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廷烨不过是与众人急匆匆的打了个照面,便入宫救驾去了。
之后局面很快就被控制住,而叛乱也就此平息下来。
事情真相大白,大致情况就如同荣婉先前所想的那般:
前有皇考之争,后有官家求变,太后早就恨毒了官家,认为官家忤逆不孝,违背了先帝之意,弄砸了先帝时期大好的局面,欲废官家,再立新帝!
而官家的刘贵妃膝下有一个名叫永儿的小儿子,被太后选中。
不知道是被胁迫,还是半推半就,也或许是一拍即合,总之,刘贵妃及其兄长与太后成了同一条船上的人。
官家对此早有提防。
与顾廷烨互相配合着做出一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猜忌之下被贬流放的模样,又命人谎报边关有战事,趁机将人马调出京城。
故意给对手造成了一种时机难得的错觉,引人上钩。
其实顾廷烨、沈从兴等人都埋伏在郊外。
只有英国公是实打实的去了边疆,一来巡边,顺带着也是用来蒙蔽太后的。
太后因人手不足,消息渠道又有限,果然中计,实施了最终行动——逼宫!
在官家早有防备的前提下,自然不会成功。
结局就是太后人没事,不过是将住所搬到了宫外而已,对外宣称为“静养”,实际上就是被圈禁了。
在各项待遇上,官家不会少了她,只是再也没有接触前朝政事的机会罢了。
其实只要不是权利欲特别重的人,这样的余生也能过得很舒服~
官家甚至还将永儿交到了太后的手中。
说是打发时间也好,说是互相陪伴也成。
因为刘贵妃和她身后的一家子都倒了大霉,永儿留在宫里也是一个尴尬的存在。
若叫荣婉说,还不如把这个小小的孩童送得远远的,让他如同一个普通的百姓那般长大,虽平凡,但自在平安呐。
说起来也是讽刺,深受宠爱的嫔妃为了让儿子继位谋害自己,皇帝不但愤怒,还伤心,对刘家的处置又重又快——
问斩抄家,不足岁的便贬作宫奴或没入教坊司。
而刘贵妃本人则被贬为庶人,一根白绫结束了性命,死后自然也不能葬入皇家陵园,不过是看在永儿的面子上,好歹没叫她曝尸荒野。
另有帮衬着太后起事的人家也都没落着好,革职的革职,入狱的入狱。
还有王家的那位老太太在大受打击之下一病不起,随后撒手人寰。
这场叛乱虽然平的迅速,但带来的影响并不小,还有许多后续琐事需要处理。
好在大多都与宁远侯府无关,众人也只是随意听听就罢了。
倒是顾廷炜,不止之前的惩罚被取消,还官升一级。
等事情过去许久了荣婉才听说,原来叛乱的那一日,朱曼娘也曾到过宁远侯府,不过后来见势不妙,偷偷溜了,也不知去了何处,一直没有找到人。
蓉姐儿哭了一场后,与盛明兰相处起来愈发亲近了,又有娴姐儿陪伴,也不觉得孤独。
到了月底大家聚集在一起用餐时,荣婉看着一桌子大大小小的人,一时有些恍惚的想着:
若是按照剧情的节奏来讲,此时恐怕也差不多到了大结局了吧。
不过剧情是剧情,生活是生活,他们一家子的日子还将继续……
荣婉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