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二十四司的职责
唐代宫廷中的宫女二十四司是指负责不同宫廷事务的女官组织,它们是六尚体系中的一部分,具体职责如下:
司记:负责执文书工作,管理宫廷中的文书事务。
司言:负责宣传启奏,即传递皇帝的命令和宫廷中的消息。
司薄:负责宫人名籍的登录和管理,以及赐给宫人的粮食和廪食。
司闱:负责管理宫廷的门户和钥匙。
司籍:负责经籍图书、笔札几案等文化事务。
司乐:负责率乐人演习乐阵,管理宫廷音乐和舞蹈。
司宾:负责朝见、宴会及赐廪等接待外客的事务。
司赞:负责朝见、宴会等场合的导引和赞相工作。
司宝:负责服契图籍,即管理宫廷服饰的相关记录和图册。
司衣:负责衣服首饰等服饰的管理。
司饰:负责巾栉、膏沐、器玩等个人用品的管理。
司仗:负责羽舆仪卫,即管理皇帝出行时的仪仗队。
司膳:负责割烹煎和等膳食制作的管理。
司酝:负责酒酝酏饮等酒类饮品的管理。
司药:负责医方药物、典药等医疗相关事务。
司饎:负责给宫人廪饎薪炭,即管理宫人的粮食供应和生活燃料。
司设:负责床帷茵席等寝具的管理,以及洒扫张设等清洁工作。
司舆:负责舆辇、伞扇等交通工具和仪仗物品的管理。
司苑:负责囿园种植花果蔬菜等园艺工作。
司灯:负责灯烛、膏火等照明物品的管理。
司制:负责衣服的裁制缝纫工作。
司珍:负责金玉宝货等贵重物品的管理。
司彩:负责缯绵丝絮等纺织材料的管理。
司计:负责度支衣服、饮食、柴炭等宫廷物资的计算和管理。
这些司的设置体现了唐代宫廷管理的精细化和专业化,每个司都有其特定的职能,共同确保了宫廷日常运作的秩序和效率。
宫女四德、六尚是古代宫廷中对于女性官员(宫女)的品德要求与职位划分。
宫女四德
宫女四德指的是古代对宫女的四种基本道德要求,具体如下:
贞静:要求宫女保持贞洁,行为端庄,内心平静。
柔顺:要求宫女性格温柔,听话服从,尊重上位者。
勤勉:要求宫女勤奋工作,尽职尽责,不怠惰。
敬慎:要求宫女行事谨慎,尊敬礼法,避免犯错。
六尚
六尚是古代皇宫中女性官员的职位体系,具体包括:
尚宫:总管宫中事务,相当于女官的最高领导。
尚仪:负责礼仪、教育等,教导宫女礼仪和文化。
尚服:负责宫中服饰、珠宝等,管理宫女的衣着。
尚食:负责膳食,管理宫中饮食。
尚寝:负责寝宫事务,管理皇帝的起居。
尚功:负责女工,管理宫中女工的手工艺。
《旧唐书·后妃传序》:“宫中则有四德,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也。”
《新唐书·百官志》:“后妃之制,有六尚: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
这两个概念共同构成了古代宫廷中对女性官员的道德要求和职位体系,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定位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