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6年1月7日,“科洛斯号” 挣脱银河系悬臂的引力束缚,向着宇宙更深处驶去。长达一年的星际漂泊,如同一把粗粝的砂纸,打磨掉我曾经的青涩,让使命与责任在灵魂中扎根生长。
9月24日,舰桥的蓝光洒在全息屏幕上,我正修订《空间原理》:“……人生漫旅,我们以时间为舟,在空间的河上漂泊。空间是容纳感受的容器,愤怒与骄傲在其中碰撞,想象与现实于此交融孕育。我们诞生于空间,也终将以对原理的洞察,叩响探索边界的门扉 —— 脱离空间的虚妄臆想,始于读懂它的运行逻辑……” 指尖划过触控屏,每一笔都像是在宇宙的时间轴上,刻下人类探索的浅浅划痕。
3月9日,宇宙的死寂被一艘奇异飞船撕裂。那是一艘用锈迹斑斑铁板拼凑的 “补丁船”,船体缝隙间,能量流如游丝般逃逸,在真空里凝成细微光丝。靠近时,舷窗玻璃映出舱内蜷缩的身影 —— 是个少年,脸庞还带着未褪的稚气,眼尾却有超越年龄的沉静,像藏着宇宙深处的秘密。
“停下船!” 我急促下令。少年驾驶的飞船瞬间发难,石弹如雨点砸来。可这些原始武器,碰上 “科洛斯号” 的能量护盾,不过是泛起几缕涟漪的 “挠痒痒”。就在我们启动磁力钳准备捕获时,飞船另一侧轰然爆开,一只三米高的黑色怪物猛地蹿出!
怪物浑身淌着蓝色黏液,半米长的利爪泛着冰冷寒光,活像从宇宙深渊爬出的梦魇。它撞上 “科洛斯号” 外防御圈,能量护盾瞬间泛起涟漪,蛛网般的裂缝疯狂蔓延。我猛地操作飞船左旋79°,怪物扑了个空,惯性让它在宇宙里连翻几个跟头,像个失控的陀螺。
“武器库开火!” 能量束精准命中怪物头颅,蓝色黏液如喷泉般迸射。我刚松口气,怪物竟借着黏液反冲力逃遁,临走还甩来几道蓝光,活脱脱赌气孩童的报复。
危机暂解,我迫不及待出舱。少年被捞上船时,睫毛挂着舱内冷凝水,像刚睡醒的幼兽。他叫迪拉史,来自 “科勒” —— 一个我闻所未闻的坐标,宇宙的神秘拼图,又添一块碎片。
“飞船自己造的?” 看着眼前勉强算飞船的 “铁疙瘩”,我难掩震惊。迪拉史歪头笑,虎牙俏皮地露出:“对啊!材料都是我 ‘变’ 出来的!” 说这话时,眼睛亮晶晶的,像把宇宙最珍贵的星尘藏进了瞳孔。
“变出来?” 我当是玩笑,船员们也跟着哄笑。迪拉史却认真张开手掌,孩子气眨眨眼:“我有超能力呀!” 那语气,像在炫耀刚掌握的魔法咒语。我抱着看笑话的心态,让船员搬来三十吨重的报废发动机 —— 起重机轰鸣着才勉强就位。
迪拉史瞬间切换状态,稚气未脱的脸绷得格外严肃。他左手指尖绕右掌心画圈,右手弯曲42° 悬在半空,姿势古怪却带着说不出的韵律,仿佛在跟宇宙借取力量。突然,他双眼翻白,掌心浮出红色空心光圈,报废发动机竟缓缓飘离地面!
我们呆立当场,半分钟后才爆发出欢呼。迪拉史却像泄了气的皮球,瘫在地上大口喘气,孩子气的骄傲与透支的疲惫,在脸上奇妙交织。我这才惊觉,这不是幼稚玩笑,而是宇宙馈赠人类的奇迹钥匙。
“能复活昏迷的人吗?” 话脱口而出的瞬间,医疗舱里科尔特、阿尔兰亚和普尔埃斯的身影闪过 —— 他们因陨石群创伤陷入永久昏迷,生命体征如风中残烛。迪拉史擦了擦额角的汗,认真点头:“可以试试。”
2116年4月2日,“科洛斯号” 主发动机意外熄火。宇宙航行,动力就是生存根本,地球存续的倒计时,因速度骤降再次疯狂跳动。我咬着牙,敲响迪拉史的舱门 —— 少年正戴着复古耳机,听7000年前的老歌《天边的家》,旋律里的乡愁,在宇宙真空里格外苍凉。
“想救他们,对不对?” 迪拉史摘下耳机,睫毛忽闪,像看透我心底的褶皱。他跟着我来到医疗舱,刺鼻腐臭味里,昏迷者的伤口爬满蛆虫。迪拉史却像看不见般,掌心红光再次亮起。
我这才注意到,他的超能力运转时,身体在承受巨大负荷 —— 量子纠缠态的物质操控,需要他用生物电信号强行干预微观粒子运动,每一次使用,都是对神经和体能的双重透支。
半小时后,科尔特的心脏重新搏动,伤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纳米机器人与超能力激发的生物电信号共振,加速细胞再生的奇迹在眼前上演。迪拉史却倒在血泊里,嘴角仍挂着孩子气的笑:“我做到啦……” 我手忙脚乱地扶他,愧疚与感激如汹涌潮水,几乎将我淹没。
苏醒的船员们围着迪拉史欢呼,少年被闹得脸红,却又骄傲地仰起头 —— 稚气未脱的面庞上,是超越年龄的担当。科尔特修复主发动机时,我才知道,迪拉史的超能力激发的量子态,竟能短暂修复机械元件的微观损伤,为发动机重启争取了关键时间。
按照新计算,以0.3c的亚光速航行(考虑相对论钟慢效应,飞船时间与地球时间产生奇妙偏差 ),抵达目标星系只需36年(算上意外也不过38年 ),地球的存续希望,再次被点亮。
我续写《空间原理》第二章:“……空间藏着无数秘密,像迪拉史关联量子纠缠的超能力,像 ‘科勒’ 文明的未知坐标。那些隐藏的奇迹,或许就在触手可及处,当我们以真诚叩击探索之门,它们便会给予回应 —— 这是空间馈赠勇敢者的浪漫……”
如今,我们一边友好接纳这位 “超能力少年”,一边探寻 “科勒” 的奥秘。迪拉史偶尔会孩子气地用超能力让零件飘起,又慌慌张张接住;也会在深夜,对着舷窗外的星空,哼起《天边的家》的调子 —— 宇宙的残酷与温柔,在他身上奇妙融合,让我们懂得:成长本就没有定式,哪怕稚气未脱,也能扛起文明存续的希望。
这场星际征途,因迪拉史的出现,多了宇宙魔法的浪漫注脚。而我们,终将带着少年的童真与成熟,在空间谜题里,继续书写人类探索的史诗 —— 因为我们知道,宇宙的答案,永远藏在敢于出发的勇气里,藏在少年未凉的童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