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拾金岁月
本书标签: 古代 

8.外孙比舅舅大

拾金岁月

一夜好眠,次日早晨,徐氏做好了早饭,见杜老三没回来,就同杜甜一起出门,准备往后山找杜老三。这时节后山上野菊花极多,他们家蜂箱存放在山上,杜老三每天早晚都要去观察,再过几天就到了流蜜期,得盯紧点。

她们走到半道遇见了李氏,李氏见了她们连忙急走两步,过来说:“三嫂,大嫂刚才跟我说吃完早饭都上她家去,她要请村长族长到她家里议事,好像还是说甜儿的事!”

“她这是要干什么!”徐氏气不打一处来,昨天不都回绝她了吗?

“我看见大哥上后山了,估计是找三哥说话,你们没吃早饭吧,要不先回去把早饭吃了,一会就让甜儿在家吧,叫楠楠吃完饭过来陪她。”

徐氏也怕回头大嫂和二姐说话不好听伤了杜甜,就依了李氏的话先带杜甜回家。

不一会儿杜老三回来了,一家人匆匆吃了早饭。徐氏从杜老三那里得知,杜老大早上找他,还是为的要把他家的二儿子过继给他们。

“他二儿子的德行全村谁不知道?偷鸡摸狗不走正路,娶个媳妇也是好吃懒做的,这样的人想给我当儿子儿媳?我才不要呢!”

“是,咱们有了甜儿,不需要过继别人,放心!一会儿到了大哥家里,我一定干脆地拒绝!”

“你心里有数就好!”徐氏放下心,想起一事又问:“那天你上我娘家,回来说我兄弟去京城公干,几时回来知道不?”

“你弟妹说你侄媳就这几天要生,身边不能没人,要不她就来了,又说你兄弟和你侄子一起上京里,都出差一个多月了,还说回来一定先让他们来咱家看看,你兄弟和侄子都不在家,家里就俩妇道人家,我也不方便久留,待了一盏茶的工夫就回来了。”

“京城离着咱们这儿就两天的车程,他们骑马还要快些,以前七八天就回来了,这次怎么这么久?”

“这我就不知道了,你弟妹跟我说的三句话我一字不差地告诉你了。”

徐氏还待说话,院子里进来人了,大嫂走在前面,李氏和杜楠在后面。

“老三,三弟妹,你们赶紧过去吧,村长,族长都到了!”为了把二儿子一家塞给他们家,大嫂的态度还是很和气的。

“那就走吧,楠楠,你和你小姑姑就在家里玩啊!不要出院子,我们很快就回来了。”杜老三想着一会儿说清楚了就能回来。

杜楠乖巧地点头与杜甜牵手进屋了。大嫂听到小姑姑三个字一撇嘴,心里说难道我十四岁的大孙子也要叫这个野丫头小姑姑?决不可能!

一向以抠门著称的大嫂今天难道大方了一回,沏了一大壶蜂蜜茶招待大家。徐氏环视一圈,上首并排坐着村长和族长,杜老大一家子和二姐坐在右边,二姐夫没到场,杜老四的孩子们没来,就两口子,坐在左边,杜老三和徐氏找了两个凳子也在左边坐下。

村长清了清嗓子,说:“好了,大伙儿来齐了!就开始吧,老三,昨天晚上你大哥和二姐找到我和清海老大哥,说他们不同意你家认养那个孩子,你怎么说?”

杜老三早上已经听他大哥说了一遍,有了思想准备,这会儿不紧不慢地说:“我们办理了认养手续,族谱上白纸黑字记录了,认亲酒席也摆完了,哥哥姐姐们同意也好不同意也罢,甜儿已经是我的女儿了!”

徐氏微微舒了口气,袖子里紧攥的拳头稍稍松了些。

大嫂说:“三弟呀!那个小丫头才八岁,我的大孙子钦泰已经十四岁,开春就可以说媳妇儿,难道他以后遇见那个小丫头还得行礼问候道一声小姑姑?”

“咱不说大户人家,就说刘郎中的小儿子,不就小了他大闺女的孩子三岁吗?这样的事哪个地方没有?用得着大惊小怪吗?我们甜儿辈分在那儿,钦泰遇着了叫一声小姑姑是他懂礼貌,不叫我们也不与他计较。”徐氏忍不住顶了一句。

“你看!这就说我们钦泰不懂礼貌了!都说长嫂如母,你这有礼貌的,长嫂说一句你顶三句!”大嫂的话还没说完,她的儿子们脸已经耷拉下来了,儿媳和孙子孙女们也是一副忿忿不平的样子。

杜老四见她拿长嫂的款,忙打圆场,“大嫂,三嫂也是着急,这么多年了,难得看上甜儿这个孩子,也是她们母女的缘分,这已经认下……”

“老四,这么多年只有她着急我们不着急啊?”二姐打断了杜老四的话。

“依二姑奶奶说,这事怎么办?”钦泰在一边插话,他可不想管那野丫头叫姑姑。

杜老大赶紧呵斥:“闭嘴!长辈们说话,你插什么嘴,老实在一边听着。”

“大哥,干嘛说孩子呢!我正有话要说,老三快五十的人了,说不好听点,黄土已经埋到脖子,这会儿认养这么小的孩子,大伙儿说合适吗?”

“是啊!不合适!”大嫂立即呼应,又语重心长地对杜老三说:“老三!你能保证抚养那丫头长大,再为她招纳个女婿?你保证不了吧!十年后的事谁说得好呢!”

杜老三语塞了,他们确实不年轻了,能不能抚养孩子长大?若是不能,将来,恐怕仅是大嫂家的儿子们就能活撕了她。

上一章 7.小姑姑真厉害 拾金岁月最新章节 下一章 9.县尉大人是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