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湾体育中心的穹顶玻璃在正午阳光下泛着冷光。
唐源葵调整着相机参数,镜头里运动员入场通道像一条深不见底的隧道。
钱有笙有事去了,没空和唐源葵来当这次比赛的志愿者的。
唐源葵其实也是为一个人而来 那个人已经很久没有和自己发过信息了
就是自从上次离开北京后。
"葵葵,你这镜头晃得够狠啊。"陈晓薇凑过来,"是不是手酸了?要不要我帮你拿设备?"
"少贫。"
唐源葵把相机往怀里收了收,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红围巾流苏。
这是她来深圳后买的,可每当寒风吹过,总会让她想起胡同里那个总偷戴她围巾的男孩。
通道口突然骚动起来。唐源葵抬起镜头,心跳漏了一拍——那道修长身影分明是王楚钦。
他低头系鞋带的动作和十五岁在省队时一模一样,只是肩线更宽了,黑色运动服下摆被撑得微微鼓起。
"葵葵。"
陈晓薇的声音忽然放轻,"要不咱们换到后排去?那边视野好。"
"不用。"唐源葵咬住下唇,"这位置挺合适。"
取景框里的男人正起身走向场地,侧脸轮廓比少年时锋利许多,却在抬眼时露出当年熟悉的倔强眼神。
王楚钦刚踏上比赛台面就顿住了脚步。
是的,王楚钦来参加深圳的赛事了
媒体席第三排左侧,一抹红色刺得他瞳孔微缩。
那条红围巾在记忆里飘了太久,此刻真实地出现在深圳春日里,让他握拍的手掌沁出薄汗。
是的,他终于见到心心念念的人了
"王楚钦!"解说员突然提高音量,"我们注意到你今天状态不错,能说说你在备战期做了哪些针对性训练吗?"
王楚钦这才意识到自己盯着某个方向看了太久。
他转身时瞥见红围巾主人迅速垂下的脖颈,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就是...正常训练吧。"
训练馆角落的教练皱起眉头。
这个弟子自从接到深圳赛事通知,训练量陡增三成不说,连吃饭都在翻看手机相册。
此刻面对记者提问心不在焉的样子,更印证了他的猜测。
唐源葵关掉录音笔时指尖发颤。
刚才那秒对视让所有伪装都摇摇欲坠,她慌忙转移注意力去记录其他选手数据,却在本子角落画满了Q字图案。
深夜的训练馆灯火通明。
王楚钦对着发球机机械挥拍,每次击球声都像是倒计时。
背包侧袋里躺着手工相册,最新一页贴着他偷偷打印的比赛抓拍——镜头里的红围巾女士永远坐在最佳拍摄角度。
第二天清晨,唐源葵在器材包夹层发现个牛皮纸袋。
里面是深圳景点手绘图,每个地标旁都标注着稚嫩字迹:"葵葵七岁时说想来看海豚"
"2016年暑假约定要爬莲花山"。
唐源葵攥紧纸袋走向洗手间,却被迎面走来的王楚钦堵在走廊转角。
他抱着球拍微微喘息,额前汗水顺着下颌滴在领口,蒸腾起朦胧水汽。
"你..."两人同时开口。
王楚钦先垂下眼帘:"那个...相册收到了?"声音轻得像怕惊飞栖在肩头的蝴蝶。
唐源葵点点头,摸到口袋里那张字条:"明天决赛场次,记得多喝水。"墨迹洇开处是他惯用的蓝色签字笔。
混合采访区的镁光灯此起彼伏。
某个很欠的队员故意擦过王楚钦肩膀:"兄弟,听说你最近常看深圳天气预报?"
"嗯"王楚钦差点咬到话筒,"我就是...关心训练环境。"
"那您怎么解释手机锁屏照片?"有记者抓住机会追问,"画面里似乎有位戴红围巾的女士。"
王楚钦猛地抬头,余光扫过观众席。
唐源葵正在收拾设备,听见动静下意识抬头,两人目光再度相撞。
这次谁都没躲开,直到闪光灯此起彼伏炸响。
晚上十一点,唐源葵在报道里这样写:"本次赛事最大的亮点,是选手们突破自我的决心。特别是王楚钦选手,他在赛场上的专注度令人印象深刻。"
她删掉了后半句:"只是不知道,那份专注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
决赛当天,王楚钦赢了。
颁奖仪式结束后,他离开了座位席
王楚钦趁机约唐源葵去了后场没有监控的地方
"这是..."唐源葵愣住了。
"还给你。"王楚钦的声音很低,"当年你说要等我拿金牌回来,现在我做到了。"
唐源葵想起小王楚钦离开那天。
她确实说过这句话,但后面还有一句没说完的话:"等你拿了金牌,我就嫁给你。"
她慌乱地想要推辞:"这不合适..."
"听我说完。"王楚钦按住她的手,"我知道现在谈这些可能太突然。
但是葵葵,这些年我一直在想,我们是不是错过了太多。"
唐源葵的手微微发抖。
她能感觉到王楚钦掌心的温度,还有那道熟悉的薄茧。
"给我个机会,让我重新追你。"王楚钦的眼睛亮得惊人
“之前那次太敷衍了“
"这次我会好好平衡事业和感情。“
唐源葵却笑了。她看着王楚钦,忽然觉得这个冲动的举动,也许正是他们故事的新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