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引人注目的是跟在柳如玉旁边的那个少年,他长的很漂亮,长长的睫毛,微红的薄唇,眼睛宁柔有光,看上去跟个女孩子一样,但是满脸的笑容,却让人觉得十分亲切。
而且据魏晴晚冷眼旁观,武功还不错。
他们两个自然就是范闲和柳如玉了。
“原来姐姐已经到了,倒是显得我失礼了。”柳如玉随着范闲一起进来,看到座位上的三个女人,露出一些以假乱真的惊讶,“府上的下人真是没规矩,我确实该好好的敲打一下他们了。”
“是啊。”魏晴晚现在已经恢复了正常,慢条斯理的拿起茶杯,只略闻了闻就放回了桌子上面,“连茶都凉,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就是范府的待客之道呢。”
“哎呀,”柳如玉夸张的拍了一下手,“看我糊涂的,我们都是一家人,姐姐想必不会见怪吧?”
魏染慈能够看得出来,魏晴晚真的很想骂一句“谁和你是一家人”,但她还是硬生生的忍住了,脸上挂起一抹不达心底的笑容:“妹妹说的是,这家太大了确实不好管,难免会有疏忽的地方,妹妹一个人想必也有些力不从心吧?”
这是明晃晃的讽刺柳如玉治家不利了,看来魏晴晚确实是打算要夺权了。
来者不善啊。
柳如玉几乎要维持不住脸上的表情了,但是掌家这么多年她也不是吃素的:“姐姐离家这么多年,很多事情怕不是都生疏了,妹妹可以帮姐姐熟悉一下。”
短短几句话,两个女人就已经交上手了,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毫不留情。
“这就不必了,母亲当年也教会了我很多。”魏晴晚直戳柳如玉的痛处,毕竟大家都知道,范老太太之所以离开京都跑到儋州老家,与和柳如玉之间的婆媳矛盾可是脱不了干系。
柳如玉进门这么多年,不管她怎么努力,范老太太可是从来都没有给过她一个笑脸。
分明就是看不上她!
听魏晴晚提到祖母,一直事不关己看戏的范闲这才把目光从魏染慈脸上移开,开始正眼看这位正牌的“范夫人”。
在来京都的路上,藤子京已经给范闲科普了一下范家那颇为复杂的人际关系。
范建今年才四十多岁,却已经有三个女人为他生了孩子,活下来的三个子女,各有各的母亲。
抛开范闲的母亲叶轻眉不算,范建明媒正娶的还有两位。
第一位自然就是面前的这位美妇人了,出身魏氏,是个武将世家,和范建两个人也算是青梅竹马,两家都是从儋州出来的,感情基础还是有的。
魏晴晚和范建一开始有个儿子,和范闲差不多大,可惜早年“夭折”了。后来她又生了一个女儿,不过不知道叫什么,毕竟古代大家闺秀的名字不是藤子京一个下人有资格知道的,更何况他也没有见过那位大小姐——她是在外祖家长大的。
小姑娘一出生,魏晴晚就带着她回了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