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明月就踏上了前往京市的火车。
说实在的不管是现实还是任务中,她都没有去过京市呢,内心还是很激动的。
津市和京市离得不远,即使现在的火车速度不快,也不过小半日就到了。
下了火车,明月明显感觉到这里的没有家里那种压抑感,不过她也没有时间去感受了,直奔学校,办理了入学,知道宿舍号后就扛着东西直奔宿舍。
这个时候的宿舍还不是后世那种上床下桌的四人间宿舍,为了节约成本,现在还是上下床的六人间。
明月是第一个到的,就选了一张靠洗漱台的上铺,因为她不喜欢别人坐她的床,也不喜欢关灯等等。
铺好床后,又来了两个同学,听口音应该是南方人,而且她们讲的是家乡话,明月听不懂,和她们打了声招呼就背着陆母给自己缝制的新挎包出门了。
明月出了宿舍也没有去哪里,只是在学校逛着,看看教学楼食堂,图书馆在哪里而已。
明月没有像其他穿越者一样,一来到年代文里就考个清华北大的学校,她考了师范大学,专业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
原因无他,明月就是不想当那只出头鸟,也不想太高调,还是那句话:能苟则苟。
而且她本身也只是一个高三学生,成绩也就那样,能在年代文里那么顺利考上大学,大部分占了天时地利人和这几个条件的。
若放在现实中,别说京市的大学了,她能考上一本,爸妈都要高兴死了。
现在的师范大学不是很大,一下子就逛完了,不过该有的都有。
学生报道时间有三天,明月是第一天来的,所以还有两天时间可以好好逛逛京市。
虽说明月想苟一辈子,但是她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呀,毕竟她身后还有一大家子人呢。
有些机遇还是要自己去寻找的。
来京市报道前,爸妈给了六百块钱她,大哥大嫂给了五十,姐姐姐夫给了二十,就连俩弟弟都想把自己攒了好久了几块钱零花钱给明月,只是她没有要,弟弟们还在上学,攒那几块钱零花钱也不容易,心意她领了,钱怎么可能拿,嘱咐他们好好读书,等以后一起去京市读大学就行了。
所以明月身上有爸妈和哥姐给的六百七十块钱,以及自己的两三百块,已经是手握千元巨款的人了。
这些钱除了零钱,整钱爸妈都给她存进存折了,让她放好。
明月能放去哪里,当然是空间啦。
因为明月觉得除了空间,放哪里都不安全,别说存折了,就连零钱她都通过挎包或者口袋放进空间去了。
…………
第一天,明月就在学校里哪也没有去,第二天早早起来洗漱背着挎包除了学校。
别以为她是去看天安门或者故宫啊,她可不是,这些经典她往后有的是时间逛,她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那就是去淘好东西收起来,后面改革开放的时候出手。
废品站她不会去,能到废品站的东西还剩什么好的,就算有也轮不到她,她去一些之前被打上臭老九称呼的人家里看看。
那些人现在该放都放回来了,但是不管是身体还是精神都好不到哪去,至于其他的明月也只能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