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留派出了弟子四百,分四路到长白山、天山、崂山、太白山支援。
阿黎领了一路弟子去支援太白山。
或许是看在她年纪小,又初次带队出门游历,这一路弟子中虽然大半都是没什么经验的弟子,但也没有什么刺头,对她很是信服。
在出发前两天,一份《长留弟子下山历练注意事项》被分发给了众弟子,上面列举了大大小小的规矩和事例,全是重点。
阿黎给出的任务是,不要求全文背诵,但谁要是下山的时候明显违背了上面的规矩,回来之后就等着把这份注意事项手抄百遍吧。
一时间,那些弟子们原本激动浮躁的心立刻就沉浸下来,决定加加劲,把这份该死的条例全文背诵下来。
三尊存着让这一批弟子下山历练的心思,提前一个月就让他们出发,要求他们越过大海,在海岸的某个位置落下,然后收了剑步行去到太白山。
近百弟子,步行去太白山,目标实在不算小。
阿黎分出四个小队,各选了两名稳重的弟子领着,分批次走。
也不叫他们离得太远,就是偶尔路过一个村庄,一队或两队人进去借宿,剩下的在村子外面搭帐篷过夜,到了另一个村子,借宿的和搭帐篷的小队又换人。
搭帐篷过夜的又要轮换着打猎、做饭、让人守夜这些琐事,争取在一路上让他们都经历一遍风餐露宿的苦。
阿黎十分丧心病狂、冷酷无情,某些说自己带了辟谷丹,或者已经辟谷不用吃饭的弟子都被逼着去学打猎、做饭。
美名其曰,避免以后落入极端情况被饿死。
会不会遇到那种极端情况他们不知道,但这样被逼着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感觉还挺新奇的,有那么一两个不知想到了什么,竟然还顿悟了。
于是,他们对阿黎更为信服了。
行路过半,他们又遇见了一座不小的城池。
队伍里很自觉走出来两个相貌平平、扔到人堆里不算起眼的弟子,赶在众人前头去打探消息去了。
没过多久,两人回来报信。
“师姐,前面城池戒严了,进城的都要卸兵刃。”
阿黎示意队伍停下,把消息传过去,然后吩咐,“把你们的武器都扔到墟鼎中去,或者谁觉得兵器不拿在手上就没有安全感的,自己使一个幻术,但若是惹了麻烦,进城被发现、拦下来了,回去之后我就把他扔到幻阵里去待三个月。”
说完,她又让这些弟子换衣服,进行伪装,以免因为同行人数过多而被关注。
经过这几天的熏陶,弟子们相当听话,个个把伪装这一门课学得炉火纯青。
阿黎看着他们有的扮成富家子弟,身边围着同门扮的几个家丁、侍女;有的办成老夫妻,被儿子女儿搀扶着进城看病;有的飞快去采一捧花,变出个竹编篮子,要去卖花……
简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阿黎看着这些学成出师的小白菜,深觉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他们的了。
“朔风啊,你来看看我写的这个剧本怎么样?要是没问题,咱们就这么演了。”阿黎朝着朔风招了招手。
朔风接过她写的剧本,三两眼看完,陷入沉默,过了一会儿,他抬头看着阿黎,“我能不能……”
“不能,”阿黎微笑着拒绝,“你只能选择这个剧本里的角色。如果你实在不想演希望名扬江湖的侠客,那另一个角色反转一下,我也是可以接受的。”
另一个角色?朔风嘴角一抽。
恋爱脑富家千金,对侠客一见钟情,要跟着他私奔浪迹天涯。
阿黎却琢磨起来,“唔,你一直把脸遮着,要说我对你一见钟情好像是有一点难度。还是我来演侠女,你演面有缺陷、自卑内向,对侠女一见钟情的小公子吧。这个其实也很好演,你遮着脸别人看不清表情,只要长时间把视线落在我身上就行。”
“其实,我挺喜欢浪迹天涯的江湖侠客这个人设的,”朔风连忙阻止她继续发散思维,“要冷漠一点对吗?你说十句话我回个一两句那种。”
长留大殿,三尊看着水镜里扮了各种角色的戏精,只觉眼前一黑,要是让别的门派知道这件事,长留的名声就完了。
“那个,师兄,阿黎写的话本子你看过吗?拿两本给我看看呗。”笙箫默的关注点颇为新奇。
白子画皱眉,“她哪有时间写什么话本子。”
笙箫默不相信,指着水镜说:“你看看她写的剧本,要说她没写过话本子,我是一点也不相信的。这样,等阿黎回来以后,你去诈一诈她,诈出来以后给我看两本就行。”
白子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