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珂丢下一句话,便转身走回到剑道中央。
主要是她怕自己再多待一秒,雷教的白眼就飞过来甩她脸上。
其实她也没说大话。
虽然第一局比赛结束后的比分是「6:5」,分差只有一分,但月珂确实掌握了进攻的主动权,并且找到了规避李・基弗刻意拉开距离的方法。
场地前后一共就14米的距离,李・基弗还能躲到哪去?
所以,她才会信誓旦旦的开口大放厥词,不出意外的话,第二局就能够彻底将这场半决赛结束。
“En garden!(准备!)”
“prêter——Allze!(比赛开始!)”
第二局比赛开始。
月珂毫不拖泥带水,直接开门见山加快了比赛节奏。
这架势,隐隐有四强晋级赛月珂和艾丽斯·沃尔皮那场技术与速度的比拼。
然而,李・基弗毕竟不是艾丽斯・沃尔皮。
她没有意大利队那种果敢无畏的冲劲,在月珂强势进攻的衬托下,显得有些犹豫不决。
月珂几乎将对方逼至剑道的边缘,对方才如梦初醒般选择防守还击,重新扩大自己的行动范围。
再加上此刻比分咬得紧,由于良好的观赛素质,诸如现场观众一类的外界因素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无形的压力如同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潜移默化地成为束缚对方行动的枷锁。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看都是对方会更加急切地去追平比分,进而实现反超。
同样,对方也不傻。
面对如此窘境,此时要是不上去和月珂拼,只会在持续的被动中逐渐落败。
所以李·基弗在第二局选择放弃被动防守的张数,开始与月珂正面交锋。
对方的这一选择,反倒让月珂松了一口气。
对她来说,这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毕竟李·基弗难抓啊。
这样一来,月珂完全无需再费心思去考虑如何突破对方的防守,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技术发挥和策略运用上。
但相比之下,月珂在体型上的优势过于明显,这让对方在面对她时,不敢贸然拉近距离,而且好像没有想打近身战的想法。
对方在距离月珂将近两米外的位置,在出剑试探的同时,也在仰仗着花剑的防守,不断向月珂靠近。
月珂见状,当即弓步后退两步,紧接着收剑,剑尖下压做出准备动作,目光紧紧盯着对方的动作,以辨别对方的意图。
不过眨眼之间,月珂垂下的右手猛地刺出。
这一剑速度之快,让人猝不及防。
只不过她的目的,并不在击中得分,只是单纯的想挑起对方进攻欲望。
对方见状身体迅速进行闪避,步子前冲,朝着月珂胸口攻击。
月珂甩剑防守,左腿向后跨出一大步,身体后仰,躲过对方猛烈的进攻,对方的剑因此堪堪打在月珂右手的护手盘上。
从碰撞出的声音上就能听出来力度绝对不小,震得月珂护具下的右手微微发麻。
月珂快速撤回右腿跟进,紧接着左脚脚跟着地,瞬间启动步伐迈进。
对方没有收手,而是继续发动进攻。
月珂先后接连抵挡住对方两次进攻,在对方第三次出剑时,她压低身体,右手手腕挽着剑花,顺时针画出弧形。
对方进攻的剑,被月珂用力狠狠劈开,借着力的方向,顺势将剑拉到与胸前齐平,随即‘唰’的一下,平行着直刺出去。
双方的指示灯,几乎同时亮起,只不过月珂刺中的速度更快。
全场一片哗然。
裁判在检查完视频录像后,当即宣布:“「7:5」!”
*
比赛由此开始,正式进入白热化阶段。
月珂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言出必行。
比分从第二局刚开始的「7:5」,一路拉扯到「12:6」,不断地扩大着领先优势。
到此为止,距离第二局比赛结束,还剩下1分钟整。
虽说结果是好的,但过程却让月珂有些一言难尽。
她本来以为加快比赛节奏能在第二局尽快结束比赛,照现在的状况来看,好像还要打第三局。
而且,月珂发现了一个大问题。
比赛节奏被她有意加快,连带着双方进攻节奏跟着变快,双方你来我往交锋确实也变多了,可是,进攻并不等同于得分。
他们两个都是防守回避的高手,怎么可能会那么容易就被对方快速得分。
这就导致双方攻守博弈的时间被拉长。
一只剑的胜负,需要消耗10秒甚至20秒才会得出最终结果。
这绝对是一场观赏性和技术性叠加的精彩对局。
是现场观众最喜欢的打法,也运动员最累的打法。
这么说或许有些片面,如果换一种说法,将其等量代换成羽毛球比赛中的长多拍,或许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这种身体与精神的双重疲惫,尤其是在节奏最快的男双。
需要一直全方位的调动身体机能,在赛场上全神贯注,不断地奔跑、进攻、防守,消耗体力和精力的同时,也大幅度增加身体关节的磨损。
月珂潜意识在叫嚣着休息,但距离第二局比赛结束还有一分钟的时间。
她忽然觉得,她好像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大坑,这不是活生生不是给她自己找罪受吗?
如果按照正常节奏来说,说不定还能轻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