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却暴躁如雷,犹如火山一般,一点就着,但他却对文学书法有着独特的热爱,犹如痴狂。
在教育方面,他更是严肃到了极致,整个京城的人都对他的脾气和教育方式有所耳闻,甚至连皇帝都对他无可奈何。
这时,范学年将手中的书和纸墨重重地摔在书案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仿佛整个上书房都为之一震。
刚刚吃完饭的人们,听到这声巨响,也都陆陆续续地走进上书房,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范学年抬起头,用他那沙哑的声音问道:“都来了吗?”
众人纷纷前后左右张望,然后齐声回答道:“都来了,范夫子。”
范学年“嗯”了一声,紧接着他的声音突然变得急速而嘶哑,像是被什么激怒了一样,大声喊道:“来了就赶紧开始上课!把书翻到第十页,给我书写一遍,等会儿我下去检查!”
众人听到他的话,不敢有丝毫怠慢,齐声回应道:“是,范夫子。”
说完,大家纷纷翻开书本,找到第十页,开始埋头书写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约过了一刻钟,范学年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便准备下去查看他们的书写情况。
他一边走着,一边低着头仔细端详着每个人的字,不时还会点评几句。
很快,他就转到了褚鹤轩的座位前。
看着褚鹤轩写的字,范学年皱起了眉头,毫不客气地评价道:“字写得太细了,给我写粗一些,八皇子!”
褚鹤轩听到范学年的话,连忙应道:“是,范夫子。”
然后赶紧调整了一下自己的书写力度,让字看起来更加粗壮一些。
范学年又端详起褚星辰的字来,只见那字笔锋刚劲有力,结构严谨,犹如刀刻斧凿一般,他不禁赞叹道:“不错,写得很好!”
褚星辰听闻,赶忙起身谢道:“谢范夫子夸奖。”
范学年微微颔首,嗯了一声,然后继续踱步,边走边观察其他学生的书写情况。
当他走到裴歧霖和褚夜汐面前时,停下了脚步,仔细端详起裴歧霖的字来。
只见裴歧霖的字,撇捺舒展自然,结构匀称和谐,每一笔都显得那么恰到好处,仿佛经过了深思熟虑。
范学年脸上露出微笑,夸赞道:“裴皇子,这字写得真是太好了!
撇捺舒展、结构匀称,小小年纪对字的章法就有如此悟性,实在难得,若能再勤加练习,将来必成大器啊!”
裴歧霖听后,面露喜色,连忙起身谢道:“谢范夫子夸赞,学生定当努力。”
范学年的声音依旧柔和,他微笑着说道:“继续写吧,莫要辜负了你的天赋。”
裴歧霖应道:“是,范夫子。”
范学年的目光随后落在了褚夜汐的字上,他端详片刻后说道:“九公主,你的字写得有些大了,但整体来说还算不错。小小年纪就能写成这样,已经相当不错了。”
褚夜汐听了,乖巧地说道:“我知道了,谢谢范夫子。”
范学年看着她,见她不卑不亢,礼数周全,心中暗自点头,声音愈发柔和地说道:“继续写吧,相信你会越写越好的。”
褚夜汐乖巧地应道:“好的,夫子。”
范学年悠然自得地漫步于上书房之中,他的目光游移不定,仿佛在审视着每一个学生的书写。
当他走到柳承之面前时,不禁被他的字所吸引。
柳承之的字刚劲有力,犹如铁画银钩,每一笔都透露出一种坚韧和果敢。
字里行间,又流露出一丝俊秀之气,使得整个字体显得格外美观。
范学年不禁赞叹道:“不错,柳承之,你的字写得刚劲有力,俊秀非常,真是好看极了!”
柳承之闻言,连忙起身,谦逊地说道:“多谢范夫子夸赞,学生还需继续努力。”
范学年微笑着点了点头,嗯了一声,表示对他的认可。
随后,范学年继续在上书房里踱来踱去,不时停下脚步,对其他学生的字进行评价。
他的评语或褒或贬,皆一针见血,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待他将所有人的字都点评完毕后,范学年缓缓走回书案旁,轻轻拿起一本书,开始翻阅起来。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他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仿佛忘却了周围的一切。
过了一会儿,范学年终于放下手中的书,抬起头来,对着他们说道:“没写完的,下课再写吧,现在先停下手中的笔。”说完,他又翻开书。
众人听到夫子的话,纷纷停下手中的笔,静静地等待着他的下一步指示。
范学年抬头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对着他们说道:“好了,我们开始讲课吧。”说着,翻到了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