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沈妹妹年纪尚小,怕担不起管理后宫之责呢。”华妃轻声说道,语气温和中佯装带着一丝忧虑。
“无妨,你好好教她便是。”皇帝淡淡地回应,目光并未从手中的奏折上移开。
“是,臣妾多谢皇上信任,定不负皇上期望。”皇后恭敬地答道,语气中透着坚定与感激。早膳已毕,皇帝缓缓起身,一抹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金漆龙椅上,御膳房呈上的玉碗里,燕窝粥的香气还隐隐残留着温热。
他整了整明黄色龙袍的衣襟,系紧腰间那条嵌有东珠的玉带,每一个动作都显得从容不迫,举手投足间尽显九五之尊的威严。太监们毕恭毕敬地跟在身后,手中捧着圣旨、折扇与朝珠,脚步轻得几乎听不见声响。
穿过重重宫门,脚下青砖铺就的御道在晨曦中泛着微光。乾清门外,文武百官早已齐集等候,鸦雀无声。风轻轻拂过,带来一丝凉意。
“众爱卿免礼。”皇帝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回荡在庭院之中。
“臣年羹尧参见皇上。”年羹尧跪倒在地,声音洪亮而恭敬。
“爱卿可有要事禀奏?”皇帝问道,目光锐利地看着他。
“皇上,臣率领大军平定了西北一带的战乱,但臣觉得肯定还有余孽未除,还请皇上示下。”年羹尧抬头,眼神中透着坚定。
“年将军骁勇善战,朕相信你的能力,放心去做吧。”皇帝微微点头,语气中带着信任与鼓励。
“臣领旨。”年羹尧再次叩首,声音坚定。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或交头接耳,或慷慨陈词,一时之间,人声鼎沸。
“可还有要事禀奏?”皇帝环视四周,语气平静。
“皇上三思,年将军刚回来,现如今又要去。怕是影响不太好。皇上不如换个人去。”张廷玉出列,语气中带着担忧。
“张廷玉,朕看你是老糊涂了。”皇帝眉头微蹙,“年将军忠心为国,朕岂能让忠臣寒心?再说,年将军自朕做亲王时便跟随左右,有他在朕才放心。”
“皇上……”张廷玉还想说什么,却被皇帝打断。
“朕意已决,退朝。”皇帝说完,转身离去,留下一片寂静。
“皇上,快到午膳的时间了。皇后和华妃娘娘都差人来请过了。皇上可想好去哪里用膳。’’
“华…,罢了去皇后宫里吧。’’
“皇上,您来了。’’
皇后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转为欣喜。
“臣妾,让小厨房做的,不知可还合皇上胃口。’’
一张巨大的红木雕龙膳桌上,早已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精美菜肴。每一道菜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那色泽鲜艳欲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小厨房,做来做去总是那么几样,吃了怪没意思的。’’
“那臣妾改日亲自下厨,可好?’’
“皇后贤德,这些事还是交给下人做。’’
“臣妾为皇上做什么都愿意。能入得了皇上的嘴,便是这菜的福气了。’’
“皇上有什么心事吗?臣妾愿意为皇上分忧。’’
“说来说去,总归是前朝上的事。’’
“是臣妾多嘴了。’’
“无妨,用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