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竹林中将养数日,待黎初身上的伤好的差不多了,四人便准备启程,一路南下。
这几日里,黎初倒也听说了不少天启城中的传闻,特别是那八子夺嫡,说书人讲得倒是十分之精彩,其中,让她最敬佩的,便是那九皇子,也就是琅琊王,萧若风。
只不过,这位琅琊王也有些惨,好不容易娶到了心爱之人,本该与自己的王妃琴瑟和鸣,携手一生,却不想因为这皇权,他的妻子死了,只留下二人才不到两岁的孩子。
孩子失去了母亲,日夜啼哭,而琅琊王,不仅要夺权,还要照看孩子,世人皆为其感到唏嘘。
黎初也不例外。
若不是师父和云哥不让她在天启城中久留,她倒是也想见识一下这位王爷的风采。
不过他们也是害怕她又被牵连其中,成为皇权的牺牲品,每次进入天启城,她都要易容一番,显得不那么引人注意。
今日怕是她最后一次来这天启城了,打点些口粮,他们便该上路了。
黎初将面前桌上的酒一饮而尽,将一块碎银扔到桌上,便和黎近起身,离开了此处。
黎近抱着自家师姐的两把剑,跟在她的身后,面上神色颇有些骄傲。
自从那日看到黎初舞剑,他就决心要做好师姐最忠实的小跟班,师姐在哪他就在哪。
准备好一切后,四人正式踏上南下的旅途。
途中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事黎初做了不少,只不过每次出现都会蒙着面,以至于黎初这个名字逐渐打响,但是却从来没有谁见过她的真容,只知道黎初此人,身怀绝技,舞的是那曾经惊动一方且与西楚剑歌齐名的阴阳双剑术。
对于江湖中突然冒出来的阴阳剑术的传人黎初,不少人都对其感到好奇。
想试一试她的剑的人有之,却被一一打了回去。
也有想一探其真容的,也被打了回去。
随着黎初的名声逐渐打响,对于成为第一位女剑仙的夙愿也愈发的强烈,她甚至为自己想好了名头。
师父曾说她名为黎初,是黎明破晓时,冉升之初阳,那她日后便要做那冉阳剑仙,冉冉升起的初阳,便是她,黎初!
相信,她很快就能成为一代剑仙!
四人一路南下,不过半月便到了姑苏城,同时,黎初的名号逐渐打响。
太和十八年,北离国太安帝病重,夺嫡之战欲烈,无数朝廷重臣因党争被敌对势力杀手暗杀,一时间天启城血光笼罩,人人自危,史称八王之乱。
为了抵御这群不明杀手的入侵,琅琊王萧若风擢心剑传人李心月,无极棍姬若风,唐门唐怜月,雪月城司空长风,创立天启内卫司,在他们的合力下,天启城在经历短暂恐怖后重归安宁,这四人从此被称为天启四守护。
姑苏城中,黎初坐在茶馆里,一边吃着点心喝着茶水,一边饶有兴致地听着说书人讲述天启城中的皇权之争。
讲得倒也精彩,不过这些故事她从天启到姑苏听了一路,版本不尽相同,唯一相同的,便是这些说书的先生对九皇子萧若风的赞赏与敬重。
虽说黎初对这种争权夺利之事并不感兴趣,但是对于那才能出众,手段高明的萧若风,倒是有几分兴趣,一直想着若有机会,自己一定要再去那天启城一遭,看看那萧若风到底是何许人也。
天启城中混乱稍平,太安帝却突然病危,八位皇子以青王为首,结盟发起兵变,一路杀至平清殿,逼太安帝传位。
萧若风率天启四守护及虎贲军将叛乱平定,生擒青王。
萧若风转过身看着跪在阶下的青王,“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青王闻声,原本麻木的眼神突然亮起嘲讽的光亮,看着他,“成王败寇,向来如此,我没有什么可说的,不过……”
他话音一顿,语气颇有些幸灾乐祸,虽然他败了,但是萧若风也没好到哪去,毕竟,他失去了一个于他而言最重要的人。
比皇权还要重要。
“萧若风,你也没赢。”
萧若风不语,又听他笑了几声,继续说着:“失去至爱的滋味如何?就算你得到了这天下又如何?你永远,都不会知道,她,在哪!”
说完,青王便跟他的侍女一同自绝而亡。
饶是萧若风再想问些什么,都来不及。
这么久了,百里西荷的消失如同锥心的刺一般悬在他的心头,他时常能想起与她在一起的一点一滴。
每每午夜梦回时,身边却都没有她的身影。
青王这话无异于是告诉他,百里西荷消失的事,他也掺了一脚,而且,他知道百里西荷的下落。
萧若风冷眼看着青王的尸体,但很快便移开了目光。
“葬了吧。”
手下的人听令上前,将这二人抬了下去。
就在此时,宫中大监浊清带着圣旨而来。
浊清看向萧若风的眼神,只余敬畏,萧若风不禁笑了,看来,最终赢家,是他呢。
紧接着,便听浊清宣旨,刨去前面那些夸赞的话语,重点便是:“于朕百年之后,传位九皇子,萧若风。”
萧若风这才单膝下跪,接了这旨意。
太和十八年深冬,太安帝崩殂,传位九皇子萧若风,次年春,新帝改元昭和,册封其原正妃百里西荷为昭和皇后,其嫡子萧凌尘为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