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父亲言传身教的影响,肖春生从小就在心中埋下了一颗关于当兵报国梦想的种子。
如今,这颗种子一天天地发芽长大,被浇灌培育得越来越茁壮。是时候去实现梦想,参军当兵保家卫国,在绿色军营挥洒青春热血了。
这一年的年底,肖春生参加征兵,顺利通过政审体检,如愿与叶国华同时当兵入伍。
到了十二月,兄弟俩一起去北戴河参加预备新兵集训,月底才回到北京做最后的准备。
眼看着距离新兵入伍的时间越来越近,而佟晓梅却依然杳无音信,肖春生每天悻悻然地跑去佟家小院“守株待兔”,回回失望而归。
夜深人静之时,辗转反侧的他会爬起来画画,偶尔也会写信,将相思之苦诉说在一张张方格信纸之上。
离开北京的前一天,肖春生四处闲逛,不知不觉间就来到禁书书库门口。
他像以前一样,偷偷爬窗进去,这里看看,那里摸摸,脑海里如同放电影般,帧帧回放着和佟晓梅过往的一幕幕,那么美好纯洁,又那么短暂难忘……
肖春生找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坐在佟晓梅之前坐过的书桌前,打算重新看一遍。
他当然知道,她在这里借阅过它,所以才想体会两人共读同一本书的感觉。
看完书的一半,往后继续翻阅时,一枚印有梅花、凉亭等图案的书签赫然跃入肖春生的眼帘。
他愣怔了数秒,立即条件反射般,搜索出记忆深处的其他梅花书签。
顿时,肖春生好奇心十足地思忖道:呵呵,这小妮子到底有多少枚这样的漂亮书签呢?
“原来我和你,注定只是萍水相逢的朋友!XCS,我会在遥远的南方,祝你和你的冬妮娅永远祝福!
M
1975.11.18”
肖春生一遍一遍地摩挲着落款处的日期,他记忆犹新,这是佟晓梅搬走的前一天,然后第二天早上两人在军人服务社偶遇打过招呼。
“XCS应该是我的名字首字母吧?呵呵,我哪来的冬妮娅呢?傻姑娘……呃,她见过我和贺红玲滑冰,难道误会了?’”
顷刻间,肖春生的心情降至冰点,面色也跟着变得铁青起来。
前些日子,叶芳旁敲侧击地问他是否喜欢贺红玲,连小六、向东、齐天都以为他和贺红玲互相看对眼了。
唉,估计佟晓梅十有八九也有同感吧,这该如何是好呐?!
这一时刻,肖春生巴不得马上插翅飞到佟晓梅的身边,亲口告诉她:我喜欢的女孩另有其人,不过,她就是你这个小傻瓜啊!
……
一九七六年一月初,满腹心事的肖春生坐火车离开北京,奔赴祖国边疆的彩云之南。
从此以后,梦寐以求的军营生活,激情澎湃的青春岁月,崭新的人生画卷在他的面前徐徐铺开。
肖春生仍然忘不了佟晓梅,也隐约觉得佟晓梅对他应该有点意思。于是,他每周都会给佟晓梅写一封信,寄到佟家小院的信箱里。
他告诉她军营生活的多姿多彩,日常训练的单调枯燥,军事演习的惊心动魄,还说期待有朝一日她会写回信。
“佟晓梅同志,我想跟你一起努力,彼此拥有一段属于自己的,哪怕不轰轰烈烈,但也闪闪发光的青春。”
肖春生在寄给佟晓梅的信里,曾经一次次地如是说道。
这一天中午,刚从食堂回来的肖春生,正趴在床上写家书,突然听见战友孟金柱带头大声地喊他。
“肖春生,宿舍门口有一个大美女在等你。她是谁呀?”
“是啊,咱们肖春生最受美女欢迎了,隔三差五就收到情书。”
他循声转头望去,只见孟金柱和几个战友冲他意味深长地哄笑着,越看越觉得莫名其妙。
到底是谁呢?满腹狐疑的肖春生边低头往门口走,边在心里默默地嘀咕着。
“春生哥!”
“贺红玲,为什么是你?你怎么会来这里?”
一番寒暄之后,肖春生才从贺红玲的口中得知,原来她父亲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顺利恢复了音乐学院教授的身份。
后来,听闻部队文工团有一个特招小提琴手的名额,贺父便拜托院领导出面推荐,让女儿贺红玲通过面试后就如愿来到云南昆明当文艺兵。
从这一天起,贺红玲时常找借口来找肖春生,他不愿意搭理她,给她吃“闭门羹”,于是她就以退为进去找叶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