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长宣赋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宫廷  皇妃 

辛筝

长宣赋

海邺,这片依海而生的土地,八十年前自大越的广袤疆域中分离,独立成国。

梁辛筝的母妃,乃是先帝的大妃乌兰氏,曾一度深受宠爱。彼时,乌兰氏与如今的王太后江氏几乎同时怀上了龙裔,然而命运弄人,她未能诞下皇子,而是生下了一位公主。尽管这位公主身为庶出,却是皇室中的第一位公主,因而备受先帝珍爱。一时间,乌兰氏因女儿而地位显赫,行事间难免流露出几分骄矜,此举却触怒了早已稳坐后位、统领六宫的江氏。自那时起,乌兰氏的日子便愈发艰难。待先帝驾崩之后,她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为避祸端,并考虑到梁辛筝的未来,乌兰氏主动请求前往先帝的皇陵守陵。而当时的王太子梁须,即今日的海邺王,在此之后又相继迎来了两位妹妹,她们分别是裕筝长公主与奉筝长公主。

后来梁辛筝的日子也没有以前好了……

海邺王朝,宴珠宫内,梁辛筝端坐于铜镜之前,细心妆扮。她容颜娇艳,一双略带勾人的狐狸眼仿佛能摄人心魄;朱唇微启,皓齿隐现,峨眉淡扫,更添几分清雅。一举一动,皆散发着迷人的风姿。

“辛筝长公主,听说王上要遣您去大越和亲,大越的使臣马上就要到这了,不知长公主您做何打算?”身后的婢女一边为女子梳着头发,一边说道。

梁辛筝“大越与我国海邺王朝势均力敌,若能通过和亲缔结盟约,则可保我王朝长久安宁。即便是为此付出生命,本宫亦无怨无悔。”梁辛筝凝视着镜中那张决绝的脸庞,语气坚定而沉稳地说道。

“长公主……”婢女闻言,顿时眼眶一红,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梁辛筝“我那王兄是铁了心要把我嫁出去了,我若是不去,大越与海邺必有一战,到时候百姓们可就遭殃了。”

梁辛筝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

“长公主,难道您真的愿意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男人吗?”婢女看着辛筝,小声问道。

梁辛筝“本宫自然是不愿的,只是……本宫身为海邺王室中人,享受了这么多年百姓的供奉,也是时候为百姓做些事情了。”

梁辛筝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

“长公主宅心仁厚,一定会得偿所愿的。”婢女看着梁辛筝,一脸认真地说道。

梁辛筝“得偿所愿……”梁辛筝闻言,顿时陷入了沉思。

话音刚落,一个身材魁梧的男子与头戴凤冠的女子并肩走了进来,二人身上都散发着尊贵的气息,让人不敢直视。

梁辛筝“辛筝参见王兄,王嫂。”

梁辛筝从沉思中回过神来,连忙站起身,向着二人恭敬地行了一礼。

“王妹无需多礼,快请起吧。”海邺王后缓步上前,轻轻扶起梁辛筝,语气中透着温柔与关切。

“王妹啊,纵然你我并非一母所生,但你毕竟是朕的庶妹,骨肉之情不容置疑。此次和亲,大越皇帝特遣使臣前来迎你入京。你且好好准备一番,待时至,便随他们一同前往大越吧。”海邺王梁须凝视着梁辛筝,语气庄重而沉稳地说道。

梁辛筝“臣妹遵旨。”

梁辛筝闻言,心中一紧,但还是乖巧地应了下来。

梁须又言,“王妹……你嫁过去是为了两朝和平,若是受了什么委屈,尽管告诉王兄,王兄一定替你讨回公道。”

梁辛筝“多谢王兄。”

梁辛筝闻言,心中一暖,连忙道谢。

“好了,朕还有事要处理,就不多留了,你好好准备一下吧。”梁须拍了拍梁辛筝的肩膀,转身离开了。

看着梁须离开的背影,梁辛筝深深地吸了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

“长公主,您切莫过于忧心,或许此番前往大越,反倒能迎来一番新的转机呢。”婢女见梁辛筝面色凝重,不由得轻声宽慰道。

梁辛筝“本宫,只是……有些不舍罢了。”

梁辛筝闻言,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

梁辛筝“王兄除了本宫这个庶妹之外,还有两位嫡亲的妹妹,却偏要本宫远嫁他乡……”

梁辛筝的话语渐至尾声时,她的声音不由得带上了一丝哽咽,梁辛筝“此一别,恐怕再无归期。”

几日后,大越的使臣如期而至,梁辛筝也在一众宫人的簇拥下,走出了宴珠宫梁辛筝身穿一袭桃红色锦衣,裙摆上用银线绣着精致的凤凰图案,看起来高贵又华丽。

她的脸上画着精致的妆容,头上戴着海邺珠冠,整个人看起来雍容华贵,美艳不可方物。

“臣等参见辛筝长公主,长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使臣看到梁辛筝,连忙带着人行礼。

梁辛筝“免礼。”

梁辛筝抬了抬手,示意众人起身。

“辛筝长公主听旨!”

这时,越园使臣手持圣旨走了过来,尖声喊道。

梁辛筝闻言,连忙跪了下来,一脸恭敬地看着太监。

“奉天承运,大越皇帝诏曰:海邺王之妹辛筝长公主,性情温婉贤淑,仪态端庄秀丽。朕心深感欣慰,特册封为海邺妃,赐居广乐宫。现派遣使臣前往迎接,命辛筝长公主即日起程,前往大越与朕共结连理,以固两国之盟好,钦此。”

梁辛筝“臣妾梁氏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梁辛筝听罢,心中顿时百感交集,却依旧温顺地接过了那道承载着无上权威的圣旨。

“恭喜长公主,贺喜长公主。”使臣看着梁辛筝,一脸笑意地说道。

梁辛筝“有劳公公了。”

梁辛筝站起身,看着使臣,强扯出一抹笑容。

“长公主客气了,时候不早了,咱们还是快些启程吧。”使臣闻言,连忙摆了摆手,示意梁辛筝上马车。

梁辛筝点了点头,转身走向马车。

在宫人的搀扶下,梁辛筝上了马车,透过车窗,看着外面逐渐远去的宫墙,心中充满了不舍和忐忑。

这一去,便是千里,归期遥遥,生死未卜。

马车行驶在官道上,扬起一片尘土。

梁辛筝坐在马车里,双手紧紧抓着衣角,心中充满了不安。虽然她贵为长公主,可如今,也不过是任人摆布的棋子罢了。

终于经历了几日后,大越的皇宫映入眼帘。

看着金碧辉煌的宫殿,梁辛筝心中不禁感叹万分。

这座大越皇宫,其宏伟壮丽之处竟隐隐超越了海邺王宫,更添几分王者之气。

“长公主,我们已经到了。”使臣望着梁辛筝,面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轻声说道。

梁辛筝闻言,回过神来,乖巧地点了点头,在婢女的搀扶下下了马车。

“臣等参见海邺妃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梁辛筝刚下马车,一群宫人便围了上来,齐声行礼。

梁辛筝“免礼。”

梁辛筝抬了抬手,示意众人起身,心中却有些无奈。

这海邺妃的称呼,对她来说,还真是有些讽刺呢。

她这个所谓的海邺妃,不过是为了两国和平,而被大越皇帝勉强册封的存在罢了。

“海邺妃娘娘,老奴带您去广乐宫吧。”这时,一个看起来有些年迈的嬷嬷走了出来,看着梁辛筝,一脸恭敬地说道。

梁辛筝“有劳嬷嬷了。”

梁辛筝闻言,乖巧地点了点头。

在嬷嬷的带领下,梁辛筝带着自己的婢女,朝着广乐宫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梁辛筝看着周围陌生的环境,心中不禁有些忐忑。

这大越皇宫,对她来说,终究是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海邺妃娘娘,广乐宫到了。”走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嬷嬷停了下来,看着梁辛筝,一脸恭敬地说道。

梁辛筝闻言,抬头看去,只见一座气势恢宏的宫殿映入眼帘。

宫殿的牌匾上,写着广乐宫三个大字,看起来气派不已。

梁辛筝“多谢嬷嬷。”

梁辛筝看着嬷嬷,乖巧地道了谢,便带着婢女走进了广乐宫。

刚走进广乐宫,就发现了几个梳头嬷嬷和宫女站在一旁。

“奴婢参见海邺妃娘娘,娘娘万福金安。”见梁辛筝进来,几人连忙行礼。

梁辛筝“免礼。”

梁辛筝抬了抬手,示意众人起身。

“奴婢是皇上派来服侍娘娘的,若是娘娘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为首的一个宫女看着梁辛筝,一脸恭敬地说道。

“对了,娘娘,如今踏入大越皇宫,您便不再仅仅是海邺的长公主了。”宫女目光凝重地望着梁辛筝,一字一句地道,“您现在的妆容与服饰皆带着鲜明的海邺特色,必须换成大越的风格才行。否则,万一被皇上瞧见,只怕会引来杀身之祸。”

梁辛筝闻言,乖巧地点了点头,心中却有些无奈。

这大越的规矩,还真是多呢。

梁辛筝“好,那就按你们大越的来吧。”

几位嬷嬷闻言,精神为之一振,当即指挥身旁的宫女上前。在她们熟练的手法下,梁辛筝原有的头饰被一一卸下,随之而起的是属于大越皇妃的华美发髻,每一步都彰显出庄严与尊贵。

又为她脱下了桃红色的锦衣,换上了大越皇妃的服饰。

一番折腾下来,天色已经渐暗。

梁辛筝看着铜镜中的自己,不禁有些恍惚。

镜中的她,已经不再是海邺的长公主,而是大越的海邺妃了。

“娘娘,皇上今晚设了宴,为您接风洗尘。”这时,宫女走了进来,看着梁辛筝,一脸恭敬地说道。

梁辛筝“好,我知道了。”梁辛筝闻言,微点了点头。

彰平宫内,楚琬婷看着广乐宫那边的方向,脸上闪过一丝不悦。

又是一个狐媚子!

楚琬婷“本宫入宫这么多年,也只是个昭仪……那海邺贡女一来,就跟闵长宣当年一样,越着本宫成了海邺妃,若是他日诞下皇子,恐怕本宫在这后宫更没有立足之地了!”

“娘娘别生气,小心气坏了身子。”宫女看着楚琬婷,一脸担忧地说道,“更何况,那海邺妃能不能得宠,还说不定呢。”

“娘娘,再过些日子不久,听说东夷朝也要进献贡女了……到时候,这后宫可就更热闹了。”

楚琬婷“东夷朝……”

楚琬婷闻言,眉头微微一皱,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自古以来,大越后宫中的一些嫔妃,大多都是来自周边小国的贡女。

可真正能得宠的,却没有几个。

“娘娘,依奴婢看,您根本不必将那些贡女放在眼里。”宫女看着楚琬婷,一脸认真地说道,“您出身名门望族,又陪伴皇上多年,那些贡女如何能与您相提并论?”

楚琬婷“话虽如此,还是小心为上。”楚琬婷闻言,叹了口气,缓缓说道,

楚琬婷“这后宫之中,尔虞我诈,防不胜防。”

“是,娘娘。”宫女闻言,乖巧地点了点头。

楚琬婷“好了,咱们也去赴宴吧,顺便会会那位新来的海邺妃。”楚琬婷说着,站起身来,朝着殿外走去。

此时的梁辛筝,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别人眼中的钉子了。

她带着婢女,跟着宫女,朝着设宴的大殿走去。

刚到大殿门口,梁辛筝就看到了一个身穿明黄色龙袍的年轻男子,萧即墨正端坐在龙椅上,一脸威严。

不用想,这位肯定就是大越的皇帝了。

梁辛筝“臣妾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梁辛筝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走到萧即门面前,恭敬地行了个礼。

萧即墨“免礼。”萧即门闻言,抬头看了梁辛筝一眼,脸上闪过一丝惊艳的神色,不过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他早就听说海邺的长公主是个难得的美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萧即墨“海邺妃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

萧即墨看着梁辛筝,淡淡地说道。

梁辛筝“多谢皇上关心。”

梁辛筝闻言,乖巧地答道。

萧即墨“坐吧。”

萧即墨指了指一旁的座位,示意梁辛筝坐下。

梁辛筝点了点头,走到座位旁,坐了下来。

刚坐下不久,就听到殿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贵妃娘娘到!”随着话音落下,一个身穿华贵宫装的女子走了进来,正是闵长宣。

闵长宣“臣妾参见皇上。”闵长宣走到萧即墨面前,恭敬地行了个礼。

萧即墨“免礼。”

萧即墨闻言,抬了抬手,示意闵长宣起身。

闵长宣点了点头,站起身来,目光却不经意间落在了梁辛筝的身上。

这就是新来的海邺妃?

萧即墨“海邺妃刚到宫中,恐怕还不熟悉宫中的规矩,贵妃若是无事,就多提点她一下。”

萧即墨看着闵长宣,淡淡地说道。

闵长宣“是,皇上。”

闵长宣闻言,点了点头。

闵长宣“海邺妃初来乍到,若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尽管来问本宫。”

闵长宣看着梁辛筝,缓缓说道。

梁辛筝“多谢贵妃娘娘。”

梁辛筝闻言,乖巧地点了点头。

她知道,自己在这后宫之中,人生地不熟,还是少说话为妙。

闵长宣“嗯。”

闵长宣看着梁辛筝,淡淡地应了一声,就收回了目光。

“陶美人到,大公主到!”

随着话音落下,一个身穿蓝色宫装的女子走了进来,正是陶姝。

陶姝走进大殿,看到梁辛筝的瞬间,脸上闪过一丝惊讶的神色。

这就是新来的海邺妃?长得果然漂亮!

陶姝缓步走近,于三人面前盈盈下拜,声音温婉而恭敬:陶姝“臣妾参见皇上,贵妃娘娘,海邺妃。”

萧即墨“免礼。”萧即墨闻言,抬了抬手,示意陶莹起身。

陶姝点了点头,站起身来,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德昭仪到!”楚琬婷也走进了大殿。

一时之间,大殿上坐满了人。

萧即墨“今日设宴,旨在为海邺妃接风洗尘,诸位无需拘礼。”萧即墨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语气平和而坚定地说道。

楚琬婷“臣妾参见皇上,贵妃娘娘!”

萧即墨“免礼。”

闵长宣“德昭仪的记性可真好,”闵长宣目光微转,看向楚琬婷,似笑非笑地继续道,

闵长宣“海邺妃的位分在你之上,不知你可曾向她行过礼?”

楚琬婷闻言,脸色微微一变,不过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楚琬婷“是臣妾疏忽了,还望海邺妃恕罪。”

楚琬婷话音刚落,便转身面向梁辛筝,带着一丝诚挚的歉意,缓缓屈膝行礼。

梁辛筝见状,似是非常不满的赶忙站起身来,避开了楚琬婷的礼。

梁辛筝“德昭仪不必多礼。”

梁辛筝看着楚琬婷,抬了抬手说道。

她虽然不知道这后宫的规矩,却也看得出来,这位德昭仪对自己似乎并不友善。

不过,她初来乍到,也不想树敌太多。

楚琬婷“海邺妃真是好福气啊。”楚琬婷看着梁辛筝,似笑非笑地说道,

楚琬婷“刚一进宫,就封了妃位,可真是让人羡慕啊。”

梁辛筝“德昭仪过誉了。”梁辛筝看着楚琬婷,淡淡地说道,

梁辛筝“本宫能得皇上青睐,封为妃位,也是皇上的恩典。”

楚琬婷“海邺妃说的是。”

楚琬婷闻言,笑了笑,没有再说话。

不过,她看着梁辛筝的目光,却带着几分审视和敌意。

萧即墨“好了,大家随意用吧!”

随着萧即墨的话音落下,大殿上的气氛也逐渐热闹了起来。宫女太监们开始上菜倒酒,乐师们也奏起了欢快的乐曲。

梁辛筝端坐在座位上,看着眼前的美食佳肴,却没有什么胃口。

闵长宣“青鸾,你看海邺妃似乎是不是胃口不佳?”

闵长宣注意到梁辛筝面前的饭菜几乎没动过,不由得开口问道。

青鸾“回娘娘,海邺妃可能是有些紧张。”

青鸾闻言,看了一眼梁辛筝,低声说道。

闵长宣“你去吩咐御膳房,明日先做一些海邺的特色菜,你陪我一同去广乐宫。”

闵长宣闻言,吩咐道。

青鸾“是,娘娘。”

青鸾点了点头,转身走出了大殿。

上一章 莲花池 长宣赋最新章节 下一章 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