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三十七年冬夜
满天星光,异彩非凡,似神明降世之兆,这人间之妖灾恐要发生,九曜星君汇聚于人土之上,感受人间的气息,看看那立于星君之中的罗睺,司灾厄,破障煞,身长六丈,足绕飞龙,面容深蓝,口生锋齿,明光煌煌,实乃正神也,罗睺星君观望着东方大岛,这座大岛此刻腥气极重,气息正一步步靠近东海,岛上外侵之虫可称妖魔,罗睺星君道
“我去也!”
其余几位星君点头应道,人间,务农,归家,贩卖,船运,一切仍在正常运作,但,落入这颗凡间的星星,受到腥味之物的影响,方向发生了偏转,落到了一处竹林,而在竹林之内正有一只歇息的雌性熊猫,树叶震荡,泥土四飞,那只雌性熊猫吓得跳了起来,感受腹中胎儿,一脸不解和震惊。
第二天黎明将至,雌性熊猫抚摸着肚皮,感受胎动,雌性熊猫顿时感觉到无比饥饿,开始了不停折竹啃咬,惊的鸟儿四飞,而随之而来的则是无比凶恶的母虎。
这只母虎已经几周没进食了窝里还有几只幼虎,所以逼不得已接近这只熊猫,这只雌性熊猫,也感觉到了这只母虎的靠近,停止了进食,发出后叫试图逼退那只母虎,母虎也开始吼叫,并没有丝毫要退的意思。雌性熊猫挥爪,可是被母虎躲开,雌性熊猫的腹部被锋利的爪牙划开,雌性熊猫疼痛的站立了起来,母虎高高跳跃翻身,咬中脖子,鲜血染红了雌性熊猫的整个身子,剧烈的疼痛使得雌性熊猫疯狂晃动,母虎依旧咬着不放,雌性熊猫高高一甩,那只母虎摔到了断裂的竹子上被贯穿而死了。
雌性熊猫也倒在地上,剧烈的喘息, 还是有巨大的动静引来了附近的僧侣,小山宗书手提灯笼,正在寻找晚行的小沙弥,见到竹林有动静道
“快与我回去”
小山宗书喊了三声见没有动静只有一声声动物的喘息,走入竹林,往前几步看见了一片干湿的竹地,断裂的竹子上插着母虎,一旁躺着腹部已经开裂,身上满是鲜血的雌性熊猫,小山宗书走近一看只见那雌性熊猫的腹部正闪着金光,金光褪去后,是一只长出了黑白毛的小熊猫,小山宗书先是对那母虎叩拜道
“愿你早日轮回”
随后,小山宗书也对雌性熊猫叩拜了一下,就取出了那闭目的小熊猫,抱在怀里,小山宗书望向星空,一道彗星划过,小山宗书道
“罗睺星君误入猛豹腹中”
小熊猫在小山宗书怀里苏醒,歪着头看着小山宗书,小山宗书摸了摸小熊猫的脑袋说道
“既然你与老衲有缘”
“就和老衲回到庙中吧”
回到庙中,原来那小沙弥早就超了近道回到庙中深深睡下了,小山宗书看着已经睡下的小沙弥笑了笑走回了自己的禅房,看着怀里也已经沉沉睡下的小熊猫,只是将那小熊猫放在自己的床上,放上小毯子,敲着木鱼等待凌晨的到来。
凌晨将近时,整个寺庙因为多了只小熊猫,顿时有了新鲜的活力,在众僧人的注视下,小山宗书为其取名“罗睺”就这样罗睺在庙下渐渐长大了,长大了后的罗睺,不仅能直立行走,还会开口说话,被无数师兄弟夸赞,真不愧是星君转世,但通常罗睺只是笑笑,说上几句哪里哪里,继续干着自己的常事,此时的罗睺仅仅十岁,而每当凌晨将尽时罗睺都会为他的师父端上一杯清茶露水,中午将近时,罗睺就会耐心学武,下午将近时罗睺,不仅会听师父讲课,还会独自在房内学习,到达成年之际,罗睺要去往每个沙弥长大后要扫的十和尚塔,走进去的第一层,罗睺就被巨大的灰尘呛到了,扫到第十层时已经是黄昏,罗睺看着夕阳下的太阳,突然想起自己还有经文未读,迅速从塔内出去奔向自己的屋内,而十和尚塔一旁的碑文有云:
梁中,兔妖为祟,残食民粮,庙中慈悲苦,受佛指引,点化十僧,各压其法,以身封兔妖于塔底
而当第二天中午落雨,罗睺刚要拿着空桶过桥时,就被一众沙弥劝下来道
“师兄!”
“莫去”
“前面有一个成了精的蜂窝”
罗睺不以为然的说道
“你们师兄不也是只猛豹吗?”
“只要莫有害人,又有什么好怕的”
众小沙弥们见劝阻无果,也不拦罗睺,让罗睺走过了木桥,果然,罗睺刚过一个岔道,就见一个巨大的蜂窝悬挂在竹林之顶,而后,迅速朝着罗睺逼近了,罗睺见此状,迅速拎着空桶就往桥的方向跑,可就算如此,罗睺还是被盯的满脑袋包,引来了一众躲在墙后的沙弥嘲笑,罗睺中毒倒下之时,众沙弥慌了,迅速扛起罗睺,将罗睺,带到了寺庙附近的医仙院。院内医仙为罗睺解毒,一旁医仙之女帮忙换水。
在罗睺睁眼时看见了师父坐于跟前,就要起来,小山宗书道
“老衲清楚了,你就好好休息吧”
等到小山宗书离开时,一堆小沙弥七嘴八舌问候
“你没事吧,师兄”
“还要不要紧啊?”
……………………
罗睺仍然头晕目眩,过了一个星期才从院内回庙中,回到庙中,罗睺又回到了被几位小沙弥围绕着寻常生活。
一声声沉重的铠甲声音,打破了这寻常的生活,是那俞大猷,前来征召讨伐倭寇的武僧,小山宗书将俞大猷请入庙中,在交谈之中,俞大猷望向院中,看见了身材高大的罗睺问道
“此物是?”
小山宗书道
“这是我的徒儿,乃是罗睺星君转世”
俞大猷又看了几眼后,小山宗书陪着俞大猷逛了一圈寺庙后,留下了一张征召令,小山宗书将众僧侣将到跟到,选出了60位武艺极高的僧侣,正在选择时,罗睺起身道
“也让徒儿同去吧”
这时的罗睺身上冒着寻常人见不到的金光,被小山宗书看在眼里,小山宗书道
“先退下吧”
当诸位僧侣退下后,小山宗书道
“你随我入房”
罗睺入房,小山宗书拿起了放在箱里的一只红柳木制成的三节棍,罗睺双手接来,小山宗书道
"此棍曾随三宝太监七下西洋。"
“现在就交于你使用了”
罗睺迅速跪下叩拜
“谢师父!”
早晨将近,罗睺随着队伍走向了讨伐倭寇的道路,路途之上有不少人被吓到,被惊讶到,到所有军队会合后,更是引的士兵议论纷纷,坐到船上,罗睺一个人占四个士兵的空间,开战之时,军船陷入包围,罗睺无比轻盈的趴在桅杆上,只听戚继光一声令下,罗睺挥舞着手中的三节棍朝着倭寇的船跳去。
倭寇的船只见状,来不及躲闪,被罗睺砸出了一个大窟窿,突破口被打开后,倭寇只能溃败而逃,戚继光惊讶的说道
“我军居然有这能人”
“看来剿灭倭寇指日可待了”
庆功宴上,罗睺与将士们一同进餐,戚继光起身说道
“让我们一同敬罗睺”
“这一战多亏了他”
所有将士们也一同起来举杯,罗睺也起身回敬道
“那就感谢诸位了”
所有人酒足饭饱后回到帐下,攻城之战时,罗睺一马当先,又一次突破了敌人在城楼上设防,夺回了被占领的城池。
当倭寇被除灭时,罗睺谢绝了所有的功名,与活下来的武僧一同回到了寺庙,小山宗书上进迎接道
“佛祖保佑,你们能安然归来”
罗睺又一次进入了平静的生活,又过了数十年,一个夜晚,罗睺敲打木鱼念诵经,一个小沙弥走进说道
“师兄”
“师傅喊你去庙门”
罗睺放下手中的事来到庙门边问道
“师父”
“您有何事?”
小山宗书坐在阶梯上说道
“我留在人间的时间已不多”
“现在我就认定你住持”
罗睺走上几步说道
“师父……”
话音刚落,小山宗书化作一道金光飞入天空,肉身为棕黑色,罗睺清楚的明白师父已经圆寂,但还是坐在了师傅的肉身旁,没有说话不知不觉泪水落下,这一坐就是凌晨将至,罗睺起身走回庙中叫起了所有的师兄,知道师傅已经离去的众僧侣都嚎啕大哭。
但罗睺却说道
“诸位切莫难过,师父只是驾鹤西去了”
僧侣们这才没有哭,带领众僧侣念经文虚尘道
“那师傅可曾留下继任之人?”
罗睺走到众僧侣前道
“正是我”
原本各位僧侣还将信将疑,但是一旁的袈裟附在了罗睺身上,这才打消了僧侣的疑惑,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新的小沙弥入庙,罗睺也到了小山宗书的年龄。
崇祯年冬,清军已经攻下了杭州,众多难民涌向南方,罗睺坐立在佛像前敲着木鱼,一边是难民们混乱拥挤的声音,一边是僧侣们维护秩序。
可难民们众多很快寺庙就没了粮食,而清军的铁蹄也已经靠近两广方向,罗睺,见到清军逼近,带领着武僧们在庙前阻拦,但尽管武艺高强也抵不过人数众多,原本30几个的武僧只剩下罗睺,罗睺退回庙中,众多清军冲进寺庙,难民们见状顾不得吃饭四散奔逃,烛火被难民们碰倒,引起了熊熊的烈火,但这股烈火阻挡不了清军靠近,难民们一个接着一个被杀害,浑身是血的罗睺抱着一个3岁的姑娘,逃前了十和尚塔,将这个孩童藏进了地窖。
清军见塔门无法打开,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放火烧了塔,罗睺就这么被活活烤死了,灵魂重新归位回到了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