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表征了两种各异的风格。失去了少女心的粉色与永远长不大的黑色。我是从出生到记事开始就衷情于黑色,直到现在都是如此。甚至于扯一块黑色布料随便一裁制成的衣服都让我爱不释手。当然要做成我所能接受的艺术气息的样子。
黑色是长不大的孩子,纯情。带有刚出生般婴儿的气息,有少女心,是没有被污浊的样子,是看到这个世界的黑暗仍能以纯净善良的心去对待。或许外表被人们看到冰冷如雨,说话带刺伤人,却在大街上的流浪狗无食时用自己的钱去喂养。是力所能及,却不在乎他人看法。是被人误解着忍气吞声,却不以牙还牙,且矫情,易感性。
正因为内心的纯情不需要外界的抚慰所以才忠于自己最爱的黑色。
相反,正因为内心成熟洞悉人事缺乏粉嫩的柔情所以才从外界用粉色来填补这一空缺得以抚慰。
有一部分粉色的人,有一部分黑色的人。
无关年龄。
我对粉色的人持有反感度和好感度,一方面,他们做事缜密情商高以自圆其说的方式沉默了最真实的具象和声音,以谎言的方式剥夺了人的表象和好感,加剧了人对认知世界的陌生程度。另一方面,他们磨平了粗糙,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痛苦,增添了人们因习惯痛苦之后麻木所产生的快乐。我羡慕他们那样的表面才华,因为我自知做不到那样。
黑色是一根筋,黑到底。粉色却极其俏皮灵活。黑色被大多数人厌恶,因为说出了人们心底压抑着而不敢表述的实话,粉色给它上了包装,就变成了另一具漂亮的尸体。
可能我一辈子都不会喜欢粉色,但我害怕失去黑色。因为现代世界的黑色太少了,仅有少数的边缘人维系着,这是一份少有的矫情,值得被珍惜。
黑色迸发着内心激荡的声音热情燃烧,拥有自己热爱的事物默默坚持着,并不张扬。人们总是接受着容易接受的,不会傻到去接触更难的事物。
所以金总是埋在沙子下面。
大多数的人只看眼前的沙子, 不会放眼视界去了解深层次的东西,黑色是丑陋姑娘,粉色是漂亮姑娘。
黑色姑娘伪了装就成了粉色姑娘。
可粉色姑娘再也成不了黑色姑娘,心已经腐烂了。
希望人人都是黑色姑娘,人人都是从黑色姑娘变成粉色姑娘的,因为经受不了上帝带来的考验-孤独。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揭去了这层面纱,快速融进粉色世界,以免被人发现,误以为是异类。
其实,人人都是异类。否则只是单调的空瓶。
大学里有个海南妹子,很漂亮。嗲嗲的声音低低的个子。肤白貌美,长发飘逸。从来热衷于各种包,衣服,美妆,生活过的很精致,不放纵自己一丝一毫的机会。
每天为了减肥不惜巴掌一样拍在自己的腿上,穷尽各种办法束胸,只因为胸小穿衣服好看,总给自己最漂亮的一面呈现。也看书,接触外国文化较多,很受同学欢迎。男追求者众多,情商也很高,从不在外人面前大喊大叫,优雅娴静,女生更是羡慕她,只是出于表象自尊,隐藏着跟着她各种穿衣打扮。
我对此并无异议。当然,这女生也包括我。只是,她带偏了很大一部分人,那些人急于变成她的样子,焦急地改变着自己却愈发成不了她的样子连自我也丢失。
我在这个逐流的过程中克制着自己,尽量不使自己深陷绝境无法自拔有时也会愤愤不平的心里小骂两句,但那并不是她的过错,我深知自我内心不够强大,流离于物质世界表象,但稍有放纵迟缓片刻继续自我的道路也还是好的。就当她是追寻自我的道路上一道诱人的风景罢了。
对了,忘了说,我就是那个黑色姑娘。
她就是那个粉色姑娘。
后来我认识到,我不可能成为她反之亦然。认清自我享受自己生命的道路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