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4点30分,田径场的塑胶跑道被夕阳烤得发烫。
朱一一的钉鞋在弯道处擦出尖锐的声响,额头的汗水随着摆臂动作甩出一道晶莹的弧线。
"最后一组!"教练掐着秒表吼道,"当这是自助餐抢虾时的速度!"
这个诡异的比喻像按下开关,朱一一的步频突然提升。
她冲过终点线时,秒表定格在22秒87,比早餐时和樊振东约定的"自助餐开门前必须完成"的标准快了。
"达标了!"她气喘吁吁地弯腰撑着膝盖,抬头看了眼场边电子钟,"还有一小时二十分钟..."
女更衣室里,朱一一创造了个人最快洗澡记录,3分12秒。
她边跑边扎头发冲出来时,正好撞见同样湿着头发往外冲的樊振东。
"自行车还是地铁?"
"我叫了车!"樊振东晃着手机,屏幕显示网约车距离200米,"师傅说知道那家店,新开的'冠军自助'..."
两人鬼鬼祟祟地从训练基地后门溜出去,没注意到墙上新装的摄像头缓缓转向他们。
监控室里,保安老张掏出手机发了条语音:"老伴儿啊,那俩孩子又溜出去吃了,记得把冰箱里剩的酱肘子热上。"
"海鲜区交给我。"朱一一往盘子里垒第五只螃蟹时低声说,"你主攻烤肉,记得多拿牛舌。"
樊振东点头,把运动外套反穿,里衬缝着特制的超大口袋。
这是他们上周发现的秘密,这家自助餐厅允许运动员免费用餐,但禁止打包。
而朱一一坚持认为"运动服内兜不算打包"。
"三文鱼新鲜吗?"朱一一趴在海鲜柜台前问厨师。
"刚空运来的,"厨师笑着指向冰床,"知道您要来,特意多备了..."
他话还没说完,朱一一已经以起跑速度铲走半盘北极贝。
隔壁桌的小孩看得手里的冰淇淋都化了:"妈妈,那个姐姐拿食物的样子好像在比赛..."
他们的餐桌很快变成美食界的珠穆朗玛峰……
底层:12盘海鲜奠基(含6种刺身)
中层:8种烤肉构成山腰(牛舌占比70%)
上层:4碗冰淇淋封顶(淋着可疑的巧克力瀑布)
"战略失误。"朱一一啃着帝王蟹腿皱眉,"应该先吃烤肉再吃海鲜的,现在胃容量..."
樊振东默默推过来一个小碟:"山楂糕,助消化。"
餐厅经理拿着相机走过来时,两人正为最后一块烤羊排进行筷子对决。
"打扰了,"经理憋着笑,"能拍张照挂在我们冠军墙上吗?就拍您二位这桌...呃...战果。"
照片里,两个奥运冠军坐在盘子垒成的堡垒后面,朱一一嘴角沾着烤肉酱,樊振东手里还捏着半块没来得及藏进内兜的提拉米苏。
朱一一的餐盘在海鲜区划出一道银光。
她右手持夹子精准钳住三只牡丹虾的同时,左手已经掀开了帝王蟹的保温盖。
蒸汽腾起的瞬间,她迅速用夹子敲了敲蟹壳。
"空运不到四小时。"她满意地点点头,手法娴熟地卸下两条蟹腿,"听声音就知道新鲜度。"
隔壁取餐的大叔看得目瞪口呆,手里夹着的小章鱼都掉回了冰上。
朱一一已经转战生蚝台,指尖在蚝壳上轻轻一叩:"这个,这个,还有后面那排第三个。"她指着蚝肉微微颤动的几枚,"这些最肥。"
厨师长忍不住走过来:"朱小姐对海鲜很懂啊?"
"练出来的。"她头也不抬地往盘子里垒北极贝,"以前在青岛集训,每天下课和海边的阿姨们抢最后一波渔获。"
她的餐盘很快变成微型水族馆,最底层铺着碎冰,上面依次是,橙白相间的三文鱼腩、透亮的北极贝、还在渗着海水的生蚝,最顶上横着两条帝王蟹腿,像两柄交叉的骑士剑。
樊振东在烤肉台前展现出了惊人的空间规划能力。
他的烤盘分区明确:
左上角:薄切牛舌(受热面积最大化)
右下角:雪花牛肉(远离高温区避免过老)
中央:腌制好的牛仔骨(随时翻面)
"牛舌三十秒。"他盯着手机计时器,突然朝海鲜区喊,"一一!鳗鱼要焦了!"
朱一一像听到发令枪似的冲过来,用夹子抢救下两条已经卷边的鳗鱼。"火候刚好。"她吹了吹气,直接咬下一口,"外脆里嫩,完美。"
两人配合默契得像在打双打——樊振东负责控制火候,朱一一负责调味。
她调制的蘸料碟里,辣椒粉、孜然和某种秘制酱汁的比例精确到令人发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