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写了严大人设局的经过,本章来看看我们王爷是如何心甘情愿上套的吧蛤蛤蛤蛤蛤❛˓◞˂̵✧)
“王爷!东南急报!”
听得“东南”二字,原本端坐在案前的赵楹立时站了起来,皱着眉慌忙接过信报,连带着拆开信封的手指都有些不受控制般微微发抖。方展开信纸,目光便如饥渴的饿狼般扑到并不长的文字上。
短短几行,却惊得他心鼓如雷,面色发白。
“急报,安抚使严大人于宗明岛查勘官坝修筑,不料为贼寇所劫,挟至海上,生死未卜,而龙城骑无虎符无可号令,恐生哗变。形式千钧一发,十万火急,严大人危在旦夕。”
“收拾行装,本王这便进宫请旨明日奔赴东南!”赵楹一面吩咐洪白一面匆匆披上紫檀色斗篷,出门便翻身上马,往那威严庄重的朱红宫墙疾驰而去,身后的侍卫亦紧紧追随着他,将平坦宽阔的道路踏起飞扬的尘土。
…………
待赵楹从宫里回到王府,议事厅前已集结了不少素来亲附的官员,三五成群的窃窃私语。见摄政王驾归,人群立刻安静下了,列至两侧恭敬行礼。
赵楹冷眼扫过他们,沉声道:“诸位大人有何事指教?”说着走到堂内,不疾不徐地端了茶,以盖拨弄着浮沫。
官员们低着头交换眼神,一个个像锯了嘴的葫芦,只因他平日里积威甚重,朝堂上至天子下至百官,提起摄政王皆是又惮又怕, 除了严尚书,谁敢驳斥他? 更不要说算计了。因而此刻到嘴边的话竟也无人敢说出口。
赵楹也不急,自顾自地品茶。
半晌,终于有人开口,是兵部侍郎胡铭,抱拳弯腰道:“王爷容禀,听闻王爷将亲赴东南,此事……恐有不妥,窃以为此时东南情势虽险,却也不是十分要紧,王爷金玉之躯,实在不能以身犯险,朝中武将甚多,可堪择优者前往救急,请王爷慎思!”
赵楹抬头看了他一眼,又抿了口茶,冷冷道:“本王在边塞数年,什么风浪没见过,区区东南小贼,何足挂齿?”
“王爷固然英勇,但前线风险不可捉摸,况如今天子日渐长成,朝中形势本就剑拔弩张,若此时王爷离京,恐有人趁机生事,将是大祸!”
“是啊是啊!望王爷三思!”
“请王爷三思!”
……
说着便跪了一地
赵楹缓缓站起身来,半眯着眼扫视了一圈。下一瞬,清脆的瓷裂声在厅内爆开,惊得官员们微微一抖,纷纷冒出冷汗来。
“本王心意已决,各位大人若恐本王失势累及自身荣华,大可即刻进宫向孤那好侄儿剖心泣血以证忠直,愿辅圣上千秋伟业!”说罢转身离开,徒留跪了一地的官员不敢动弹,待他走远了才各自起身叹息着散去。
……
“胡大人,下官有一事不明,大人可愿指教一二?”
胡铭刚踏出王府便听得身后的询问声,转头一看是工部员外郎李羿,便道:“不敢指教,李大人请说罢。”
李羿拉着他走远了些,方才低声问道:“今日之事实在奇怪,王爷权倾朝野,富贵已极,何故铁了心要以身涉险?下官愚钝,实在想不通这其中的因由啊!”
“这……王爷心意岂是你我能够揣测? 不过……从前倒听说过王爷与如今生死未卜的严大人乃是多年故交,咱们也常见王爷下朝后绕道去严大人府上…”
“莫非……王爷此行竟是为了严大人?”李羿的脸上浮现一层惊愕之色。
胡铭环顾四周,见有同僚走近赶紧用眼神制止了他,微微摇了摇头,叹气道:“祸从口出啊!李大人,咱们还是好自为之吧,该准备的也是时候准备准备了,若一朝事有不测……”
…………
翌日,摄政王赵楹安排好京中事务,率龙城骑昼夜兼程,千里亲赴江浙。
寒露已过,天气见凉,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节……
萧瑟秋风吹不灭胸腔内焚烧的烈火。舍弃权势富贵,赌上身家性命,只愿同心底珍爱的梅花再共赏一次冬至胜景,恰如那年初遇他清冷胜雪的面庞身姿……
遥遥一见,便已倾心……
……
—— “严鸾,等我……”
( 细节解析时间!(●'◡'●))
赵楹军营历练多年,熟读兵书,不可能一点都不懂这些计谋策略。原文也有写他心里早有预感,但他还是毅然决然的去了。因为他不忍心严鸾有一丝一毫的危险,所以就算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是真的,他也一定会去,不敢拿老婆的安危去赌。
世桓你小子别太爱哈哈哈哈
😉萌点小剧场——
(赵楹os:老婆出事了啊😭老婆等我来救你
到地方了一看……
严鸾:傻瓜世桓,我骗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