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因着芸芸众生皆为万事而苦,故将世人之言隐去,曰“史壬寅”云。只因那致远斋的创立者一番苦心只为治世人之愚症,故上演这择校之事的致远斋。
【恨无常】世人慌慌张张,却只为碎银几两。可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那世人慌张。圣女赫赫有名,偏只得将那真相空。你道是上有苍穹,可见那中山狼,无情兽,致使那下界之神,将那路途踏封。劝人生,积德行善,莫怨那报应在身。
大陆有诗,上至百旬老人,下至三岁小儿皆可言之。下附此诗:
“半生牢狱中度,半生战死沙场。
应怜华发早生,无缘儿女情长。”
你道这诗从何来,原是早千年前生于史侯家的嫡出六小姐于闺阁中读一前人所作前庸国公主之传有感而发,于当年有庭云“南夫子”所作。可巧这之后三年这六小姐便嫁给了当年的探花儿郎,那探花儿郎姓盛名维安字御垣。且说这小姐自十六岁嫁过去后此后十二年间竟无一儿半女。幸而盛家门风极好却未有休妻之说。第十二年正值壬寅年间,夫妻二人出游时遇一破庙,里面竟香火全无只存一泥塑的神女像。他们二人又都是喜好礼佛的人便令人重新修葺,又将原来那泥塑重塑,因着史侯六小姐想起自己幼时所看书上有“泥膜塑金身,功德自难量。”之句,又想起自己有作过那般诗句,便命工匠将诗句镌刻在泥塑背面。谁知这破庙重修没几日史侯六小姐便呕吐不止。传大夫来瞧谁知竟诊出了一个月的身孕。二人自新婚以来从未有子,此番老来得子更是欢喜。卧居调养又以那庙里神女仙灵,日日使人祭拜,只值生产那日竟未遭什么罪便顺利产下一男一女,家人都道是龙凤呈祥。从后便更信那神女,常与外人说来此事。人人便试着拜了两拜,不成想求官儿的得官儿,求子的子,好不显灵。此后那庙经了几十次翻修,径直占了方圆五十里的土地。
不提后来人们祭拜之事,只说自那诗镌刻上后庙里竟突然有了一位自云“致远斋圣女”的出家尼姑在里面常住。众人当时只以为是为生存计,不想这史侯六小姐当年所看之传竟有“该女子为致远斋斋主”字眼在诗中暗隐着,这尼姑乃系当年斋主之徒的三百二十六代传人。诸人原以为她是为生计才进了这庙里。后她这一代与史侯六小姐之子史壬寅(史家这一代并无传人,亲求了盛家让这哥儿随母姓)娶了庙里还俗的尼姑晚巧,晚巧又将这诗传下去,竟到后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为着纪念也感激这女神的显灵,人们又不知她为谁便混叫道“宁静女神”。宁静女神庙里尼姑越来越多,偏一个和尚都没有,也为世人所奇。这史壬寅自娶了晚巧,便日日沉迷于娇妻竟半点不思家计艰难。后值皇帝查抄其家,竟如树倒猢狲散般一下子人亡物散。后闻道史壬寅随一坡脚道士避世去了,弃其妻于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