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在模拟卷上划过,留下略显潦草的字迹。王小明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在鲁迅先生那些深沉的文字上。
阳光暖融融地照在背上,粉笔灰在光柱中缓缓飘浮,同桌赵强轻微的鼾声从旁边传来——一切都和他记忆中最平常的午後课堂一模一样。
太像了……像得令人不安。
那场“梦境”依旧清晰,陈霜华的执拗、苏媚的帝骨、黑影的扭曲、系统的警告,乃至灵魂撕裂的痛楚,都烙印般刻在脑海里。
可眼前这平凡到枯燥的现实,正以一种强大的、不容置疑的姿态,挤压着那些“虚幻”记忆的存在空间。
他用力掐了一下自己的虎口。
清晰的痛感传来。
“铃——”
下课铃声清脆响起,分秒不差。语文老师合上教案,宣布下课。同学们如同按下了播放键,瞬间活络起来。
收拾书本的哗啦声,讨论周末去哪裡玩的嬉笑声,椅子摩擦地面的声音……所有声响、所有动作,都和他穿越前经历的无数个下课瞬间毫无二致。
“走了小明,发什么呆呢!小卖部走起,我请客!”
赵强用力拍了他的后背一下,力道、语气,甚至那挤眉弄眼的表情,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王小明被他拉着站起身,目光下意识地投向窗外。
天空湛蓝如洗,几朵白云慢悠悠地飘荡,阳光明媚得恰到好处。没有一丝一毫的异常,没有转瞬即逝的黑线,连云彩的形状都显得那么自然、安详。
完美……完美得像是精心布置的背景板。
去小卖部的路上,走廊里熙熙攘攘。他看到了班长正抱着作业本往办公室走,看到了学习委员在和人讨论题目,看到了几个篮球队的男生勾肩搭背地商量着下午的训练……每一个人的表情,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符合他记忆中的印象,没有一丝一毫的偏差。
甚至连小卖部阿姨找零时那句“拿好了啊同学”,都和他印象中的语调一模一样。
他撕开赵强买的薯片包装袋,熟悉的烧烤味弥漫开来。咀嚼着酥脆的薯片,听着赵强喋喋不休地吐槽刚才的数学课,王小明的心却一点点沉了下去。
这种完美无缺的正常,本身就是最大的不正常!
人的记忆是会模糊的,现实是存在随机性和微小意外的。
但此刻他身处的这个世界,从他苏醒到现在,没有出现任何计划外的插曲,没有发现任何不符合他“穿越前”认知的细节。一切都严丝合缝地按照他潜意识里“应该有的样子”在运行。
这不像真实的世界,更像是一个……基于他记忆完美复刻的“场景”。
他尝试着在心中默念:“系统?”
一片沉寂。
他尝试按照“梦境”中模糊记得的粗浅法门,引导所谓的气感。
体内空空如也,没有任何异常。
所有的试探,都石沉大海。这个世界用绝对的、无懈可击的“正常”,回应着他所有的怀疑。
午休时的校园广播,播放着熟悉的轻音乐和常规的通知;下午的数学课,老师讲的例题他甚至隐约记得自己曾经做过;放学时,他和赵强一起骑车回家,路上的车流、红绿灯的节奏、甚至小区门口那只总在打盹的流浪猫……所有的一切,都精准地复刻着他记忆中的日常。
没有任何超自然的现象,没有天空裂缝,没有新闻里的异常报道,没有感知到任何诡异的能量或印记。
难道……那场波澜壮阔、撕心裂肺的穿越,真的只是黄粱一梦?是他高考压力下,潜意识编织出的庞大幻想?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带着巨大的诱惑力。承认那是梦,他就可以彻底回归这安稳的、按部就班的生活,为即将到来的高考奋斗,拥有一个可以预见的、平凡但安稳的未来。
晚上,他坐在书桌前,摊开作业本。台灯散发着温暖的光晕。父母在客厅看着电视,传来隐约的新闻播报声和谈话声。一切都笼罩在一种温馨的日常氛围中。
他抬起头,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万家灯火如豆。
完美。
太完美了。
完美到……让人感到窒息。
如果这是真实,为何那份“梦境”的记忆如此刻骨铭心?如果那是虚幻,为何这份“真实”完美得如此令人心生恐惧?
王小明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的,最终定格在陈霜华转过头来时,那双盛开着整个璀璨星光的眼眸。
那眼神里的决绝、担忧、以及一丝他当时未能完全理解的复杂情绪,此刻想来,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沉重。
他猛地睁开眼,看向书桌上那个小小的、地球仪的摆件。
这个世界,平静得就像这地球仪上凝固的海洋和大陆。
但他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在尖啸——
这完美无瑕的日常,或许才是最高明、最可怕的囚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