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的气氛越来越阴沉,因为在此之前,朱元璋已经把迁连胡惟庸案的三个吏部侍郎,五个工部给事中,两个兵部郎中,抓到锦衣卫去了。
言官们个个低着头,一言不发,生怕下一刻麻烦找上自己,文官们则希冀地看着朱标,防止老朱继续暴走。武官们统一地保持沉默,这个案子与他们一点关系没有。
朱标扫了眼下面的官员,转头对老朱道
朱标父皇,胡惟庸案,已经牵连无数是当了断了。
听到这儿,百官们个个抬头,尤其是文官,那是一眨不眨的看着朱标跟看和氏璧似的。
老朱听罢脸一僵,看了看好大儿,一脸严肃,只好挥手
朱元璋结案,退朝。
官员们四散着出宫,老朱看时机差不多一抽鞋底子怒骂道
朱元璋臭小子,还逼起咱来了,活腻歪了。
朱标早看出形势不对,撒腿就跑,边跑边叫道
朱标父皇杀的人多了,容易朝局不稳当,父皇!!哎呦,别打了
老朱老当益壮,使劲抽着朱标,小桂子等太监宫女见怪不怪,一齐就当没看见。
老朱抽着抽着也累了,站着喝了口热茶,才命令道
朱元璋小桂子,叫御医
小桂子麻溜的叫人喊来了御医诊治朱标
朱雄英爷爷~你为什么要打父亲?
冷不丁冒出这句话,吓得老朱毛骨悚然,扭头一看,马皇后正抱着朱雄英愤懑地看着他。
朱元璋妹子啊,妹子,你听咱解释。
马皇后也不管老朱,说些什么抱着朱雄英,跟着抬着朱标的队伍一起回东宫,老朱在后面可劲跑,一声声妹子也换不来马皇后回头。
而在东宫一旁的偏殿里。
吕氏怨毒的看着马皇后怀里的朱雄英,一脸的不甘心。
太子侧妃吕氏凭什么
朱允炆在一旁不敢靠近,看着手中的《千字文》,想上前请教吕氏,又瑟缩了回来。
吕氏此时回头看着朱允炆,勉强挤出一丝笑意,却越看越让人觉得恐怖。
朱允炆母亲,孩儿怕
吕氏一听这话,一巴掌扇过朱允炆,顿时,白皙的小脸上肿了起来,单薄的身子也被扇倒在地。
太子侧妃吕氏《千字文》学会了吗?
看着手中生诲的字,朱允炆摇了摇头,却不想吕氏恨恨地盯着他,抓起他手上的书扔到地上
朱允炆被吓住了,动也不敢动,想哭又不敢哭。
太子侧妃吕氏怎么你学不会?人朱雄英三岁就会了,你连学都学还学不会?你是不是没认真?
朱允炆母亲,孩儿认真了!
想到朱雄英和常氏,吕氏就恨得牙痒痒,凭什么她常氏就能做太子妃,而她只能做太子侧妃,她的儿子就是嫡长孙,而她的儿子只是庶孙。就因为她的父亲是元朝降将,就要被如此猜忌。
吕氏不甘心,她相信以后朱允炆一定能登得大宝,想到这儿,吕氏缓和了脸色,轻轻把朱允炆抱起来。
太子侧妃吕氏刚刚是娘亲不对,允炆别怪娘
朱允炆点了点头,捡起地上的《千字文》
眼中晦暗不明,他没有怪吕氏,将所受的一切,怪到了大哥朱雄英身上,为什么他不用努力就能很轻松的得到皇爷爷父皇的疼爱?而他只能在节假日,生辰日才能见到父皇和皇爷爷。
东宫殿内,炭火烧的正旺,一群人大眼瞪小眼,马皇后先开口。
马秀英朱重八!你再这样杀人,咱就回凤阳老家去,这皇后谁爱当谁当,咱不当了。
老朱苦着个脸,小朱意味不明,朱元璋想:放任文官集团做大,跟那窝囊宋有什么区别?
朱元璋妹子啊,咱跟你讲,那群老腐儒,咱不给点颜色瞧瞧,他就敢骑在咱头上拉屎,这跟那窝囊宋有什么区别?
宋朝那谭渊之盟,和亲纳贡,割地赔款。
样样算上来都够窝囊的
好好一个朝堂,硬是被文官整的乌烟瘴气。
老朱咽不下这口气,所以才废了丞相之位,让胡惟庸全家下大狱。
看着窝囊的老朱,朱允熠着实没眼看:这确定是后世威风的洪武大帝?
朱允熠啊,啊
看见朱允熠醒了,常氏忙拍了拍他,怕他突然哭,搅扰了几位的兴致。
朱元璋让咱抱抱,允熠出生就没抱过几次。
老朱的怀里挺暖和的,就是一点都不柔软,到处都是硬硬的,有点硌人,朱允熠不舒服的扭动了两下。
一双大眼睛不灵不灵的看着朱元璋
这倒激起了朱元璋的慈爱之心,抱着他哄了哄,就放在床上。
看着一家子人,朱允熠心里暖暖的,上一世他是个孤儿,无牵无挂,这一世也算有了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