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线中,也曾有过一次皇考之争,那就是宋英宗时期的濮议之争。
宋仁宗无嗣,死后以濮安懿王赵允让之子赵曙(初名宗实)继位,是为宋英宗。
诏议崇奉生父濮王典礼时,朝中大臣分为了两派,一方力主称仁宗为皇考,濮王为皇伯,而另一方则主张称濮王为皇考。
前者有太后大力支持,后者自然就是以宋英宗为主了。
而英宗为了生父死后的名分,绞尽脑汁,用了各种手段,耗费了十八个月的光阴,总算是勉强达到了目标。
英宗笃孝的品行就以这种奇特的方式体现出来。
可惜的是,花费了如此大的力气,最终却功亏一篑。
因为英宗在位仅仅四年就驾崩了,未来得及给父母上谥号,此事也就不了了之,赵允让的谥号仍为“王”。
说回眼下,朝中的局面除了具体的名字和称呼有所不同之外,与历史线中可谓是一般无二。
——官家赵宗全,生父为“舒王”。
等顾廷烨被杖责二十抬回府中,荣婉才知道朝中已经闹到这种程度了,不必细想也知道这是太后叫人打的,因为顾廷烨是官家的死忠派。
而另一方的主力大臣竟然是齐国公府的小公爷齐衡。
她连忙告诫没有上朝资格的顾廷炜:
“不得掺和此事,亦不许与旁人谈论此事,务必保持缄默,可记得了?”
即便她也知道,最终肯定是有男主的官家这一方会胜,但如今连男主都倒了霉,其他的小卒子会怎样谁又能预料得到?
顾廷炜见母亲严肃认真的表情,连连点头,之前的那一顿教训他还心有余悸呢,哪里敢违抗。
荣婉满意的挥了挥手:“去看看你二哥,有事帮把手。”
至于男主……反正没有性命之忧,皮肉之苦那是难免的~
“皇考之争”一经发起,一时便停不下来,双方你来我往,手段频出,连带着政事也不可避免地被影响,甚至被耽搁。
原本盐务是关乎于百姓的大事,赵策英以官家嫡长子的身份自请去查办。
可因为朝中争斗,几个禹州来的副手相继被陷害,官司缠身,最终顾廷烨不得不随行。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盛明兰有了身孕。
顾廷烨不仅留下一支队伍,还将已经回到扬州的常嬷嬷也请了回来。
荣婉连亲儿媳朱氏怀孕她都没怎么关注,其他人就更不会去理会了,不过去看过一回,送上一份礼也就罢了。
她以为自己不去想着管他人的闲事,自然能得清净,可没想到:
“你是说康家的大娘子没送帖子,直接带了她家姑娘上门要见我?”
安青梗直回道:
“是啊太夫人,门房说康家大娘子今日一定要见到您,否则就在府门前不走了,甚至还想要往里闯,他们不敢硬拦,没法子只能请到了花厅。”
末了还感叹了一句:
“再怎么说也是一位大娘子呢,怎么这般的不要脸面?!”
荣婉若有所思,看来今日不见是不行了,只是这王若与到底打的是个什么算盘?
带着她家姑娘?莫非……想打顾廷烨的主意?
想来盛明兰怀孕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她的耳朵。
或许也是想要一石二鸟:既想攀附富贵,又想恶心她和盛明兰这对婆媳。
毕竟她们二人都与康家大娘子有过不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