

书名正在修改1721550912324679016-d795

翎/书

1.主世界五常

2. “核谐”一天

3.东风快递√

4.管理员的一天

5.身份

6.华夏

7.管理员磕的cp

8.神仙句子√

9.瓷是男是女

————————————————————————————

早上8点翎睡了不到几个小时,就起来做做饭,……………………………………………………………………………………………………做饭以后,咱美丽善良的瓷妈的门口,轻轻的敲敲门,(妈咪起床了),瓷妈,也很快的,起床了,啊,其他的的国家嘛,翎。非常非常温柔的方式相信我(妈妈耳朵捂好了)我这是从哪里拿来的扩音器(都!给!我!起!床!了!)不出意外其他人,都摔了,就瓷妈和翎站着,很快大家都来了餐厅吃饭。

( Ok,咱就南哥吧!)翎

(6)南

华夏,是汉族的前身,此后也经常代指汉族、汉地。关于华夏的含义唐朝经学家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提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很明显,这个解释是牵强附会的,并没有解释清楚华夏到底是什么意思。要了解华夏的含义,我们必须要从古老的文献中去寻找。

一,“华”的来源——华胥氏、华山

目前,学术界有两种主要的观点,一种认为“华”是指华山。在上古时代,华山就是秦岭的意思。《山海经·西山经》中的第一条山脉就是华山,华山北部的河流基本流入渭水,南部的河流基本流入汉水,可见华山就是现在的秦岭。而现在的华山在《山海经》中被称为“太华山”。

还有学者认为,古代的华山范围已经超过了现在秦岭的范围。刘起釪认为华最早指山西南部的华水与华谷,钱穆认为华山最早指嵩山。还有学者认为“今日河南之嵩山都属于华山”。

在秦岭之北,出现了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这些就是炎黄族早期的文化,也就是华夏民族最早生活在渭河上游乃至于汉江上游一带,因而可能以山为名了。

根据古代的一些文献记载,炎黄二族的祖先是华胥氏。《春秋世谱》载“华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世本》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曾祖母华胥氏。”既然华胥氏是伏羲、女娲、黄帝和炎帝的祖先,那么炎黄后裔自称“华”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伏羲、女娲在传说中都是蛇身人面的形象,这是一种图腾象征。中国古人以“龙”为图腾,而龙的前身就是蛇。古代西南流传着“巴蛇吞象”的传说,这个巴国的“巴”实际上就是蛇的形象,而巴国起源于汉江上游,并且也是伏羲的后裔。《山海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太葜(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由巴国的演化来看,伏羲氏早期的确生活在秦岭南北一带。

另一种观点认为华就是花。目前,在甲骨文中并未发现华字,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商朝是东夷民族建立的王朝。而华是炎黄的自称,因而甲骨文中没有华字很正常。西周时期的文献开始出现了“华”,该时期的“华”通“花”,并引申为光华、华美之义。

我认为,华的本义确实是花,但是华夏中的华应该还是指华山,也就是秦岭。当炎黄祖先在秦岭南北形成的时候,他们认为这座大山鲜花遍布,十分美丽,就取名为了华山。后来,这个创造大地湾文化的部族,就自称“华胥氏”,也就是华的来源了。

二,“夏”字的来源:夏朝

关于“夏”字的含义,非常简单,那就是“夏朝”的意思。“夏”也没有在甲骨文中被发现,是炎黄族的自称。在周朝的篆书中,“夏”字就是一个人的形象。有人提出大禹称王后,认为夏季高温,最适合万物的生长,因而将国号定名为夏。

《说文解字》却解释道:“夏,中国之人也”。唐尧和大禹最初活动在山西南部地区,这一带是古冀州,《路史》说:“中国总谓之冀州” ,顾炎武解释道:“故之天子常居冀州, 后人因之,遂以冀州为中国之号”。我认为,山西是一个表里山河的地区,炎黄族见这里的地势山环水绕,自认为是天下之中了,因而取名“中国”。此后,大禹建都阳城,山南水北为阳,阳城就在太岳山(中条山)之南,在洛阳盆地,于是洛阳就成为了“中国”。

夏,是炎黄族建立的第一个王朝,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夏朝建立471年后,商人带领东夷族消灭了夏朝,建立了商朝。这时候,夏朝的部族就四处逃散,有的南逃巢湖,有的北逃大漠,而大部分应该是向西逃窜到了陕西一带,窜入戎狄活动地区,商朝将他们统称之为“羌”,而羌正好是华夏族的前身。

周人,也是夏朝的后裔,他们的父系为姬姓,母系为姜姓,正好是黄帝和炎帝之后。根据《中华远古史》的资料现实,周人最开始生活在山西一带,姜姓的齐、吕、申等国的族源也在山西太岳山一带。夏朝灭亡后,周人向西迁徙到了关中地区,也将古冀州的洛水等地理名称带到了关中。

周在甲骨文中也就是“田”的形状,也就是周人在商朝人眼中就是善于耕地的民族。的确,周的祖先长期担任后稷(农官),而姜姓祖先神农氏传说也是发明农业的人。此后,周人在关中地区组建建立村落,发明农业,逐渐发展壮大,最终建立了国家。

大约在3000年前,周武王灭商,建立了周朝。不过,周朝人还自称是“夏”,这些被分封到关东地区的诸侯国也自称“夏”或者“东夏”,合起来称为“诸夏”。此后,人们又将“华”“夏”二字合称,叫做华夏了。

随着诸侯国在关东自己站稳脚跟,华夏文化也不断东传,东方各族也逐渐形成了华夏认同。春秋时期,楚人自称是蛮夷,但是到了战国时期,楚国就自视为华夏的一部分了。而春秋时期的华夏族已经融入了东夷、北狄、西戎、南蛮、巴蜀、吴越等民族,这就是汉族的前身了。

西周分封

综上所述,华夏二字的来源和华夏民族的历史有密切的关系。华字来源于华胥氏,是炎黄祖先,夏字来源于夏朝,也代指中国人。周朝胜利后,华夏族的图腾——龙蛇也正式成为了国家图腾。不过,建立商朝的东夷族在历史上的地位也不可忽视,东夷族的鸟图腾最终演变为了凤凰,龙凤也就是成为了中国的两大图腾了。

( Ok没了,下一个)翎

(美)翎

(5)美

四大古国

四大古国是指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这些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文明古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12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如金字塔、石碑和象形文字。23

古巴比伦: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地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以其法律典籍《汉谟拉比法典》和空中花园而闻名。

古印度:位于南亚,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以佛教和印度教为主要宗教信仰,对后世的宗教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位于东亚,黄河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如夏、商、周文化,以及儒家、道家等思想流派。12

四大古国中,只有中国的文明延续至今,其他三个古国的文明已经消失或衰落。中国文明能够延续至今的原因包括其地理位置的优势、政治体制的稳定性以及文化的包容性和传承性等。56

了解更多

四大古国的定义与特点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历史悠久

古巴比伦:位于伊拉克,法律典籍《汉谟拉比法典》

古印度:位于南亚,佛教和印度教发源地

中国:位于东亚,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四大古国的历史演变

古埃及:从金字塔到罗马时代

古巴比伦:从美索不达米亚到伊斯兰时代

古印度:从印度河流域到现代印度

中国:从夏商周到现代中国

四大古国的文化遗产

古埃及:金字塔和象形文字

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和《汉谟拉比法典》

古印度:佛教和印度教

中国:儒家和道家思想

四大古国在现代世界中的地位

古埃及:非洲文化的重要影响

古巴比伦:中东地区的文化中心

古印度:南亚和东南亚的文化桥梁

中国:东亚文化的代表

四大古国的影响与比较

对现代社会的文化影响

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的比较

宗教信仰与哲学思想的比较

(就这些吗)所有人除了瓷 翎

( No还没完呢那我昨天晚上加班加点的在这找资料,你以为呢)翎

一文搞懂所有罗马,古罗马是老祖宗,神圣罗马、东西罗马都是分支

历史鉴赏者

2022-11-24 16:09江苏星问答计划创作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关注

俗话说得好,条条大道通罗马,那么这里的罗马指的是什么呢?其实世界历史上的罗马有很多,罗马城是罗马,罗马帝国也是罗马。

除了这两个罗马以外,还有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东罗马、西罗马、神圣罗马帝国、第三罗马帝国、罗马尼亚等等。

这么多罗马,说实话,看着都头疼,傻傻分不清有没有?我们可以分别一一介绍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

一、古罗马分成了3个时期。

古罗马是所有罗马的源头,主要分成了3个阶段,分别是: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

第一,罗马王政时代,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时期。

罗马王政时代,差不多在公元前753年到公元前509年左右。这段时间里,罗马已经开始从村镇部落,逐渐转化成为一个成建制的国家。

我们中国的东周春秋时期,在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还真的和罗马王政时代的年份差不多。不过这个时候的中国,不光有了成建制的国家,而且还出了一堆很牛的诸侯王。春秋五霸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相对来说,罗马王政时代,有点儿传说的意思。谁让老外不喜欢写史书呢?各种小说笔记凑来凑去,才把这段历史勉强梳理清楚,一点儿权威性都没有。

同时期的希腊半岛上,倒是已经出现了非常先进的文明。这个时候的罗马完全无法和中国相提并论,倒是希腊文明,有点儿和中国同步发展的意思。

罗马王政时代,一共有7位国王,最后一位国王塔克文是被罗马城内的百姓赶出罗马的。由于民众的觉醒,因此罗马告别了王政时代,迎来了共和国时代。

第二,罗马共和国,相当于中国的战国到西汉末年这一时代。

罗马的国王被赶跑了以后,人民开始当家做主了,从而建立了属于罗马公民的罗马共和国。公民思想和公民权力,第一次在世界历史上得到体现。

罗马共和国的时间大概在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27年左右。这段时间,恰好经历了中国的战国时代、秦朝、西汉等3个时期。

罗马共和国主要由元老院、执政官、部族大会这三者三权分立,共同执掌。执政官相当于最高领袖,有最高的行政权。元老院从贵族中产生,协助并掣肘执政官执政。部落大会则主要由男性平民和男性贵族构成,主要负责选举。

说实话,这种三权分立的思想有点儿太超前了,当时咱们这儿还处于秦始皇刚刚建立起的封建王朝制度当中。不过罗马共和国也并非真正的共和国,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首先,罗马共和国的执政权,基本都在贵族手里,平民想要走上高层,基本是不可能的。

其次,罗马共和国存在严重的奴隶制度,他们打下一片地盘,就把这片地盘上的人当成奴隶来看待,因此才有了斗兽场和斯巴达起义。

再者,罗马共和国男性至上,哪怕是平民,也只有男性才拥有选举权,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撑不起民主和共和这两个词。

所以说,这一时期的罗马共和国只是相对民主,相对共和而已。当然了,在两千多年前能搞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

第三,罗马帝国,相当于中国的东汉到东晋时期。

由于罗马共和国过分超前,根本不符合实际,因此罗马帝国就这么应运而生了。两者交接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非常著名的人物。

比如说凯撒、庞培、屋大维等人,这一时期处于公元前27年到公元395年。经历了中国的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等时期。

凯撒的继承人屋大维解决了不听话的元老院,恢复了君主制,自任“奥古斯都”(皇帝),建立了罗马帝国。巅峰时期的罗马帝国,囊括了整个地中海沿岸,横跨欧亚非三大洲,拥有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整个地中海成了他们的内陆海。

我们最熟悉的罗马,也就是这个时候的罗马。东汉汉桓帝时期,罗马帝国和东汉之间有着一定的沟通交流,两者通过汉武帝时期开拓的丝绸之路走到了一起,互通商品,互相赠送礼物。在中国的史书中,罗马帝国被称为大秦。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的皇帝狄奥多西一世,把帝国分给了自己的两个儿子,自此罗马帝国成了西罗马和东罗马,完整的罗马帝国,终于成为了历史。

以上三个时期,就是古罗马时代。这个时代的史料说实话并不详实,有很多历史故事,都是后来人推演出来的,这也是为啥很多人不认可古罗马的原因。

二、西罗马和东罗马,一个短寿,一个延续了千年。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分成了西罗马和东罗马。其实这种现象在罗马帝国时期并不是首创。

早在公元284年,罗马帝国的皇帝戴克里先在位期间,就曾经把自己的帝国分出了一半给自己的好友马克西米安,这还不够,戴克里先还特地给自己和好友配了两个副手,也就是“凯撒”(副皇帝),这么一来,帝国就出现了4位皇帝,史称四帝共治。

直到公元324年,罗马帝国西部的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才重新将帝国完整地统一了起来。为了显示自己对东部的统治地位,君士坦丁一世特地把都城从罗马迁徙到了拜占庭,将拜占庭命名为新罗马,这地方后来又因为他被称之为君士坦丁堡。

不过很可惜,不管君士坦丁一世再怎么努力,帝国的分裂是无法挽回的了。公元395年,西罗马和东罗马相继出现以后,统一的罗马帝国也就不复存在了。

第一,西罗马,相当于中国的南北朝初期。

西罗马帝国命不好,北方有强大的日耳曼人时刻威胁着帝国的安全。最终在公元476年,西罗马被日耳曼雇佣兵给霍霍了。

整个西罗马国祚只有81年而已。自此,西欧便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长达千年之久。

第二,东罗马,延续了1058年。

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距离日耳曼片区比较远,所以躲过一劫。说实话,当年整个罗马帝国对付日耳曼人都够呛,更别提分裂以后的了。

东罗马这边倒是幸免于难,从公元395年,一直活到了公元1453年。相当于从中国的东晋十六国时期,一直活到了明朝初年。期间经历了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朝、元朝等,那是真够长命的。

这期间,他们至少需要应付10大不同的对手。

6世纪时期,东罗马要对付波斯人。

7世纪到9世纪,东罗马需要跟阿瓦尔人、阿拉伯人缠斗。

11世纪,东罗马又碰上了突厥人。

12世纪的东罗马最惨,需要跟匈牙利人、诺曼人、帕齐纳克人、威尼斯人斗争。

13世纪,日耳曼人也来东罗马分了一杯羹,还在东罗马的地盘上建立了一个拉丁帝国。

15世纪,东罗马又遇上了毕生宿敌奥斯曼帝国,正是奥斯曼帝国,彻底粉碎了东罗马帝国。

遇到这么多对手,东罗马还能延续这么长时间,跟东罗马皇帝的统治手段,其实是有关系的。

首先,东罗马有钱,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东罗马绝对不会先动武。这玩意儿是真能摆平世上绝大多数的麻烦。

其次,东罗马将各大行省改成了各大军区,平时大家种地生产,一旦打起仗来,各大军区的所有百姓,几乎都能拿起武器,做到了全民皆兵的地步。

再者,东罗马善于外交,比如利用日耳曼远征,对付强大的突厥人、阿拉伯人,他们打起来以后,东罗马自然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不过这些破招数玩光了以后,东罗马也黔驴技穷了。公元1204年,西欧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十字军居然把东罗马的都城君士坦丁堡给攻克了,好家伙,直到57年以后,东罗马才再次复国,可见此时的东罗马已经扛不住了。

到了1453年,奥斯曼帝国出了一位天才苏丹穆罕默德二世,这一年他才22岁,便带领奥斯曼大军攻克了君士坦丁堡,彻底灭亡了东罗马帝国。

三、神圣罗马帝国被拿破仑所灭。

日耳曼人灭了西罗马以后,整个西欧都陷入了日耳曼人混战的阶段。直到公元804年,日耳曼分支法兰克王国的国王查理,基本完成了日耳曼片区的统一,他所建立的帝国被称为查理帝国,他本人也被称为查理曼,或者查理大帝。

不过查理大帝的3个孙子,通过《凡尔登条约》又把查理帝国给分成了三份,分别是东法兰克王国、西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

东法兰克王国相当于如今的德国、奥地利。西法兰克王国相当于现在的法国、瑞士。中法兰克王国相当于现在的意大利。西欧的基本格局,也就这么被确定下来了。

公元911年,东法兰克王国的最后一个国王孩童路易去世,他没留下儿子。因此查理系在东法兰克王国便断绝了。这个时候各大贵族推选出了新的国王,权力落在了各大贵族手里。这也标志着东法兰克王国,开始转变为德意志王国。

到了公元962年,德意志王国的国王奥托一世,基本打遍天下无敌手,因此被大主教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因此德意志王国则开始转变为神圣罗马帝国。1157年起,该帝国正式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

很明显,神圣罗马帝国是日耳曼人建立的。但是当年日耳曼人灭了西罗马以后,一直在抢夺西罗马继承者的地位。而神圣罗马帝国,则一度在西欧各国中占据上风,从名义上得到了西罗马继承者的称号。

神圣罗马帝国,又被称为德意志第一帝国,该帝国一直延续到了1806年。这一年法国的拿破仑也想夺取罗马继承者的称号,因此迫使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放弃了神圣罗马皇帝的称号,只让他保留了奥地利帝国皇帝的称号。因此这一年神圣罗马帝国也就宣告结束了。

四、罗马第三帝国,说的就是俄罗斯帝国。

如果说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被称为罗马第一帝国的话,那么东罗马帝国就是罗马第二帝国。那么谁是罗马第三帝国呢?其实是有争论的。

有人说是神圣罗马帝国,也有人说是俄罗斯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完美地继承了罗马帝国的地盘、各种制度,包括天主教信仰。那么俄罗斯帝国又凭什么来争夺这个位置呢?

俄罗斯帝国的前身是莫斯科公国,早在13世纪蒙古人攻入欧洲的时候,莫斯科公国便早早臣服在了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汗手下,为拔都建立的金帐汗国收税。

收税是个肥差,时间长了以后,莫斯科大公也富得流油了。恰好金帐汗国走向了衰败和分裂,因此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击败了金帐汗国,终于自己翻身做主人了!

而1453年,奥斯曼帝国灭掉了东罗马帝国。为了复国重任,在教皇的撺掇下,东罗马的末代君主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娅公主,选择嫁给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为妻。

本来教皇是打算借此机会,将天主教和东正教合二为一的,结果适得其反。索菲娅公主坚定了莫斯科公国的东正教信仰,甚至将其确立为国教。

同时,在索菲娅公主的施压之下,伊凡三世将东罗马的双头鹰标志,确立为莫斯科公国的国徽标志。甚至连东罗马的元老院,都被搬到了莫斯科公国。1505年,索菲娅的儿子瓦西里三世继位以后,索性将国家改名为罗马第三帝国。

所以说,莫斯科公国在1547年转变为沙皇俄国,在1721年转变为俄罗斯帝国以后,依旧一直以罗马第三帝国自居。一直到1917年俄罗斯帝国灭亡为止。

书名正在修改1721550912324679016-d795最新章节 下一章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