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穿越云层时,机身轻微颠簸了一下。李海从舷窗收回目光,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屏幕——上面是英子昨晚睡前发来的语音,小姑娘带着哭腔说“爸爸晚安,要梦到我”,此刻再听,依旧让他心头泛酸。他点开与吴婷的聊天框,输入“飞机已平稳飞行,勿念”,想了想又加了句“你和英子早点休息”,才按下发送键。
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后,飞机降落在国内机场。走出航站楼,潮热的空气裹着熟悉的城市气息扑面而来,与温哥华的清爽截然不同。李海拉着行李箱站在路边,看着来来往往的车流和行人,突然生出一种恍如隔世的陌生感——离开不过数年,这座城市的变化竟如此之大。他刚掏出手机想联系公司派来的司机,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李总,这边!”
回头望去,是公司的老部下张弛,正举着写有“李海”的牌子朝他挥手。“张弛,辛苦你跑一趟。”李海走上前,与他握了握手。张弛接过行李箱,笑着说:“您能回来主持大局,大家都盼着呢!国内项目最近有点棘手,就等您回来定方向。”李海点点头,眉头微蹙:“路上跟我说说具体情况。”
车子驶往市区的途中,张弛把项目的困境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合作方突然提出修改条款,核心技术团队有成员被挖走,资金链也出现了短暂的紧张。李海听着,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击,大脑飞速运转着应对方案。他知道,这次回国绝非轻松的“工作任务”,而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
抵达公司安排的公寓时,已是深夜。打开门,空旷的房间里只摆着基本家具,透着几分冷清。李海放下行李箱,走到阳台,看着楼下灯火通明的街道,掏出手机给吴婷打了视频电话。电话很快被接通,屏幕里出现吴婷带着倦意的脸,身后隐约能看到英子熟睡的小脑袋。
“到了吗?累不累?”吴婷的声音带着关切。李海摇摇头,尽量让语气轻松些:“刚到,一切都好。公寓挺干净的,你放心。英子睡熟了?”“嗯,哭了半天才睡着,嘴里还念叨着你。”吴婷说着,声音低了下去,“你那边几点了?是不是该休息了?”“刚十点,还不困。”李海笑了笑,“明天我先去公司熟悉情况,等周末再跟你们视频。”
挂了电话,房间里又恢复了寂静。李海靠在阳台栏杆上,点燃一支烟,烟雾缭绕中,他想起吴婷眼底的担忧,想起英子泛红的眼眶,心中一阵愧疚。他掏出钱包,里面夹着一家三口在温哥华海滩的合照,照片上的英子笑得灿烂,吴婷依偎在他身边,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得让人想落泪。“等项目稳定了,就接她们回来。”李海轻声对自己说,掐灭了烟,转身走进卧室。
第二天一早,李海准时出现在公司。走进办公室,员工们纷纷站起来打招呼,眼神里满是期待。他简单寒暄后,立刻召开了项目会议。会上,各部门负责人汇报了工作进展,提出了遇到的问题。李海认真听着,偶尔打断提问,思路清晰地给出指导意见。当提到合作方修改条款的问题时,他沉思片刻,说:“下午我亲自去见合作方的王总,争取谈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下午的谈判并不顺利。王总态度强硬,坚持要增加利润分成,否则就终止合作。李海耐着性子与他周旋,从项目前景谈到长期合作的好处,却始终无法打动对方。眼看谈判陷入僵局,李海突然提出:“王总,我们可以在原有条款基础上,增加一个‘风险共担’机制——如果项目盈利超出预期,你们的分成可以提高五个点;但如果盈利未达标,我们也需要适当调整成本分摊。”
王总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李海会提出这样的方案。他沉吟片刻,与身边的助理低声商量了几句,最终点头同意:“这个方案有点意思,我需要时间跟团队商量,明天给你答复。”李海松了口气,伸出手:“期待我们的合作能继续下去。”
走出合作方公司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李海掏出手机,看到吴婷发来的消息:“英子今天在幼儿园画了全家福,说要等你回来一起贴在墙上。”他点开图片,屏幕上是一幅稚嫩的画——三个手牵手的小人,旁边写着“爸爸、妈妈、英子”,眼眶瞬间发热。他回复:“等我回去,我们一起把它贴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
接下来的日子,李海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白天忙着处理项目问题,晚上要么留在公司加班,要么去见客户、谈合作,常常忙到深夜才能回到公寓。每次跟吴婷视频,他都尽量掩饰疲惫,只说工作进展顺利。可吴婷还是看出了端倪,在视频里叮嘱他:“别太累了,按时吃饭,要是忙不过来就请个助理,别自己硬扛。”
这天晚上,李海加完班回家,刚打开门就发现门口放着一个保温箱。他疑惑地打开,里面是一盅热气腾腾的鸡汤,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李总,听张弛说您最近经常加班,我炖了点鸡汤,您趁热喝。——后勤部 陈姐”
李海心里一暖,端着鸡汤走进厨房加热。喝着温热的鸡汤,他突然想起吴婷以前也经常这样,在他加班晚归时,给他留一碗热汤。一股思念涌上心头,他拿出手机,想给吴婷打个电话,却发现此时温哥华正是凌晨,只好作罢,转而发了条朋友圈:“深夜的一碗鸡汤,暖到了心里。”配图是那盅鸡汤,却特意隐去了纸条。
没过多久,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吴婷的点赞。李海看着那个小小的爱心图标,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知道,即使隔着万水千山,他们的心依然紧紧贴在一起。
然而,工作上的麻烦并没有完全解决。几天后,核心技术团队的负责人突然提出辞职,理由是“有更好的发展机会”。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整个项目团队陷入恐慌。李海立刻找到这位负责人,想挽留他。
“李总,我知道您很看重我,也感谢您一直以来的信任。”负责人语气诚恳,“但对方给的待遇实在太高了,我家里还有老人要照顾,实在没办法拒绝。”李海沉默了,他知道,在现实面前,任何挽留都显得苍白无力。他拍了拍负责人的肩膀:“我理解你的选择,也祝你未来一切顺利。不过,希望你能在离职前,把核心技术资料和工作交接清楚,这是对项目负责,也是对我们这么多年的合作负责。”负责人点点头:“您放心,我一定会做好交接。”
送走负责人后,李海坐在办公室里,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核心技术人员离职,意味着项目可能会停滞不前,甚至面临失败的风险。他揉了揉太阳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在脑海里筛选合适的替代人选。突然,他想起了大学时的同学陈峰——陈峰在技术领域颇有造诣,现在自己开了一家小型科技公司,或许可以邀请他加入项目。
李海立刻找出陈峰的联系方式,给他打了个电话。电话接通后,他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情况,邀请陈峰加入。陈峰犹豫了一下,说:“我需要时间考虑,也得跟我公司的团队商量一下,明天给你答复。”李海连忙说:“没问题,我等你的消息。”
挂了电话,李海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口气。他知道,这又是一场等待,而他能做的,只有耐心等待,同时做好最坏的打算。
晚上回到公寓,李海刚放下包,手机就响了。他以为是陈峰打来的,连忙接起,却听到了英子的声音:“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我今天得了小红花,老师还表扬我了!”李海的心一下子软了下来,笑着说:“宝贝真棒!爸爸也想早点回去,等爸爸把工作处理好,就去接你和妈妈。”
“那爸爸要快点哦,我好想你。”英子的声音带着撒娇的语气。“好,爸爸一定快点。”李海应着,眼眶又开始发热。他知道,为了这份思念,为了这个家,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必须坚持下去,直到把吴婷和英子接回身边,让这个家重新团聚。
挂了电话,李海走到阳台,看着远处的灯火。他想起了在温哥华的日子,想起了吴婷做的红烧肉,想起了英子睡前的故事时间。那些温暖的画面,像一束束光,照亮了他此刻疲惫的内心。他握紧拳头,心中充满了力量——不管归途有多少风浪,他都会勇敢面对,因为他知道,家永远在等着他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