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规则:加固地面】
教训: 语言的失控 = 训练场的意外打滑 = 毫无意义的粉身碎骨
目标:精准!控制!杜绝一切“毫无意义”的溃败!
行动:每一次练习,都是加固语言防滑的战场!
代价:汗水,压力,记录,修正……以及,绝不重蹈覆辙的决心!
写完最后一个字,他用力合上笔记本。那本子坚硬的棱角硌着他的掌心伤口,带来一阵尖锐的刺痛。
王昶抬起头,望向训练馆窗外灰蒙蒙的天空。胸腔里那股被暴风雪席卷过的冰冷和混乱,正被一种更为坚硬、更为滚烫的东西取代——那是一种被逼到悬崖边、退无可退后,从绝望灰烬中升腾而起的、淬火般的战意!
ESPN?全球直播?聚光灯?
来吧。
他不会再“打滑”。他要用最精准的“语言杀球”,打碎所有可能的质疑和嘲笑。他要用绝对的“控制”,在语言的赛场上,拿下这场不容有失的胜利!
不是为了荣耀,而是为了……不再有“毫无意义”的粉身碎骨!
王昶深吸一口气,混合着铁锈、汗水和消毒水的空气涌入肺腑。他攥紧笔记本,像战士握紧他的剑,迈开脚步,走向力量区那沉重的杠铃。每一步,都踏在加固的“地面”上。
时间像被压缩的弹簧,在汗水、语法规则和球拍破空的声响中飞速流逝。三个月,从最初发布会上的“I very thank you”到如今语言教室里近乎苛刻的高压模拟,从对语法纸板的抗拒到在球场对抗中嘶吼“Control!”,王昶感觉自己像一块被反复淬炼的钢铁,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熔炉里经受着捶打。
最后一次高强度模拟访谈结束。
模拟聚光灯熄灭,语言教室恢复了正常的照明。王昶靠在椅背上,胸膛微微起伏,额角渗着细密的汗珠,但眼神却异常清亮,像被雨水冲刷过的夜空。刚才面对一连串刁钻的专业问题,关于技战术革新、关于职业生涯的“如果”、关于面对巨大压力时的心理调节……他用英语清晰地、有条理地一一回应。句子结构完整,时态准确,专业术语精准,甚至在回答关于“职业生涯最大遗憾”时,他巧妙地运用了虚拟语气,表达了对一次因伤退赛的无奈,却又将重点引向了未来的目标。没有卡壳,没有混乱,只有一种经过千锤百炼后的稳定输出。
林知许关闭了录像设备,摘下监听用的耳机。她低着头,指尖在平板屏幕上快速滑动,回放着刚才的模拟录像片段,专注地审视着每一个细节。镜片反射着屏幕的光,看不清她的眼神,只能看到紧抿的唇线。
教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空调低沉的嗡鸣和王昶尚未平复的呼吸声。他看着她。三个月来,这个抱着语法纸板和平板、像精密仪器般冷酷运作的女人,第一次在他面前流露出如此……专注的沉默。没有立刻点评,没有指出错误,只有屏幕微光映照下,那张轮廓分明却仿佛凝固的侧脸。
王昶的心跳,在寂静中莫名地加快了节奏。他等待着。等待着那冰冷的、精准的、如同手术刀般的剖析。
终于,林知许的手指停下了滑动。她缓缓抬起头,目光从屏幕移向王昶。镜片后的眼神不再是平日的深潭,而是像被投入了石子的水面,翻涌着极其复杂、难以解读的情绪——有审视,有评估,有近乎苛刻的专业评判,但王昶似乎还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转瞬即逝的……什么?是满意?是如释重负?还是某种更深沉的、连她自己都未曾预料的东西?
她的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最终,她没有像往常一样,条分缕析地指出“得分点”和“关键提升点”。她只是极其缓慢地、非常轻微地点了一下头。
那点头的幅度极小,几乎难以察觉。像一片羽毛悄然落地。
但王昶的心,却像被那微不可察的点头重重撞击了一下!一股滚烫的热流猛地从胸腔炸开,瞬间冲上头顶!不是狂喜,不是得意,而是一种混杂着难以置信、剧烈酸楚和巨大释然的洪流,瞬间冲垮了他三个月来筑起的、名为“控制”的堤坝!
他成功了?他真的……做到了?

重度香菜绝缘体今天连更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