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里的小约定
日子在忙忙碌碌的课程和偶尔的相聚中悄悄滑到了秋天。校园里的梧桐叶开始泛黄,风一吹就簌簌往下落,走在路上总能踩出沙沙的声响。
这天下午没课,夏孟娇突然发来消息,说篮球队要组织去郊外的公园野餐,问我要不要一起。我刚回复完“好”,苏昕就抱着平板凑过来:“你跟谁聊天呢?笑得这么甜。”我把消息给她看,她立刻眼睛一亮:“野餐?带我一个带我一个!我还能叫上林晓,咱们四个刚好凑一桌!”
约定好周六出发,苏昕提前两天就开始准备:买了野餐垫、一次性餐具,还拉着我去超市挑零食,薯片、蛋糕、水果装了满满两大袋。林晓则细心地准备了桌游和便携音箱,说野餐时可以一起玩。
周六早上,我们在学校门口集合,夏孟娇已经带着篮球队的几个队友在等了。一行人说说笑笑地坐公交去公园,刚到地方就忙了起来——男生们帮忙搭帐篷,女生们铺野餐垫、摆零食。我和夏孟娇一起把水果洗干净,切成小块放进果盘里,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她脸上,连带着她手腕上的蓝色护腕都泛着温柔的光。
野餐时,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零食、玩桌游。苏昕提议玩“真心话大冒险”,轮到夏孟娇时,有人问她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她笑着看向我们:“想跟这三个朋友一起去看一次日出,听说山顶的日出特别好看。”我和苏昕、林晓对视一眼,立刻异口同声地说:“那咱们下周就去!”
玩到傍晚,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大家收拾好东西准备返程。夏孟娇走在我身边,捡起一片落在地上的梧桐叶,递给我:“你看这片叶子,形状还挺好看的,夹在书里当书签刚好。”我接过叶子,叶脉清晰,边缘带着淡淡的黄,小心地放进了笔记本里。
回到学校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我们在宿舍楼下分开,苏昕还在念叨着下周看日出要带什么,林晓提醒我们记得定闹钟,夏孟娇则笑着说会提前查好山顶的天气。
图书馆三楼的靠窗位置是我常去的角落,这天刚把专业书摊开,身后就传来熟悉的脚步声——不算重,却带着一种让人莫名在意的节奏。我下意识回头,撞进一双带着浅笑意的眼睛里。
是郁长尘。
他穿着简单的白衬衫,袖口挽到小臂,手里抱着几本厚厚的建筑画册,看到我时明显顿了一下,随即弯了弯嘴角:“好巧,你也在这里。”
我感觉耳朵瞬间热了起来,赶紧收回目光,手指攥了攥笔杆,才勉强稳住声音:“是、是挺巧的,你也来复习吗?”
“不是,来借几本画册。”他走到旁边的座位坐下,轻轻把书放在桌上,动作轻得没发出一点声响。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他身上,把他头发的发梢染成了浅金色,连带着画册封面上的建筑线条,都好像变得柔和了些。
我强迫自己把注意力转回课本,可眼角的余光总忍不住往旁边飘。他翻书的动作很轻,偶尔会停下来在笔记本上写些什么,侧脸的线条在光线下格外清晰。上次见到他还是在学期初的开学典礼上,他作为学生代表发言,站在台上从容又沉稳,我当时只觉得这人很耀眼,却没料到会在图书馆这样安静的地方重逢。
不知过了多久,我遇到一道解不出的难题,对着草稿纸皱起了眉。旁边忽然递过来一支黑色水笔,郁长尘的声音轻轻传来:“这里可以试试用另一种公式推导,或许会简单点。”
我抬头看他,他正指着课本上的例题,指尖干净修长。我接过笔,按照他说的方法试着演算,果然很快就解了出来。“谢谢你啊,”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刚才卡了好久。”
“没关系,这个知识点确实容易绕进去。”他笑了笑,又把一本便签本推过来,“我把常用的推导思路写在上面了,你可以参考下。”
便签本上的字迹工整清晰,每一步都标得很详细,末尾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我看着那个笑脸,心跳又快了几分,赶紧把便签本收好:“太感谢了,下次有机会我请你喝奶茶吧?”
他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好啊,那我等着。”
后来他借完画册要走,路过我座位时停下脚步,指了指我课本上夹着的梧桐叶书签:“这个叶子很好看,是上次去公园捡的吗?”
我没想到他会注意到这个,惊讶地抬头:“你怎么知道?”
“那天在公园看到你们了,”他眼底带着笑意,“不过没好意思打扰。”说完,他挥了挥手,“我先走了,下次见。”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我摸了摸那片梧桐叶,又看了看便签本上的笑脸,嘴角忍不住扬了起来。窗外的阳光正好,秋风轻轻吹起窗帘,连带着心里的某个角落,都变得软软的、暖暖的——原来心动,就是这样猝不及防,又悄悄藏在每一个重逢的小细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