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疯狂不成魔,瞎搞一通易过头。
瞎搞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但如果不注意尺度,很有可能搞出事情哟。
明晓远要将再生基因链转嫁,组合成新的遗传基因,这个想法太疯狂。
但他是一把双刃剑,好坏参半。
落在好人手里能够救死扶伤,造福人类,如果落在坏人手里,那就可能是灾难,关键看在谁手里。
后面的事他没发管,只能关注当下。
如果这项研究成功,对于疾病防治将有巨大作用,不能因为他的负面效应止步不前,那个可以防控。
说做就做,明晓远经过仔细筛选,挑出最活跃的承接基因组,然后再挑选出一段再生基因。
控制着两段基因靠近,可人家不感冒呀,都不是一家子,凭啥把我们粘在一起,不干。
基因也有小脾气,不合心意不统一,得消除他们之间的排异性。
在转嫁接口处需要设置一段过渡区,他要具有很强的兼容性,要能够保证基因拼接起来后依然能够正常运转,而不是简单拼接起来就完事。
废了好大功夫,明晓远终于在承接基因和再生基因端口处伪造出过渡段。
两段不同的基因拼接在一起,可是他不工作呀,即使有了兼容区调和,但基因正常运转依然存在障碍。
如何打通两段基因链之间的阻碍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嫁接,需要的是母体和嫁接体具有“近亲”关系,不然也难成活。
就像你不可能在苹果树上嫁接成活桃子,他不是一个家族的呀。
问题的关键是要在人体细胞内植入再生基因,而这个基因却是低等动物身上的产物,这个难度就大发了。
就像高速公路上跑自行车,他不匹配。
聪明如明晓远也暂时性无招。
推衍被迫暂停。
基因拼接有粘性末端法,又称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法、多聚dA-dT或dG-dC接尾法、平末端法、人工接头法。
粘性末端法要求两种DNA分子具备同一个限制性内切酶切点,能产生互补的粘性末端。缺点是在于较难选择重组质粒。
多聚dA-dT或dG-dC接尾法,是用末端转移酶将两种线性DNA分子的3′端分别加上dA或dT (dG或dC)多聚体,通过多聚体互补而结合在一起,用DNA连接酶处理,形成共价闭合的重组DNA分子。
很久以前蓝星用这种方法将病毒DNA与噬菌体DNA重组在一起。
平末端法形成重组DNA分子的效率低,只有粘性末端法的1%。
人工接头法,首先用化学法合成具有某种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的序列,通过T4 DNA连接酶的作用连接到两种待连接片段的平末端上,然后用这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产生粘性末端,实现体外重组。
目前也就人工接头法比较合适。
经过精心准备,明晓远那还开始作。
先利用化学法合成具有承接基因和再生基因双重属性的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序列
接着通过T4 DNA连接酶的作用连接到承接和再生片段的平末端上,然后用限制性内切酶处理产生粘性末端。
经过无数次失败,明晓远终于成功拼接成第一段双属性基因肽链。
熟能生巧,借着机会,他继续工作,越来越多的双属性基因肽链被拼接重组。
到最后,化学合成,平末端连接,限制性内切酶处理粘性末端一气呵成,制造出的基因肽链越来越完美。
收工,下一步就是基因二次转接,植入人体再生细胞末端,形成超级再生双属性基因。
这又是一个繁琐的过程。
分离细胞,甄选基因肽链,二次嫁接重组,超级再生基因培育,巨型工程展开,明晓远忙得不亦乐乎。
他仿佛看到在这项基因工程背后,越来越多失去肢体的人断肢重生,生活有了新的希望,无数个残破的家庭得到救赎。
越想越来劲,越想越兴奋,甚至于平时想不通的很多地方,念头通达下一一得到解答。
再生细胞细胞表皮,细胞膜,细胞液,细胞核……
一层层细胞物质被分离开,很快,细胞核表层被打开,外围物质一点点被剔除,遗传基因肽链被一根根挑出。
下一步就是二次嫁接啰。
化学法合成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的序列,切出平末端,T4 DNA连接酶连接平末端上,限制性内切酶处理产生粘性末端,闭合基因链,体外重组完成。
一条鲜活的再生基因现世。
想要验证一下这个新兴细胞的能力,明晓远急不可耐地把新型再生细胞放入特质培养基,先观察一下生长情况。
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莽,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吃的亏多了人自然就会沉稳,特别是星空黑洞那次,如果没有特殊力量在后协助,明晓远可能就交代在那,在蓝星的只有一个躯壳。
经过一周的观察实践,没有发现明显的副作用,明晓远迫不及待地将断肢再次切开,再生细胞涌入。
扑通…扑通…
明晓远心跳如擂鼓,紧张哪,做了这么多,成不成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诶,手腕处有点痒,如同千万只蚂蚁在啃噬,这酸爽,直接让明晓远大声嚎叫,根本停不下来呀。
瘙痒持续了很久,症状稍稍缓解,伤口处很明显的拉伸感袭来,明晓远心里激动呀,终于还是得到回报了。
双眼下移,紧紧盯着手腕处躁动的血肉,嫩白的新鲜血肉一点一点往外冒,明晓远是越看越喜爱呀。
不过,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只见新长出来的血肉颜色不对劲儿,呈灰色。
见过白色、黄色、黑色的皮肤,还没见过灰色的,难不成是新型皮肤包装?
等等看。
越来越不对劲啦,手掌长到后面不再是人的手掌形状,怎么看怎么想某种动物的触手,或者是尾巴。
妈妈呀,吓人啦,变成怪物了。
明晓远满脑门黑线,千防万防,没把基因序列改回来,弄成壁虎和章鱼的再生基因啦。
难怪,不管怎么调整总感觉有些地方不协调,看来方向是对了,对象却搞错啦!
一切重来……
——基因千万条,一丝不能少,实验需谨慎,分秒不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