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找先生?”二蛋眸带探究的望向叶霁安。
“嗯。”仗着身高优势,他使劲揉搓了几下二蛋的头发,“你既已成为了我的临时副将,多少应当学些过硬的理论知识。”
“论兵法谋略,谁比得过叶大人。”二蛋一掌拍开叶霁安不安分的手,顺手理了理自己有些凌乱的发丝,半开玩笑道。
“此人乃当今太傅,如今已是两朝元老,此番奉旨前来查办半年前的一桩旧案,机会难得。”叶霁安一改往日模样,神情难得严肃郑重地望向了二蛋。
见其神色不似玩笑,二蛋便不再调侃,干脆利落地应允了下来。
几天后,在叶霁安的引荐下,两人正式会面。
“...”崔太傅凝视着二蛋,半晌无言。
良久,他才堪堪稳住心神,寻了个由头支走二蛋后,太傅旋即进入隔间与叶霁安谈话。
“没有什么要解释的吗,陆老将军的独子...”太傅轻抿了一口茶,不疾不徐道,“若是想用那些搪塞之词来糊弄老夫,那就免开尊口了。”
“他失忆了。”叶霁安稍作停顿,起初我还无法确定,后来打赢那场仗之后,我派人去查了他的身份。
无需多言,一切尽在这寥寥数语之中,两人心照不宣。
而此时,一道玄衣身影悄无声息地掠过庭院角落。叶霁安似有所感,无意向亭台的某个角落多瞥了一眼,随即恢复正常。
月光映衬在玉佩上,泛起了清幽的光泽,映照出他此刻略显复杂的神情。像是确认了什么,他郑重其事地将刚从怀里掏出来的玉佩递给了崔太傅。
...
另一边,二蛋的思绪如云翩飞,在脑中肆意流窜。他需要得到一个答案——亦或是,一个真相。
沈医师欲言又止的神情、许从文无意识的沉默、叶霁安刻意回避的目光……他们无由头的反应在二蛋的拼凑之下汇聚起来,最终呈现出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原来从始至终,只有他一个人被瞒在鼓里。
血色的梦境如影随形,无数次令他坠入深渊,生活中为数不多能让他感到一丝暖意的人,却都在用谎言引他入局。
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语,都像是在提醒着什么,却又十分刻意地隐瞒了起来。
这种若即若离的态度,比沉默更加难以让人承受。
一夜无眠。
“二蛋,就算你对着这些干点子不感兴趣,也不该画着烟熏妆来吓太傅啊。”叶霁安装模做样的教训道,嘴角却不自觉的微微扬起。
在一旁喝茶的太傅和站着受训二蛋闻言,皆是眼角一抽,那副啼笑皆非的模样,仿佛连空气都跟着静止了两秒。
最终,以太傅不耐地将还在嬉皮笑脸的叶霁安轰出门而告终,不出意外,这下压力给到了二蛋。
“你可知何为捭阖?”崔太傅举起茶盏,又轻抿了一口。
望着眼前不怒自威的太傅,二蛋强压下些许紧张,斟酌答道:“捭阖多指开合有道、张弛有度。”
太傅没有接话。
屋内的气息莫名凝滞了一瞬,一时间针落可闻。
二蛋有些忐忑地思考着自己方才的回答是否答非所问,已然做好了被扫地出门的准备。
然而,还不待他多想,崔太傅悠悠地开了口:“不错。”那声音虽轻,却如同一道惊雷在二蛋心中炸响。
天地之间,阳气升腾则万物生发,阴气凝聚则万物潜藏。此消彼长,循环往复,恰似日月交替、四季更迭。
捭阖之道,动静相宜,刚柔并济。犹如春雷惊蛰,唤醒冬眠之物;又如秋霜降临,令万物收敛内敛。智者深谙此理,既懂得韬光养晦、静观其变,又能把握时机、果断出击。
进退之间,讲究审时度势:或以柔克刚,如涓涓细流穿石而过;或以刚制柔,似劲松傲立狂风之中。外圆内方,随机应变,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君子处世,当效法自然,顺应阴阳变化,以不变应万变,在动与静、进与退之间寻求最佳平衡。
此为捭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