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穿越之嫡女为谋
本书标签: 古代  1V1  原创     

第9章:

穿越之嫡女为谋

望江楼的风波,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在京城权贵圈子里荡开几圈涟漪后,便迅速被新的谈资淹没。江皖那雷霆一脚和震慑全场的狠话,虽让那几个纨绔子弟颜面扫地,却也坐实了她“悍妇”、“煞星”的名声。对此,江皖毫不在意,甚至乐得清静。万霖依旧深居简出,平静得仿佛那日被羞辱的不是他。两人之间维持着一种心照不宣的疏离与互不干涉。江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利用赌场所得的钱财暗中调查江屺可能勾结的势力上,同时通过秘密渠道与江府的福伯和弟弟江枫保持联系,确保江府在她的掌控之下。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份短暂的平静,很快被一道来自深宫的金色谕旨彻底打破。

那是一个阴沉的午后,天空灰蒙蒙的,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万府前厅,气氛肃穆。一名身着宫中内侍服色、面白无须的中年太监,手持明黄卷轴,在数名金甲侍卫的簇拥下,立于厅中。他目光扫过被墨竹推着轮椅前来的万霖,以及闻讯赶来、一身劲装难掩风尘仆仆之色的江皖,眼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昭武校尉江皖,忠勇可嘉,边关有功。今万国来朝之‘天和盛典’在即,典仪繁复,护卫尤重。特擢江皖为典仪副使,协理鸿胪寺,专司大典期间诸国使团迎送、护卫及演武调度事宜。务须恪尽职守,确保大典万无一失!钦此!”

尖细的嗓音在空旷的大厅里回荡,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砸在江皖心上!

“天和盛典”筹备?典仪副使?协理鸿胪寺?!

江皖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窜头顶!她回到京城才多久?满打满算不过月余!对京城的人事关系、宫廷规矩、各国使节的情况根本就是一无所知!鸿胪寺那些盘根错节的官僚体系、繁文缛节,对她这个习惯了塞北军营直来直去的女校尉来说,无异于天书!让她去筹备这种关乎国体、万国瞩目的超级大典?这哪里是擢升,分明是把她架在火上烤!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这背后,是谁在推波助澜?是针对万家?还是针对她江皖?

她下意识地看向万霖。万霖坐在轮椅上,脸上依旧是那副平静无波的表情,只是修长的手指在轮椅扶手上轻轻敲击了一下,快得让人难以察觉。他微微颔首,声音温和:“臣万霖(代妻)接旨,谢主隆恩。江校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望。”他替江皖接过了那沉甸甸的圣旨。

内侍太监皮笑肉不笑地扫了江皖一眼:“江副使,圣恩浩荡,莫要辜负。大典筹备千头万绪,鸿胪寺卿方大人已等候多时,还请江副使即刻随咱家入宫述职。”说罢,转身便走,金甲侍卫紧随其后。

“江小姐,”万霖的声音唤回了江皖纷乱的思绪,“此乃圣命,避无可避。”他清澈的眼眸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鸿胪寺水深,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大典护卫,更是重中之重,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有疑难…”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可多请教母亲。她在京中多年,对宫廷典仪、人事往来,远比我更清楚。”

万母?那位深居简出、慈眉善目、仿佛不问世事的万家主母?

江皖心中疑惑,但此刻也容不得她多想。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对万霖点了点头:“知道了。”随即转身,大步流星地追着内侍太监而去。那挺直的背影,带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决绝。

**(深宫漩涡与万母援手)**

踏入巍峨肃穆的宫门,江皖仿佛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高耸的朱红宫墙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喧嚣,只剩下空旷广场上回荡的脚步声和一种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威压。鸿胪寺衙门内,更是气氛凝重。鸿胪寺卿方大人是个须发皆白、身形清瘦的老者,眼神锐利如鹰,对江皖这个“空降”的、毫无经验的副使显然带着浓浓的不信任和排斥。

“江副使,”方大人捋着胡须,语气不咸不淡,“‘天和盛典’乃我朝十年一度之盛事,万国瞩目,关乎天朝威仪,丝毫马虎不得。你负责的迎送护卫、演武调度,更是重中之重。各国使团人员复杂,性情各异,稍有差池,便可能酿成外交风波,甚至…引来刀兵之祸!”他将一摞半人高的卷宗重重放在江皖面前,“这些是各国使团名单、行程、禁忌、往年案例,以及大典全流程细则、护卫布防图…限你三日之内熟记于心,并提出可行之护卫调度方案。若有不懂,可请教寺内属官。”说罢,便拂袖而去,留下江皖和一屋子或好奇、或幸灾乐祸、或漠然的属官。

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卷宗,听着那些属官口中蹦出的生涩术语和复杂流程,江皖只觉得头大如斗。什么“九宾之礼”、“五方仪仗”、“使节觐见排序”、“演武方阵变换”…对她而言,简直比塞北匈奴最精锐的铁骑冲锋阵还要难以理解!

时间紧迫,压力如山!江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深知,此刻慌乱无济于事。她摒弃了那些繁文缛节,直接抓住核心——**安全**!大典的核心是皇帝的安全!万国使团的安全!以及大典流程的顺畅!她将卷宗中所有涉及护卫力量、布防位置、人员背景核查、应急预案的部分单独抽出来,废寝忘食地研读、记忆、推演。不懂的地方,她不再理会那些属官敷衍的态度,直接拿着问题去堵方大人的门,态度强硬,锲而不舍,逼得老狐狸不得不给她解答关键点。她那在战场上磨砺出的决断力和执行力,在这种高压下反而被激发出来。

饶是如此,三天三夜不眠不休,江皖也只是勉强将护卫相关的核心脉络理清,对整个大典的庞杂体系依旧感到力不从心。眼看交方案的最后期限已到,她顶着两个浓重的黑眼圈,带着一份侧重于护卫布防和应急响应的、尚显粗疏的方案,硬着头皮去交差。

方大人粗略扫了一眼,眉头紧锁,正欲开口斥责其简略与不合规矩之处,门外忽然传来一声温和却自带威严的女声:

“方大人,老身可否进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深紫色如意云纹锦袍、发髻梳得一丝不苟、气质雍容华贵的中年美妇,在两名万府得力嬷嬷的搀扶下,缓步走了进来。正是万霖的母亲,万家主母——柳氏(万母)。

方大人显然认得万母,脸上的愠色瞬间收敛,换上了一副恭敬的神色:“原来是万夫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不知夫人此来是…”

万母微微一笑,目光落在江皖身上,带着一种长辈看晚辈的温和,又隐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方大人见谅。老身听闻儿媳江皖蒙圣恩,协理大典护卫事宜,深感荣幸,亦知责任重大。她初涉宫廷典仪,年轻气盛,若有疏漏不当之处,还望方大人看在老身薄面及她一片为国尽忠之心上,多加指点海涵。”她的话语谦和有礼,却将“为国尽忠”和“万家儿媳”的身份点得恰到好处,让方大人无法轻视。

随即,万母话锋一转,看向江皖手中的方案:“皖儿,将你的方案给方大人和老身看看。”

江皖心中惊疑不定,依言递上。

万母接过,并未立刻翻看,而是转向方大人,从容道:“方大人,大典筹备,千头万绪,鸿胪寺诸公劳苦功高。然护卫之责,重在实战应变,细微处尤需谨慎。江皖虽不熟典仪,但其在塞北统兵御敌,于临机决断、危机处置一道,或有独到之处。她的方案,或可取其‘实’,补鸿胪寺规程之‘虚’?”

她一边说着,一边才不疾不徐地翻开江皖的方案,目光如电,迅速扫过。她并未对江皖略显粗糙的格式和遗漏的繁文缛节表示不满,而是精准地抓住了几个护卫布防的关键节点和应急预案的疏漏之处。

“此处,使团车驾入宫门时,护卫交接易生混乱,宜增设暗哨,互为犄角。”

“演武场西侧看台,视野虽有遮挡,却是制高点,此处布防人数可酌情增加,并配备强弓劲弩,以控全场。”

“还有这应急预案,火情、骚乱、意外冲突皆有提及,然…若遇突发行刺,目标直指天颜,当如何以最快速度反应、阻敌、护驾?此节,似可再细化推演,明确各岗哨第一时间响应之责。”

万母的声音不高,却字字珠玑,切中要害!她不仅指出了江皖方案的不足,更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改进意见!更关键的是,她对宫廷规制、使节性情、乃至禁军布防习惯的了解,远超江皖的想象!她的建议,既弥补了江皖经验上的短板,又巧妙地将其塞北的实战经验融入到了宫廷护卫体系之中,使得整个方案瞬间从粗疏变得极具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方大人听得目瞪口呆,看向万母的眼神充满了震惊和钦佩。他原以为万母只是来为儿媳撑腰说情,没想到竟是位深藏不露的行家!

江皖更是心中巨震!她看着万母从容指点,那份雍容气度下隐藏的睿智与洞悉,让她第一次对这个看似不问世事的婆婆刮目相看!万家能在京城屹立不倒,绝非偶然!

在万母不动声色的点拨和斡旋下,方大人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收起了轻视之心,开始认真审视这份融合了实战与规制的新方案,并最终拍板:“江副使的方案,虽与旧例略有不同,然其护卫思路清晰,应变之策详实,尤其在应对突发危机上颇有见地。就依此方案为基础,由江副使全权负责大典期间核心区域的护卫调度与应急指挥!鸿胪寺及禁军各部,全力配合!”

尘埃落定!江皖心中一块巨石落地,看向万母的眼神充满了感激和复杂的探究。万母对她微微颔首,眼中是温和的鼓励,仿佛在说:放手去做,万家是你后盾。

**(盛典惊雷)**

接下来的日子,江皖如同上紧了发条的陀螺,日夜奔忙。在万母时不时的提点和鸿胪寺、禁军被迫的配合下,她以铁腕手段整合资源,排除干扰。她将塞北军营的严谨作风带入筹备:反复勘察大典路线和场地,精确计算每一个岗哨的距离和视野盲区;对所有参与核心护卫的禁军进行突击演练和背景复核;针对各种可能的突发状况,制定了多达数十种详尽的应急预案,并进行了数次模拟推演。她的雷厉风行和近乎苛刻的要求,让许多养尊处优的官吏和禁军苦不堪言,却也无人敢明着违抗——这位江副使的煞星之名和万家在背后的支持,足以震慑宵小。

时间在紧张忙碌中飞逝。转眼间,“天和盛典”的正日终于来临!

这一日,天公作美,碧空如洗。整个京城张灯结彩,洋溢着盛世的喜庆。从城门到皇宫的御道两旁,旌旗招展,甲胄鲜明的禁军五步一岗,十步一哨,肃杀威严。空气中弥漫着香烛、鲜花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宏大氛围。

皇宫正殿前的巨大广场——天和广场,更是布置得庄严辉煌。汉白玉铺就的广场中央,矗立着高大的祭天台。四周是依品级搭建的观礼台,此刻已坐满了身着朝服的文武百官、盛装华服的宗室勋贵以及提前抵达的各国使节代表。广场四周,身着金甲、手持长戟的御林军如同金色的森林,散发着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

江皖一身特制的、便于行动的玄色轻甲,外罩象征副使身份的绛红披风,腰悬长剑,立于祭天台侧后方一个视野极佳的指挥高台上。她的位置可以俯瞰整个广场,随时掌控全局。她的神情冷峻,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下方每一个角落,耳朵里塞着特制的传音铜管,随时接收各处岗哨的汇报。万母的建议和她的准备,让她对今天的护卫有着相当的信心。系统也安静如常。

吉时已到!

“呜——”

低沉的号角声响彻云霄,宣告着大典正式开始!

鼓乐齐鸣,声震九霄!皇帝陛下身着十二章纹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在文武百官的簇拥和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中,缓步登上祭天台,焚香祷告,昭告天地,祈求国泰民安,万邦咸宁。整个仪式庄严肃穆,气势磅礴。

祭天仪式后,便是万国使团觐见的重头戏。

鸿胪寺官员手持玉笏,高声唱喏:

“宣——北狄汗国使团觐见!”

“宣——西域三十六国联盟使团觐见!”

“宣——南疆百越部族使团觐见!”

“宣——东海扶桑国使团觐见!”

……

一队队身着异域服饰、形貌各异的使节,在鸿胪寺官员的引导下,按照严格的礼制顺序,手捧国书和贡礼,沿着铺着红毯的御道,缓缓走向皇帝所在的主位观礼台,行叩拜之礼,献上国书贡品,表达对天朝的敬意。

场面宏大,秩序井然。各国使节或恭敬,或好奇,或带着审视的目光,共同见证着中原王朝的鼎盛威仪。江皖的精神高度集中,目光紧盯着每一个靠近主位的使节及其随从,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的举动。护卫力量也按照预案,层层布防,外松内紧。

一切似乎都在完美的掌控之中。

然而,就在来自南疆一个名为“黑水部”的小型使团(因其地处偏远,依附于百越大部族,故排在较后位置)开始行礼,其随行的一名捧着礼盒、身材娇小、蒙着面纱的侍女低头上前,准备将礼盒交给礼官转呈时——

上一章 第八章 穿越之嫡女为谋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