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哈迈达巴德体育馆的记分牌定格在11:9——随着林高远最后一记正手快带擦边落地,男单决赛落下帷幕,樊振东以2:4惜败,站在领奖台亚军位置上,看着身边举起冠军奖杯的林高远,心里说不失落是假的,握着手套的指尖微微发紧,连嘴角的笑都带着点勉强。
颁奖结束后,他没立刻跟着队伍回运动员村,而是走到场馆角落的僻静处,掏出手机——屏幕上有宋钰半小时前发来的消息:“刚看完直播,不管结果怎么样,你打得已经很棒了!”后面跟着个拥抱的表情。
樊振东深吸一口气,指尖在屏幕上敲了敲,声音比平时轻了点:“没赢,最后两局节奏没把握住,有点可惜。”想了想,又补了句,“不过奖牌是咱们中国的,高远打得确实比我好,他配得上这个冠军。”
消息发出去没几秒,宋钰的视频电话就打了过来。屏幕里的她刚结束晚上的加练,还穿着训练服,头发随意扎在脑后,脸上带着点汗,眼神却亮得很:“我看你最后那几个反手变线已经打得很拼了!别往心里去,你跟高远哥本来就知根知底,输赢都正常——再说,你这次把水谷隼和丹羽孝希都赢了,这已经很厉害了呀!”
樊振东看着她着急安慰自己的样子,心里的失落悄悄散了点,扯了扯嘴角笑:“我知道,就是有点不甘心,最后一局明明有机会反超的,还是太急了。”他顿了顿,又说,“刚才高远跟我说,回去咱们仨一起练正手衔接,他帮我找节奏漏洞,你也能跟着补补正手落点——你看,不算白来。”
“就是呀!”宋钰立刻点头,语气亮了起来,“你这次在赛场上学到的应对手感球的办法、接侧旋发球的技巧,回去教我和曼昱,咱们一起进步,比赢一场比赛还值呢!对了,王皓指导刚才还跟我说,你这次在赛场的调整能力比以前强多了,输了也没慌,还能冷静跟高远哥复盘,这就是进步呀!”
樊振东听着她絮絮叨叨说个不停——说她今天反手变线又进步了,说孙颖莎帮她模拟了伊藤美诚的快攻,说食堂阿姨留了他爱吃的酱牛肉,等他回去就能吃——心里的那点别扭彻底没了,靠在墙壁上,声音放软:“知道了,不难受了。你别光顾着说我,你晚上加练别太累,王皓指导要是让你歇,你就别硬撑着加练,我回去还得靠你帮我整理战术笔记呢。”
“放心吧!”宋钰笑着点头,伸手在屏幕前晃了晃——手腕上戴着他出发前给她的那个乒乓球钥匙扣,“我今天跟曼昱一起练完就歇了,还喝了热牛奶。你现在跟高远哥回运动员村吧?别在外面待太久,印度晚上风大,别着凉了——回去早点休息,别琢磨比赛了,明天还要跟队伍一起返程呢。”
“好。”樊振东应着,目光落在屏幕里她手腕上的钥匙扣上,心里暖融融的,“我这就回去,一会儿跟高远商量下回去练衔接的事,等我到家给你发消息。”
挂了电话,樊振东刚把手机揣进兜里,就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林高远拎着两个矿泉水走过来,递给他一瓶:“跟小钰打电话呢?看你刚才对着手机笑,就知道是她在安慰你。”
樊振东接过水,没否认,拧开喝了一口:“她说回去咱们仨一起练正手衔接,你帮我找漏洞,她补落点——不算白输。”
林高远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本来就不算白输!咱们俩从小打到大,输赢都正常,重要的是把比赛里的问题找着,回去一起补——再说,奖牌留在中国,这比啥都强。”他顿了顿,又打趣,“你也别愁眉苦脸的,小钰还在基地等着跟你练混双呢,你要是带着情绪回去,她该着急了。”
樊振东笑了,点了点头——是啊,虽然没拿到冠军,但赢了外战、守住了中国乒乓的荣誉,还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漏洞,回去能跟林高远一起补短板,能跟宋钰一起练反手、磨混双,这些都比一块金牌更实在。
两人并肩往运动员村走,夜晚的风带着点凉意,却吹不散心里的踏实。樊振东摸了摸脖子上的素圈项链,想起宋钰在视频里说的“一起进步”,脚步轻快了不少——输一场比赛不算什么,重要的是身边有并肩的队友,有等着他回去一起努力的人,而这些,才是支撑着他在赛场上一次次站起来的底气。
回到房间,他给宋钰发了条消息:“刚到房间,跟高远约好回去一起练正手。你早点睡,别等我消息了——明天见。”后面跟着个小小的乒乓球表情,跟宋钰平时发的一模一样。
屏幕那头,宋钰看着消息,笑着给手机充上电——她知道,樊振东虽然有点失落,但心里清楚什么更重要。等他回来,他们会一起在训练馆里磨战术、补漏洞,会一起分享比赛里的得失,会像以前那样,在彼此的陪伴里,一点点变成更厉害的自己。而这份并肩向前的默契,比任何奖牌都更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