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还没等荣婉找到当初从墓中出来沿着溪水进入地下潜流的那处地点,时间已经进入了初冬时节,溪流中偶尔已经能看到碎冰了。
荣婉只能暂时停止了探索的动作。
虽说有内力可以驱寒,但到底是肉体凡胎,时间久了,说不准就会得不偿失。
就这么着,耐心等过了寒冬腊月和乍暖还寒的初春,在春花灿烂的暮春荣婉才再次下水。
而头一回成功,已经过了月余了。
荣婉顿时兴奋的不得了,满身的疲惫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四下里看看,将身处的位置与记忆里再次比对过后,激动的抬脚就准备沿着溪水逆向而行。
不过刚走出两步后,满身的不适终于叫她回过神来:
低头看看,除了已经湿透的衣物外,身上已是别无它物,无奈的苦笑之后,只能暂时放弃进墓的打算。
——古墓中有没有日常用品以及可以换洗的衣裳还是一个未知数,但荣婉知道,食物是一定没有的。
若是想安心待在石墓中练习九阴真经,那必须先准备好至少十天半个月的主食!
遗憾的看了一眼石墓的方向,荣婉转身开始在地下潜流和溪水交界的地方做个显眼的记号。
……
数日后,准备妥当的荣婉总算再次游过了地下潜流,到达上次停留的地方。
她将湿透的头发和衣裳都拧了拧,又将身上绑着的包袱拿下来检查了一番,见内里的数个油纸包都完好无损,这才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沿着溪水逆行向上。
越往前行,道路越陡,岔道也越多。
荣婉不得不一边回想着一边艰难的慢行,中途也不止一回走错再折返的经历。
……就这么东转西弯,左曲右绕的,时间也不知过去了多久,荣婉终于见到了石墓的影子。
她一下子受到了激励,加快了脚步,终于进入了原身师徒二人与杨过小龙女都曾停留过的石室。
环顾一圈,其实这间石室中也无特异之处,只是抬头仰望,但见室顶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迹符号,最右处写着四个大字:九阴真经。
室顶西南角则是绘着一幅图,那应档就是出墓的密道了。
荣婉将包袱放下,决定先在石墓中转一圈再说。
因为地下潜流水流湍急,泅水不易,她携带的东西并不多,若不能在石墓中有所补充,那就必须要时常出去采买,也就太麻烦了。
出了石室,沿着石级拾阶而上,尽头处就是王重阳留下的已经掀开了棺底的石棺。
荣婉好奇的找寻了一会子,果然在棺盖的内侧发现了“玉女心经,欲胜全真。重阳一生,不弱于人”十六个大字。
她嗤笑一声,一跃而起出了石棺。
荣婉的目光在其余几具石棺上转了一圈,对着已经盖上棺盖的两具石棺弯腰拜了拜,这才出了这间灵室。
墓中道路迂回曲折,只要走错一步,立时就有可能迷路,不过结合李莫愁的记忆以及对剧情的了解,荣婉得出了一个结论:
墓中机关原是为抵挡大队金兵而设,皆是巨石所构,粗大笨重,须有人操纵方能抗敌,若是进墓之人不胡乱折腾,诸般机关自然是全无动静的。
而且她的目标明确,原身也记得许多路径,只是不大知道那些隐藏着的诸般机关罢了。
如此一来,荣婉的行动倒也还算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