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与七零回到忘川将事情一五一十地告知武则天和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沉默半晌[公主整日无忧无虑,从未显露过一点心事。原来公主心中,一直记着那时的事。]
[太平犹疑善感,不如李隆基英睿果决,输的不冤。]
太平公主听到天幕上的母亲这样说(虽然不是面前这位),心中泛起忧伤,但也认同这个说法。
麒麟有些结舌[这种时候还能来一句冷静的点评,不愧是一代女皇啊......]
上官婉儿朝使君行礼[婉儿或许有办法,令公主释怀唐隆政变之事。]
上官婉儿拜托使君前往故世带回玉管紫毫笔,那时她假意为韦后谋事,暗中将消息藏于玉管紫毫笔中,为太平公主传递消息。
唐隆政变前,上官婉儿预感到了结局,便留下一封遗书,藏在玉管紫毫笔中,将这支笔中的遗书呈给公主,公主定能释怀。
使君有一次来到历史中,隐身听到了宫女们之间的谈论。
此时,韦皇后与安乐公主合谋毒杀了唐中宗李显,扶植温王李重茂,操控这位皇帝,想要模仿武则天临朝称制。
此时刚登基的唐中宗李显一脸恐怖的看向韦皇后:“皇后为什么,我对你不好吗?”
韦后在唐中宗被武则天废后,与他一同吃了许多磨难,中宗对韦后非常信任,甚至让韦后参与政事。
韦皇后连忙向中宗请罪,说自己根本不知道为什么会做那种事。
......
如今韦皇后成了太后,以为离女皇之位只有一步之遥,难免毫无警惕。
李隆基趁二更天发动政变,此时找上官婉儿还来得及。
“这个韦皇后有野心,但是做皇帝不行。”
使君乔装成宫女来到了来到了上官婉儿的住处。
上官婉儿警惕的看向来人[你是谁?宫中未见过你。]
[奴婢是太平公主派来接应上官婕妤的。]
一开始上官婉儿不信,直到使君说出,幼时的愿望是“命运不再由他人做主”。上官婉儿才松了口气。
上官婉儿望着外面询问使君[宫外可是要举事了。]
使君听罢点了点头[严阵以待,静候良机。]说罢使君问上官婉儿[上官婕妤可有话想说?]
听此,上官婉儿沉默良久,陷入了回忆[当年神龙之变后,则天陛下退位,病居上阳宫,我曾去觐见过她。]
那时的武则天已经成了两鬓如霜,一生枯槁的人,不在想曾经那般风华觉得,手握权柄。
[太平心有迷茫,婉儿,你要陪她一直走,直到找到自己的路。]
言此,上官婉儿看向使君[我不知道陛下所说的‘自己’,指的是公主,还是我。]
〖婉儿,则天陛下说的是你们啊!( •̥́ ˍ •̀ू )〗
〖是你和公主…〗
……
上官婉儿已经找到自己的路,原以为在这个男子主导的浩浩乾坤中,可以陪着公主一直走下去,没想到终究是不成了。
以李隆基的野心是不会放她回到太平公主的身边的。
上官婉儿直直的盯着使君,让使君转告太平公主小心李隆基。
使君应了下来,接着上官婉儿将玉管紫毫笔递给使君,交代她,让公主好好保重。
天幕下
“原来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不是像史书那样水火不容啊。”
看到这里的张良也不禁感慨:“真是个奇女子,可惜生错了时代。”
汉武帝表示这有啥以后我会有更多像她一样的女才子。
秦皇嬴政看向李斯,“丞相觉得从女子中选吧人才如何。”
李斯回禀:“陛下远见,只是现如今女子只能从大臣家中选拔。”
“好,那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做。”
……
PV出场
画面中只见上官婉儿提着灯笼走在宫中的廊下。
[我的愿望是命运再也不由他人做主。]
画面一转群山出现,群山中间有一轮红日在缓缓上升。
恍惚间传来了则天陛下的声音[你要陪着她一直走,直到找到自己的路。]
画面中,武则天往台阶上一直走,接着出现的是上官婉儿。
最后只剩下太平公主一人。
[命运?]
[命运是什么?命运是注定要做什么事?成为什么人吗?]
太平公主睁开眼,看着眼前的一切,随着落叶的飘落,画面转变为小时候的场景。
蹴鞠滚到婉儿的脚边,婉儿低下头看着这颗蹴鞠[如果命运是出生便困于掖庭为奴,我想试试挣脱。我要出去看看!]说完抬头看向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直视婉儿的眼睛[那我们做个约定吧!]
[约定?]
太平公主将手伸向上官婉儿拉勾,[我要一直和婉儿在一起,实现我们的愿望。]
[我要……]
风带动画面的转动,婉儿走在水面上,周围是灯火的照耀[我要来生不依附于任何人,不被权力所裹挟,同公主一起,只做太平与婉儿!]
天幕评论
军士向李隆基禀告[上官婕妤已被格杀。]
[她死前可有说什么。]
[面露浅笑,未发一言。]
身旁的人不禁感慨[她虽是女儿家,但才华胆识不输男儿,可惜不该投身宫闱阴谋之中。]
李隆基反问[刘县尉怜惜上官婕妤?可今日若胜的是韦皇后,又或者是我的姑姑太平公主,刘县尉可会感慨。]
“ 原来皇家的斗争这么残酷。”
“这和我们有何干系,谁在乎坐上那个位置的是谁!”
“也是,只要让我们不饿肚子,就心满意足了。”
……
李隆基继续说到[说到底,她今日结局,不过是因为她输了。政治之争,不论男女,向来只是胜者生,败者死。]
皇帝们也不禁点头,赞同此说法。
李隆基能登上皇位看来是有实力的。
[况且我李唐男儿英才辈出,上官婕妤的光芒总会堙没在李唐男儿的惊才绝艳之下!]
〖到现在看来李隆基能当上皇帝不是没有原因的。〗
〖也是,能打造出开元盛世的帝王也不会平庸,只是后期不说也罢……〗
〖她前期很好,后期就是狗屎。〗
李世民看着天幕,说呀怎么不说话呢,后期到底怎么了。我的大唐怎么了。
正值盛年李隆基也好奇,他后期到底是做了什么。
麒麟问使君是不是上官婉儿早一点前往宫外,向李隆基投诚,是不是就能改变被杀的结局?
使君答到历史的轨迹太难预料,任何微小的改变都能对后世造成巨大的影响。所能做的唯有尊重历史。
使君复刻了玉管紫毫笔,和麒麟一起回到了忘川。
百姓们没有多想,但这引起了帝王们的思考,天幕的出现,若改变未来,会对未来造成什么影响?
使君回到忘川,将笔交给上官婉儿,但是还是不知道太平公主在哪?
上官婉儿猜到了太平公主在三世楼里。
他们和则天陛下来到了三世楼里,太平公主在这里睡着了,麒麟上前,看到了桌上写的文章
[潇湘水断,宛委山倾。珠沉圆折,玉碎连城。莆瞻松槚,静听坟茔。千年万岁,椒花颂声。———这写的是什么?]
[看起来像墓铭。]
[想不到太平这个小魔王还会写这么有文采的话呢!]麒麟用小蹄子拍拍太平的脸[喂,公主,公主——]
“这个臭麒麟,这个仇我记下了,等到了忘川我要讨回来。”
使君将太平公主唤醒,使君将笔递给了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接过笔,很是惊讶。
[唐隆之变发动的太过突然,婉儿还没有来得及将她交到公主手中。]上官婉儿让太平取出里面的信看看。
太平公主取出信笺,看着上面的内容。
[婉儿想亲口告诉公主信上的话:士为知己者死,婉儿从未后悔。因为婉儿所做的,是自己的选择。]
[现在婉儿想问公主———找到自己想走的路了吗?]
太平公主回答[小的时候,我一直觉得,母亲是天底下最厉害的人。]身为女子,她认为自己也应该像母亲那样,掌握天下的权利,让男子俯首称臣。
太平公主走向武则天,问道[母亲当时,又为什么要走向那条路呢?]
[少年时,朕便觉得自己不比男儿差,为何要安居后宫做一个终日争宠的嫔妃?]接着又说[这天下给男子读书治世的途径,给男子从戎报国的机会,给男子执掌天下的权利。]
[可为何这些理应是他们男子的呢?为何朕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要被视为叛逆异类?为何女子,就没有别的选择?]
这一句话问下来,让天幕下的女子们心里撼起了阵阵波涛。
对呀凭什么都是男子的呢?
有一位女子回到:“夫子说,相夫教子是女子的本分。”
“是谁规定的,女子为何不能驰骋疆场,入朝做官。”
大男子十分的生气:“休要胡言,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
“自古以来的就是对的吗?”
[所以,无论那条路如何艰难,朕也要走到顶峰,让世人看看,女子亦有力量,抗衡天下的舆论,自理天下的百姓](天!这段剧情还舍不得删)
[我继承了母亲的血脉,母亲的性格,母亲的政治才华,却唯独没有继承母亲的决心。]一味想要模仿母亲的脚步,却连母亲的一半成就也未能达到,终究成不了母亲那样厉害的人。
[可就算如此,我这一生也是值得的。]
[或许连母亲自己也不知道,您所做的选择,本是为了追逐自己的野心与理想,却开创出一个属于女子的盛世。]
[在这个盛世里,女子拥有了对抗命运的权利,也拥有了选择的自由。]
这些话,让受压迫的女子们向往,她们多想如此啊!
太平公主看着桌上的文章[千年万岁,椒花颂声。————这是前世,我给婉儿写的墓铭。]
[我不要世人的指指点点,也不要史书的肆意涂抹。若是女子的光辉不能一直照耀,我便将它刻在铭文里,让它流传千年万载。直到后世的某一天,有个人能读懂,读懂婉儿,读懂我,读懂母亲缔造的盛世。]
而她,成败不记,生死无悔———[因为我找到了想走的路。]
武则天看着太平公主沉默良久[你长大了。]
太平公主扬起笑脸[女儿永远都是你的太平。]
武则天表示每日功课不少,写的目前文采尚可,笔力欠佳,已经拜托王右军教习了。
最后上官婉儿拜托使君讲笔存放在三世楼中。
忘川一切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