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一年过去了,孩子也渐渐长大了,然而这一年过得并没有想象中的轻松。
首先是到了学习说话,以及走路的年纪了。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还是很艰难的。虽然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但却对这个新奇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听着大人们不断的教导,孩子也只能勉强艰难的吐露出几个奇怪的声音。或许这是孩子独有的语言,大人们听到后摸不着头脑罢了。
一些声音虽然大人们听不懂,但还是能勉强理解其含义的。比如孩子饿了的时候,会发出了哭声,大人们听到后,就明白了孩子似乎是饿了。遇到孩子喜欢的,想要的的东西时,孩子会发出“啊,啊,的怪叫声。”并对着某一个物品招招手,大人们也能理解其含义。
学走路就更有趣了。因为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所以对自身的很多东西都还不是很了解。例如你想让孩子学走路,首先得先让他学会站立。否则每次把孩子扶稳后,手一放孩子就会一屁股坐地上。
反反复复的来上几次过后,大人们便失了耐心。认为是孩子还太小,便把孩子抱到床上,让他自己摸索,自己玩去了。
由于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富裕,孩子似乎才出生一个月左右,父亲就满是不舍的坐上了前往外地的火车,出去努力工作赚钱,想让家里过的好一点。
母亲也在抚养了孩子半年后,满是不舍的把孩子托付给了爷爷奶奶,跟随父亲外出工作去了。
也许是以前的家庭原因,父母都过够了苦日子,觉得只有走出去,才能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
就这样,可怜的孩子便早早的离开了父母的怀抱,只能留在家里,交由爷爷奶奶照看。可爷爷奶奶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除了保证孩子的正常生活需求外,别的却很难办到。比如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教一些书本上的知识。
家里时不时又会有一些事情,出去办事把孩子一个人留家里又不放心,只能背着出去边干活边照顾孩子。这种情形仿佛成了当地现状。
这就导致这个村子,似乎成了老人和小孩的归宿之地,年轻的人们都纷纷外出拼搏去了,只留下老人和小孩相依为命。
正因如此,本该由父母陪在身边教导的孩子,只能独自一人陪在老一辈人的身边,默默成长。
独自成长的路上必定是荆棘丛生的,毕竟很多东西,很多事情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和理解。没有父母的教导,很多东西理解起来也会变得十分困难,有时耳边也会时不时传来一些错误的指引。
好在的是,父母并没有放弃让孩子读书的机会,对他们而言,知识就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就这样随着时间一天天的流逝,孩子也渐渐学会了走路和说话,以及如何穿衣吃饭,学会了一些生活的基本常识。
多年后,孩子也渐渐长大到了读书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