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姑娘罚跪祠堂,盛紘还在生气,王萱摆明态度不管,着急的是林噙霜、柳眉和老太太。
林噙霜和柳眉先后去找盛紘求情了,盛紘有点心软,只是这刚说了处罚还没过夜呢就反悔,实在太伤面子,好歹让三个丫头在祠堂待一晚上再说吧!
两个小妾的美人计没有奏效,还是老太太出手才有效果,“孩子们会闯祸也是因为不懂规矩,你和大娘子养而不教,说到底还是你们的错。”
盛紘被老太太找来训斥了一顿,心下很是不爽,但孝道大于天,除了认错也无他法,“母亲教训的是。”
老太太看盛紘不服气,也没多解释,只说解决办法,“既然不懂规矩,那就请一个教导规矩的嬷嬷回来就是。”
“这......大娘子还因为前两天的流言生气呢,此时不好开口。”
“不用她。”老太太对王萱的不满已经摆在明面上了,“我认识一位孔嬷嬷,是从宫里退出来的,前些年时间一直没联系上,如今知道了消息,已经去了信,定下了来咱们盛家做教养嬷嬷。”
闻言,盛紘很惊喜,“是闺阁中有名的孔嬷嬷?”
“是。”
“还是母亲面子大。”
“哼!”老太太冷哼一声,“我面子大?我面子大还能让身边养大的孙女去跪祠堂?”
“母亲,明兰毕竟犯了错。”
“犯了错不怕,教就是!你一股脑的将人送去祠堂,也不同她们说明白错哪儿了?你还指望几个半大孩子自己想明白吗?”
“是,是儿子思虑不周。”
“养不教父之过,自然是你的错。尤其明儿,前几天刚跪过祠堂,如今又别罚跪,膝盖跪坏了,难道你不心疼?”老太太语重心长,“那可是你的骨血,你也该多关心关心她。”
盛紘讷讷称是。
老太太见盛紘这态度就生气,“大娘子心眼小,当年华兰六岁就给请了宫里的嬷嬷和女先生教导,到了这几个不是亲生的孩子身上,她就放任了,不说教导了,连看都懒得看,这才放纵的几个小的做下如此失礼的举动。”
这话说得盛紘心虚。
当年盛家到汴京后,王萱提过给三个姑娘请老师的事,问过盛紘要不要打听一下汴京有名的闺阁先生。盛紘犹豫了!
当时齐小公爷来盛家读书,盛紘确实起了点小心思,也确实想过是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或许能有个女儿能巴上齐国公府呢!可见过平宁郡主的态度后,盛紘就明白了,也果断放弃了。
盛紘放弃了,但林噙霜没看清形势啊,甚至老太太的某些举动也有些刻意,至少请齐衡去寿安堂吃饭还让明兰作陪的动机就肯定不纯。
后宅有意无意的阻挠,加上庄学究教得确实好,不仅知识面对比女夫子更广博,见解也更深刻,几个姑娘跟着这位大儒反而得了更大的好处,所以请女夫子的事情就被搁置了。
这一搁置就搁置到了现在,老太太旧事重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