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宗全上位的那一刻,下一轮的储位争斗已经悄然开始,甚至下下一轮的争端也显露苗头。
一朝天子一朝臣,皇位更迭就是权力更新。官家已然上位,名分已定,机遇已失,再是懊恼也枉然。
面对事实,朝堂上的相公们会收起小心思,安心辅佐新君吗?答案很明白,不会的!混官场混什么?不就是那一点权利嘛,新皇上位,肯定会提拔自己的心腹,他们这些前朝老臣就成了新皇的眼中钉,肉中刺,早晚要拔的。
拔,也就拔了,政治争斗,输了要认的。
但,这局输了,下一局呢?这一朝没了从龙的机会,那下一次皇位更迭呢,是不是能有机会能去下一任官家面前献献殷勤?
桓王是皇帝的嫡长子,只要不出错,大概率将来是由他继承皇位,但这世上就没有万无一失的事情。当今官家又不是只有桓王一个儿子?桓王机会虽然最大,但本朝兄终弟及,过继承嗣的事情都有了,还在乎一个兄弟夺嫡吗?
更何况目前官家还没表态,桓王可没有被确认为储君,这事儿变数多着呢!
因此桓王府需要拉拢培植属于桓王府自己的势力,而顾廷烨恰恰好正是目前桓王府最需要拉拢的人!
顾廷烨很特殊,他一头牵着武勋权贵,一头拉着禹州功臣,官家要用他平衡两派关系,才有了顾廷烨目前的权势地位。而桓王府也需要他这个宠臣身份,向朝堂证明官家的立储倾向。
桓王与顾廷烨相识于微末,关系匪浅,往来也算频繁,可这不足以表达官家的态度。只有顾廷烨,这位朝堂新宠,成了桓王坚定的支持者,成了桓王势力的一部分,才能在官家不想立储的当下,震慑那些心思浮动的宵小之辈。
而联姻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与盛家联姻,与桓王妃的妹妹结亲,与桓王成为连襟,就是顾廷烨做出的决定,尤其在试探过官家的态度后,官家不反对,那与盛家联姻就成了他顾廷烨的政治投向。
这对桓王府来说是好事,桓王不会拒绝!同样,利益共享的华兰也不会拒绝!
华兰不仅不会拒绝,更会极力促成此事,因为不仅桓王担忧自己的地位,华兰也担心她孩子的位置。桓王还年轻,身边也不止有华兰一个女人,其他妾室也有子嗣,如今争端未显,桓王府还算平静,可将来呢?
华兰也要为她自己和孩子打算的,禹州这边的势力好说,她是跟着从禹州过来的,但前朝老臣这边的关系就麻烦了。
忽然天降馅饼,给盛家送来了顾家这门婚事。若亲妹妹嫁给了顾廷烨,成了宁远侯府的当家主母,那宁远侯府及其背后的武勋势力就有了突破口。有了口子,事情就好办了,不仅桓王能依此与武勋慢慢磨合,她也能趁机笼络一些势力为她们母子所有。
王萱理解华兰的苦衷,她也不能说华兰做错了,毕竟求生怎么也不算错,华兰如今的日子是步步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