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五月以来,天公不作美,夜雨绵绵,日头却又高悬。然而至七月,竟是雨多晴少,大雨如注,似那银河倾泻,无有止歇。阿念与蓐收并肩而行,寻访皓翎王。行至半途,忽见乌云密布,大雨如注。蓐收不慌不忙,轻挥衣袖,灵力涌动间,一把油纸伞凭空而现,两人共撑一伞,踏雨而行。
偏殿之内,阿念向皓翎王禀明来意。皓翎王面露沉思之色,轻叹一声:“此事暂且搁置,另有要事需处理。”言罢,递过一卷奏折。阿念接过奏折,展开细读。只见上面写道:“自本年七月以来,天降大雨,连绵不绝。江河暴涨,堤坝溃决,农田淹没,房屋倒塌,灾情惨重,实属罕见。百姓流离失所,聚集济安坊,衣食无着……”
读罢奏折,阿念心中五味杂陈,眉头紧锁。他放下奏折,抬头看向皓翎王,眼中满是坚定之色:“父王,儿臣愿前往灾区处理此事。”蓐收亦上前一步,抱拳请命。皓翎王目光如炬,扫过两人,正色道:“阿念,你说说看,打算如何处理此事?”
阿念深吸一口气,朗声答道:“首先,恳请父王发放赈灾物资。儿臣与蓐收即刻启程,前往灾区安抚百姓。其次,父王应下令暂时免除赋税,以减轻百姓负担。最后,还请父王派遣官员修缮堤坝、重建房屋、排除良田积水。儿臣与蓐收定当全程监督,确保万无一失。”
皓翎王闻言,微微点头,脸上露出赞许之色:“言之有理,就依你所言行事。”阿念与蓐收闻言大喜,连忙行礼谢恩。走出偏殿,大雨依旧如注。蓐收撑起油纸伞,与阿念并肩而行。
雨水打在伞面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百姓的苦难。阿念心中忧虑不已,脚步也变得沉重起来。将阿念送回含章殿后,蓐收独自撑伞离去。他望着漫天的雨幕,心中暗自发誓:一定要竭尽全力帮助百姓度过这场灾难!
阿念踏入含章殿,神色肃然。她轻声唤来海棠,吩咐道:“速速收拾行李,片刻不得耽误。”海棠领命而去,转眼间便收拾妥当。大雨倾盆,阿念与海棠各撑一把油纸伞,来到承恩宫门口。只见蓐收早已在此等候,同样撑伞而立,目光坚定。阿念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知道有蓐收相伴,此行必定无虞。
皓翎王亦已做好准备,吩咐下人将赈灾物资悉数备齐,并派遣了数千名熟悉水性、经验丰富的官员随行修缮堤坝。此外,还有数名暗卫隐匿在暗处,守护阿念的安全。
众人一同前往济安坊,途中风雨交加,道路泥泞不堪。抵达济安坊时,天色已渐暗。阿念顾不上休息,立即吩咐发放赈灾物资。她撑伞站在雨中,向百姓自我介绍道:“我是皓翎忆,诸位请放心。我带来的这些物资,足以让你们度过艰难时日。我已向父王请求暂时免除赋税,且带来了数千名官员为你们修建堤坝、房屋,排除良田积水。”
百姓闻言,纷纷跪拜在地,感激涕零:“多谢王姬,多谢王姬!”阿念微笑着,屈身伸手去扶:“诸位快快请起,这是我应尽之事,不必言谢。”百姓这才起身,眼中满是感激之色。阿念再次微笑言道:“诸位在此安居些许时日,若粮食、衣物有所不足,可遣人速往行宫禀报于我。”言罢,她转身与蓐收带领众人离去,准备前往行宫歇息一晚,明日再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