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咖啡机的嗡嗡的响声刚刚停止。
綦绮反复擦拭着手中的怀表,略微暗淡的盖面散射着天花板上冷冷的白光。面前是半环形的操作台,上面摊着新城片区的精细地图。
从来参加“调律”工作以来,她一直在好奇,为什么老师不让她把这样一幅地图扫进显示屏上,那样或许会更加方便。
现在,她心中有了一个答案。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在,为什么在偏远的山林里,仍有很多传统工作,连入侵性质极强的各种通讯工具都没有被推广,空中轨道也避让那些地区?他们实在是与这个时代割裂开了,像一个个以自然为载体的“实验箱”,而人在其中,除了生活必需的工具在身边以及思想,无异于生活在其中的动物。机缘巧合之下,他们成为了装在箱子里的猫,我们不再是在上的观察者,而成为了观察对象。而所谓“调律”,则是在这些日复一日的时间积累下,于大基数随机事件下总结经验规律。多元世界的规律一旦成型,我们的宇宙将会由独立的变成和其它宇宙串联,从而知道时间由何而生,我们生命中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反之——
如同被设计好的实验,我们的存在是事实,但孤独与固定的人生轨迹将如一段恶魔的低语伴随我们,昭示着我们的无能。
振动停止后,会屿小心地打开门。
房屋门口的积雪微微融化,远处的雪地上还似乎毛茸茸的,完全没有被动过一样。远处传来几声鸟的惊叫,大概刚刚是附近树上的积雪滑了下来吧。
她感到疑惑,站在门口发了会呆,便顺手拿起旁边的拖把蘸走地上的雪水。今天她不想呆在这里了,也不想把资料抱回去了,反正到家了她也不会看一眼。
上好锁,会屿匆匆地下山。此时她腿微微发软,心中有种隐隐的不安,一心只想走快点,赶紧回到家,赶紧回到家去看黎礼。
“你是说听到了奇怪的声音?”黎礼嘴唇抿了抿,觉得有些好笑,“你连你老板都联系不上,每天就一个信封放在你岗位上,你觉得那里还会有别人?”
“哎呀就是很奇怪,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屿很讨厌这种被反问的感觉,但是看着她憋笑,她也想笑。
“别想啦,明天你还要去实验室的,今天回来这么早,我们干脆出去逛逛吧。”
“你也算是出了个好主意了。”
新城的下午,市中心的人越来越多,娱乐与吃喝的地方拥挤在一栋栋的高楼之间,不过由于“调律”的影响——这里的调律指的是建筑和商业场所的统一化管理。站在高耸的建筑之间,比坐在房间里看灯光交替闪烁更为震撼。街边果酒香气,烧烤香和暖气的太阳味混在一起——人们喧闹地扎着堆,广场地面上铺开的柔光屏幕播放着新城的宣传片。片区内的雪没有落在广场上,应该为了行人方便在高处建了屏障,把雪拦下了。
不真实。平时没怎么亲身来过市中心,还是黎礼带自己来才来过几次。现在这里和上世纪没什么变化,而人们脸上洋溢着的是真心的笑容,在彩灯之下五颜六色,却又显得滑稽而诡异。但很快,在酒精的麻痹之下,会屿也很快地融入了这样的氛围。
她们在顶楼下一层的天台边喝酒,这里可以看到雪如何落下。它们轻盈地打着转,飘、扬,带着惬意和骄傲:但强风一过便被重重地摔在屏障上。无数的雪花相继落足,而又消失不见。此时,会屿的胃暖暖的,脸颊兴奋得红润起来,借着劲儿和好友畅聊着过去的故事。
不对,会屿心脏猛地跳了一下,感受到了一个熟悉的人的接近。直觉告诉她不要看,而紧张感从小腹蔓延到嗓子眼,差点没干呕出来。她咳了咳,嗓子里弥漫着辛辣。她用余光往后看了一眼,悬着的心被重重地摔了下来。她赶忙假装自己很忙,和黎礼滔滔不绝地讲着废话。
对方也没想到她会是这种反应,鄙夷,但笑了笑,站在会屿身后观察良久,眼里盈着复杂的情感。
待到身后传来渐行渐远的脚步声,会屿才松了口气。黎礼吃惊地看着她从语速似连珠炮一般突然停下,四处张望也没有看到什么奇怪的异常。
回到自己温暖的小家,会屿把自己的外衣脱到终于空出来的桌子上,便迅速地钻进了温暖的被子。此时已经很晚了,外面的灯光才刚刚开始收敛。如果现在睡觉,她明天去实验室必然迟到。
要不别睡了吧,会屿心想。抱着大衣,轻轻压开自己房间的门,把大衣挂到门口,踮脚快速溜到厨房带回自己的陶瓷杯和咖啡浓缩液,关上门后给自己倒了点热水。擦掉桌上的水,她又到床底扣开一面纸壳子做的假墙,拿出来自己高中的日记本,一页一页地翻看。
“1月2日 天气:晴
“今天綦绮过生日,但是我和家人闹矛盾了心情很差,没去参加她的生日会,她说明天给我带好吃的棉花糖,我很愧疚。我很开心我们是朋友。我们以后要一起在新城买房子然后一起住……”
“1月5日 天气:晴
“今天和綦绮一起去商场玩,我们一起去吃了可颂……”
“1月6日 天气:雨
“今天天气不好,心情也不好,一点也不想去上课,綦绮说……”
不想看了,想睡觉了。会屿张开手臂,在床上平躺着,摸索墙上灯的开关——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