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小说 > 世间不止一个你2
本书标签: 玄幻奇幻 

上元夕歌——暮色朦胧

世间不止一个你2

薛绍去世后,太平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她闭门不出,不理世事,整个人憔悴不堪。但看着身边年幼的儿女,她知道,自己不能倒下。薛绍不在了,她必须坚强起来,撑起这个家,守护好他们的孩子。

神龙元年,唐中宗复位,恢复了李唐江山。太平公主多次上书,请求为薛绍平反。最终,唐中宗感念薛绍的忠诚与无辜,下旨为他平反昭雪,恢复了他的官爵,并追赠他为左光禄大夫、散骑常侍。

神龙二年,太平公主亲自护送薛绍的灵柩,从洛阳迁回咸阳改葬。这一次,葬礼的规格按照驸马的规制举行,朝中的大臣上元灯暖,长安故梦

朝中的大臣纷纷前来吊唁,连唐中宗也派使者送来祭文,追念薛绍的忠勇与温良。葬礼那日,咸阳城外的官道上素幡飘扬,纸钱纷飞,细雨如丝,仿佛连天地都在为这段夭折的姻缘垂泪。

太平公主一身缟素,扶着薛绍的棺木,一步步踏上新墓的台阶。她的眼神早已没有了当年的灵动娇憨,取而代之的是历经沧桑后的沉静,唯有指尖触及棺木时的微微颤抖,泄露了心底未散的伤痛。“薛绍,”她轻声呢喃,声音被雨声模糊,“我终于给你一个体面的归宿了。往后,这里便是你的安身之处,我会常来看你。”

迁葬之后,太平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抚养子女上。长子薛崇训沉稳内敛,她便请了名师教他读书习礼,希望他能承袭父亲的温厚;次子薛崇简聪慧果决,颇有薛绍年轻时的英气,她便亲自指点他兵法谋略,带他出入朝堂,熟悉政事。女儿们则被她教养成温婉贤淑的模样,闲暇时,她会给孩子们讲起她与薛绍相遇的那个上元节,讲起他吹箫时的模样,讲起他们曾经的甜蜜时光。

“娘亲,爹爹真的像你说的那样,是个温润如玉的君子吗?”万泉县主捧着母亲亲手绣的梅花帕子,仰着小脸问道。

太平抚摸着女儿柔软的发丝,眼中泛起温柔的笑意,那笑意却又带着淡淡的怅惘:“是啊,你爹爹是这世上最好的人。他待人真诚,行事磊落,就连吹箫的声音,都清越得像山涧的泉水。”她顿了顿,补充道,“你们日后选夫君,便要选你爹爹这样的人,不求权势滔天,只求品性端正,真心待你。”

孩子们将母亲的话记在心里,尤其是薛崇简,他虽年幼时便失去了父亲,却从母亲的描述和旁人的评价中,拼凑出一个完美的父亲形象。他立志要成为像父亲那样的人,更要守护好母亲和姐姐弟弟,不让他们再受半分委屈。

随着子女渐渐长大,太平公主也不得不重新卷入朝堂的纷争。武则天退位后,唐中宗复位,韦后与安乐公主野心勃勃,妄图效仿武则天临朝称制,朝堂之上暗流涌动。太平作为李唐宗室的核心力量,自然成了韦后集团的眼中钉。

一日,薛崇简忧心忡忡地回到府中,对太平说道:“娘亲,韦后近日提拔了许多亲信,还暗中联络羽林军,恐怕是要对宗室不利。我们该如何应对?”

太平端着茶杯的手一顿,眸色沉了下来。这些年,她早已不是那个只会在父母面前撒娇求情的小公主了,薛绍的死让她明白,在这波诡云谲的朝堂之上,唯有手握权力,才能保护自己和家人。“崇简,”她缓缓开口,声音冷静而坚定,“韦后野心勃勃,却目光短浅,她以为掌控了陛下,便能掌控天下,却不知民心所向,终究是李唐。我们只需静观其变,暗中联络忠于李唐的大臣,待时机成熟,便一举铲除韦后集团。”

薛崇简点头:“娘亲所言极是。儿子已经联络了一些禁军将领,他们都愿听候娘亲调遣。”

看着儿子沉稳的模样,太平心中既欣慰又酸涩。她多想让孩子们远离这些刀光剑影,可现实却逼迫他们不得不快速成长。她伸手拍了拍薛崇简的肩膀:“凡事小心为上,切不可打草惊蛇。你爹爹在天有灵,定会保佑我们。”

唐隆元年六月,太平公主与临淄王李隆基联手,发动了唐隆政变。薛崇简作为母亲最信任的臂膀,亲自率领禁军攻入宫中,诛杀了韦后与安乐公主,彻底粉碎了韦后集团的篡权阴谋。政变成功后,唐睿宗李旦复位,太平公主因功被加封为镇国太平公主,食邑万户,权倾朝野。

此时的太平,早已是朝堂上无人敢小觑的力量。她的府邸宾客盈门,宰相多出自她的门下,文武百官争相依附。可每当夜深人静,褪去一身华服与权势,她总会独自一人来到府中那棵柳树下——那是她仿照当年与薛绍相遇的街角所种。她会静静地站在柳树下,仿佛还能听到当年清越的箫声,看到那个身着青衫、温润如玉的身影。

“薛绍,”她望着天上的明月,轻声说道,“我们的孩子们都长大了,崇简很能干,他帮我平定了叛乱,保住了李唐江山。你若泉下有知,定会为他骄傲吧?”

月光如水,洒在她的身上,映出她眼底深深的孤独。这些年,她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却再也找不回当年那份纯粹的幸福。她曾被迫改嫁武攸暨,那段婚姻不过是政治场上的交易,没有半分情意可言。武攸暨死后,她便再也没有动过再婚的念头,心中的位置,始终只为薛绍留存。

睿宗复位后,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矛盾渐渐凸显。李隆基英明果决,不愿受制于人,而太平公主早已习惯了掌控朝政,两人之间的权力斗争愈演愈烈。薛崇简看出了其中的凶险,多次劝说母亲:“娘亲,如今大局已定,陛下与太子(李隆基)都敬重您,您不如放权归隐,安享晚年,何必再卷入权力之争?”

太平看着儿子,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她何尝不想归隐?可权力这东西,一旦沾染,便难以割舍。更重要的是,她经历了太多的变故,失去了太多的亲人,唯有权力,能让她感到安心。“崇简,你不懂,”她轻声说道,“在这朝堂之上,退一步便是万劫不复。我若放权,我们母子,还有你爹爹留下的这份基业,都可能化为乌有。”

薛崇简还想再劝,却被太平打断:“此事我已有决断,你不必多言。只需记住,无论何时,都要站在母亲这边。”

先天元年,李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太平公主与唐玄宗的矛盾彻底爆发,她暗中联络党羽,意图发动政变,废黜唐玄宗,改立傀儡皇帝。薛崇简得知后,心急如焚,他知道母亲此举无异于以卵击石,可他无论如何劝说,太平都不肯回头。

先天二年七月,唐玄宗先下手为强,发动先天政变,诛杀了太平公主的党羽。太平公主仓皇逃入山寺,三日后方才出来,被唐玄宗赐死于家中。

临死前,太平公主没有哭闹,也没有辩解。她只是换上了一身淡粉襦裙,那是她当年与薛绍相遇时穿的颜色。她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柳树,眼中满是释然的笑意。“薛绍,我要来找你了。”她轻声说道,“这辈子,我守着我们的孩子,保住了李唐江山,也算没有辜负你。若有来生,我还想在那个上元节遇见你,还想做你的妻子,再也不卷入这权力纷争,只与你相守一生。”

一杯毒酒下肚,太平公主缓缓闭上了眼睛。她的脸上带着安详的笑容,仿佛回到了永隆二年的那个上元节,朱雀大街上灯火璀璨,她遇见了那个身着青衫、吹箫的温润公子,四目相对的刹那,便是一生的牵绊。

太平公主死后,唐玄宗感念薛崇简的忠诚(他曾多次劝阻母亲,且未参与政变),没有株连于他,只是将他贬为蒲州别驾。薛崇简带着母亲的灵位,来到咸阳城外的薛绍墓前,将母亲与父亲合葬在一起。

墓碑之上,刻着“大唐驸马都尉薛绍与镇国太平公主之墓”。墓前的柳树,年复一年地抽出新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跨越生死的爱恋。

许多年后,长安城里的百姓依旧会说起太平公主与薛绍的故事。他们说起那个上元节的相遇,说起那场轰动全城的婚礼,说起那段短暂却甜蜜的婚姻,也说起那场令人扼腕的悲剧。有人说,太平公主是权力场上的女强人,一生叱咤风云;也有人说,她不过是个痴情的女子,一生都在追寻那份失去的幸福。

而薛绍与太平公主的爱情,就像长安城里的上元灯火,虽短暂,却足够明亮,足够温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抹永不褪色的印记。每当上元节来临,朱雀大街上灯火依旧,总会有痴情的男女,循着当年的传说,在柳树下驻足,期盼着能遇见属于自己的那场良缘,一如当年的薛绍与太平公主。

上一章 薛绍之死 世间不止一个你2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