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一九年,华国政坛风云变幻,局势动荡不安。在这乱世之中,大洋国暗中勾结地方军阀,联手编织了一张无形的压迫之网,令广大的劳苦民众身陷水深火热之中,喘息维艰。
不远处的小村庄,毗邻着喧嚣的上海滩,却在这连日的大洋国军队炮轰之下,显得愈发地脆弱无力,宛如风中残烛,仅存的一丝生气也即将被无情的战火吞噬殆尽。
方亦如,这位方家村的普通村民,与他相依为命的仅有一位步履蹒跚的父亲,以及一位鬓发斑白、岁月痕迹深刻的奶奶。
当夜幕缓缓拉下帷幕,连绵不绝的战火终于沉寂于黑暗之中。片刻之后,村庄里开始升起几缕轻盈的炊烟,在宁静的夜空中袅袅升起,仿佛是生命在这片焦土上最温柔的呼吸。
方亦如轻车熟路地烹制了一锅温润细腻的粥,又精心切好了两碟色泽鲜亮的腌菜,一一摆放在古朴的木桌上。
她的父亲名为方清华,曾是一位温文尔雅的教书先生,在那变故来临之前,他总是以一种儒雅的姿态站在三尺讲台之上。
他凝视着窗外那片沉闷的黑暗,心中不由得涌起一阵又一阵的叹息。
奶奶手持拐杖,颤巍巍地步入屋内,她手中紧攥着一个破旧的小布包。每迈进一步,便伴随着一阵轻微的咳嗽声,显得格外吃力。
方亦如急忙将热腾腾的饭菜摆放在桌上,轻柔地搀扶着奶奶在暖和的炕上坐下。
方亦如“奶奶,快吃饭了。”
奶奶“先不急,你把这小包打开,咳咳咳...”
方亦如将一碗温热的粥轻轻置于奶奶面前,随后接过布包,缓缓展开。一道耀眼的光芒从中透露出来,原来是一只精致的镯子。在这简陋残破的家中,这只镯子宛如一抹亮色,与周遭的陈旧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比。
这镯子的做工虽显古旧,却异样地夺目,在摇曳的烛光映照下更添了几分韵味。奶奶亲自为我戴上这只镯子,随后又递给我几枚沉甸甸的大洋。
奶奶“你一会吃了饭就去上海去吧...咳咳咳...”
奶奶奶奶摩挲这我的镯子“这镯子是一对,你去上海棚户区找一个叫卫乘风的人,那是你未来的男人
方亦如的脸颊肉眼可见地染上了红晕,她正值十七岁的花样年华,在这片土地上,民风淳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未曾幻想过自己的生活中会出现一个男人。
奶奶奶奶看着我羞红的脸,嘿嘿的笑了“他要是条件好,你就来接我和你爹一起去上海,要是条件不好,就嫁鸡随鸡,不用惦记我们。”
方父父亲也插嘴进来“是啊,我和奶奶老了,日子没什么盼头了,可你的日子才刚刚开始,当年因为这件事,我还怨过你奶奶,现在看来,还是你奶奶有远见,一路上照顾好自己,家里不用惦记,他要是个好人算你命好,要是个...你也认了吧,跟着他起码比这里好。”
奶奶“我看乘风那孩子能有出息。”
方父“我听说上海有那个叫什么巡捕的,你要是找不到就问问那些人,听他们说是穿着黑色的衣服,拿着棍子,你千万小心,别惹着他们,要是不好说话就离远一点,总会有好说话的人。”
我看着泪眼婆娑的奶奶和爹重重的点头,饭后我收拾了两件得体的衣服,把镯子包好,放在衣服最里层,在大家都睡的时候,爹和奶奶把我送到村口,找了一个经常去上海的鹿晗鹿大哥和我一起坐上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