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遍的家规让魏无羡再次失去了所以力气和手段。之后虽不再闹腾,但他时不时会用幽怨的眼神看温情
对于这些,温情皆不予以理会,只埋头抄家规
她记忆力很好,她自己知道,当年在岐山清谈会上的人也知道。因而在蓝氏的家规她扫一眼便记了下来,不必看一条抄一句
抄完交给蓝忘机,她就不留在这里陪他们来
离开藏书阁时,正逢落日余晖,晚霞满天
‘云深不知处’与‘不夜天’完全不一样, 相比于终日雾蒙蒙、看不见日月的‘不夜天’,温情还是更喜欢江南的风景
每逢烟雨,行舟游湖,亦或是撑开一把油纸伞,走进雨幕之中,行走在人影匆匆的长街上,看雨滴坠落在青石板上如烟花般飞炸飞细小的水花。凭栏倚窗静听雨声残响,亦或者是看汀兰在烟雨中摇曳的身姿,赏杨柳在风中轻晃、垂下的柳条在雨点密集的湖面上轻漾、涟漪……
天边一抹残阳余晖,映红了如泼墨山水画的‘云深不知处’
远处的青山在烟雨朦胧中宛如一幅泼墨的水墨画,而现在残阳斜照中,却被映得上色彩,半山黛色半山红
此景温情不由地驻足,凭栏远眺
“温姑娘。”
天边云彩变化,温情看得入神时,远处传来一道男拉回来温情短暂放空的意识。闻声寻去,映入眼帘之人披着残阳而来。温情记得这人,他是聂家的副使,也是今日被奚落侮辱的人,更是金光善的私生子
当年金子轩生辰宴上,闹的可是轰轰烈烈。温情谁没去,但在岐山也是有些耳闻。世人原以为他会狼狈逃开,不会在现于世人眼前时,他却凭借着才华本领转身投了聂家,成了聂明玦的左膀右臂
由此可见,此人心智、才华有多么厉害
对于这样的人,温情向来是敬而远之的,因为她这个人向来喜欢笨蛋。但人已至眼前,只能点头问好: “孟副使。”
“温姑娘。”孟瑶上前,抬手拜谢:“今日之事,多谢温姑娘解围。”
温情一听有些惊讶,没想到这值得他特意来谢?只是她可受不起,即便论迹不论心。连忙抬手还礼:“孟副使客气,不过孟副使应是谢错了人。”
孟瑶饶是有颗七窍玲珑的心,听着这话也愣下:“为何?”
“云深不知处时刻着家规的石壁上,有二条分别是‘背后不可语人是非’‘不可轻视他人’,但还有一条‘不可无故伤人’” 温情脑子飞转,随即胡说八道的解释道:“蓝先生与蓝宗主不曾责我,想来觉得功过相抵,因而孟副使应去感谢蓝宗主和蓝先生才是。”
孟瑶脑子转得快,明白温情这是想万事不沾身,半点麻烦都不想惹。既然如此,他要偏……颔首微笑,抬手再拜:“虽是如此,但温姑娘还是替我出了口气,孟瑶谢过温姑娘解围。”
“孟副使,客气。” 温情抬手还礼,与他一来一回,客气又疏离
“温姑娘似乎和传说中的不太一样?” 孟瑶想起某个人和他说的话
“传闻多半是虚构,孟副使这般聪明有才华的人也会相信?” 温情微笑,她本能的排斥这种可以‘窥探人心’的聪明人,即便这人现在是龙困浅滩
“温姑娘,今夜我便要赶回不净世,这便不打扰温姑娘。” 孟瑶没回,轻笑声告辞离开,不再打扰温情看落日余晖。只是走远后鬼使神差地回头, 此时温情依旧置身于残阳之中
微风起时,红色衣裙与额间的碎发微扬,身后系在发尾的发带有些褪色,飘动着似乎要奔向远方,满头青丝在残阳中仿佛被渡上一层光,比天边的晚霞还夺目耀眼
但怎么看,他也觉得她长张早死的脸,也觉得她跟他有些像……想起他早死的母亲,被睫毛投下的阴影遮住眼里划过一抹晦暗
温情在孟瑶走后,凭栏远眺又看了片刻。离开时斜阳渐隐于青山之后
等回到客舍,月色渐浓,静谧的令人心安
温情原是想等蓝曦臣,问他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看他们不借与外人观看的藏书,但也不知道他还要抄多久。 想着时间还长,明天问也可以就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