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透,朱一一已经踩着露水站在了农贸市场门口。
她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是特意给樊振东妈妈打电话记的龙飞凤舞写的"广式鸡汤秘方"。
"后生女要靓鸡?"鱼档老板老陈掀开塑料帘,"今早刚到的清远走地鸡,识货啊!"
朱一一蹲下来仔细检查鸡爪:"要这只,脚踝细皮嫩的。"
她手指点着鸡胸,"这里帮我片薄些,剩下的斩大块。"
转到药材摊时,她像做化学实验般精确:
"五指毛桃30克,茯苓15片,海底椰5个..."
"当归只要须须,枸杞要宁夏的..."
摊主阿婆推着老花镜笑:"煲汤啊?"
晨光爬上窗棂时,朱一一的购物袋已经沉甸甸,除了主料,还有一小包新会陈皮,两枚蜜枣,甚至专门绕道买了口新砂锅。
朱一一的厨房第一次这么安静。
小二被关在门外,委屈地用爪子挠玻璃。砂锅里的水刚冒蟹眼泡,她就按配方下了瑶柱和金华火腿吊汤底。
"两片陈皮..."她对着阳光检查年份,"要十五年以上的。"从樊振东老家寄来的老陈皮在刀下散发出醇厚香气。
最费功夫的是"凤凰转世",整鸡焯水后,朱一一用镊子一根根拔除残留的细毛。
这个张阿姨教她的绝活,平时懒得用的手艺今天全使出来了,鸡皮在灯光下逐渐呈现出完美的淡黄色,像上好的宣纸。
厨房飘起带着药香的水雾。她系着印有"厨神附体"的围裙,正用镊子给鸡皮去毛。
小二不知何时溜了进来,蹲在料理台上,好奇地扒拉那包药材。
"这个不能玩。"朱一一轻拍猫爪,把海底椰切片,"小胖嘴刁得很,上次说我炖的汤有腥气..."
处理好的鸡块在冷水中慢慢升温,血沫像退潮般被一一撇去。
朱一一的刘海被蒸汽熏得卷起。
左手砂锅焯好的鸡块
右手倒入山泉水
脚尖勾开烤箱门放入南瓜盅
手肘还能顺便按开电饭煲
"叮!"定时器响起时,她往汤里撒了把枸杞,金红色的果实像小太阳般在汤面浮沉。
汤锅在文火上咕嘟时,朱一一开始处理山珍。
云南的松茸、福建的竹荪在清水中舒展,她特意留下两朵完整的松茸,准备最后装碗用。
"三碗水熬成一碗..."她念叨着樊振东妈妈微信里的叮嘱,时不时撇去浮沫。
当汤色转为浅琥珀时,加入提前炖好的猪展肉,这是广东里面的"以肉养肉"秘诀。
窗外的日影从东墙移到西墙,汤香已经渗透了整个楼道。
汪顺循着味道过来,刚想敲门就看见门缝下塞出的纸条:"偷喝者斩立决!"
樊振东是被香味唤醒的。睁开眼时,朱一一正踮脚往床头柜放托盘,见他醒了立刻板起脸:"38度2,今天继续禁足。"
但樊振东的注意力全被那个青花瓷汤盅吸引,盖子边缘渗出金黄的油星,一缕清甜的香气正往他鼻尖钻。
"尝尝?"朱一一掀开盖子,汤色澄澈如琥珀,鸡油凝成完美的圆形,底下沉着两片薄如蝉翼的淮山。
"喝把。"朱一一捧着汤碗,难得有些紧张。
樊振东撑起身子,碗里的汤色如茶,金黄的鸡油聚成圆圆的月亮。
他吹了吹,第一口下去突然僵住,这味道...分明是小时候生病时,阿妈守在煤炉前熬的味道。
"怎么样?"朱一一盯着他,"我按阿姨给的方子..."
话没说完,樊振东突然把脸埋进汤碗的热气里,她这才发现他眼眶红了。
"笨...笨蛋!"朱一一手忙脚乱找纸巾,"烫着了不会说啊!"
樊振东摇摇头,又喝了一大口。这次的眼泪终于掉进汤里:"瑶柱...你泡发前用花雕蒸过?"
"你怎么...?"朱一一瞪圆眼睛,"阿姨说这是你家祖传的秘方啊!"
"你给我妈妈打电话了吗,"樊振东声音闷闷的。
朱一一耳尖瞬间通红:"就...就随便学了点..."
樊振东又舀起一勺,吹了吹。
汤入口的瞬间,他眼睛微微睁大这味道...是正宗的广式药膳鸡汤,甚至比他妈妈做的多了几分清甜。
"怎么样?"朱一一紧张地绞着围裙边,"我照着阿姨的方子..."
"有陈皮。"樊振东突然说,"三年以上的新会陈皮。"
朱一一瞪大眼睛:"你怎么...?"
"后味回甘。"他又抿了一口,"还加了蜜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