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青的喧嚣与离愁,如同花圃上空最后一抹晚霞,在深深烙印之后,终究缓缓沉入寂静。回到熟悉的城市,重返车水马龙与玻璃幕墙的世界,沈千冰竟感到一丝恍惚。指尖仿佛还残留着泥土的湿润触感,鼻翼间似乎还能嗅到玫瑰与青草的混合气息,那种双脚扎实踩在土地上的安心,与都市的悬浮感形成了微妙的对峙。
林浩轩敏锐地察觉到了她的这种疏离。他没有急于将她拉回所谓的“正轨”,而是将她的公寓变成了一个温柔的缓冲带。他细心地收起了所有可能与《春日迟迟》剧组相关、可能引发她怅惘情绪的物品,换上了她喜欢的香薰,播放着舒缓的纯音乐,让空间里弥漫着一种宁静的、等待新故事开启的氛围。
回归后的第一周,沈千冰几乎足不出户。她需要时间,将“陈念”的灵魂,小心翼翼地从自己身体里剥离出来,妥善安放。这个过程并非痛苦,更像是一场郑重的告别。她会在清晨醒来时,下意识去想今天该给哪片地浇水;会在吃到精致的外卖时,怀念起在花圃廊下,就着简单饭菜也能吃出的香甜。这些习惯性的闪回,让她意识到,陈念已经如同一位挚友,永久地居住在了她心里的某个角落。
林浩轩将一杯温热的牛奶放在沈千冰手边?
林浩轩还在想那片花圃?
沈千冰接过牛奶,微微一笑。
沈千冰不全是。只是在想,陈念教会我的东西,该怎么用在‘沈千冰’的生活里。
她开始整理这几个月的心得,不仅仅是表演笔记,更多的是关于生活态度的反思。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将日程表排得密不透风,试图用忙碌填充每一个缝隙。她学会了留白,学会了享受无所事事的清晨,学会了认真准备一餐一饭,就像在花圃里耐心对待每一株植物。
她的这种变化,林浩轩看在眼里,喜在心头。那个总是被外界目光和内心焦虑驱赶着的沈千冰,正在慢慢沉淀,变得从容而笃定。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春日迟迟》虽然尚未制作完成,但王茗导演的金字招牌、沈千冰暌违数月的回归、以及梁本山等实力派演员的加盟,早已让这部作品未播先热。各种猜测、期待,以及一些习惯性的质疑声,开始在网络上层出不穷。
尤其是关于沈千冰“隐退”期间的真实状态,以及她能否驾驭好这样一个与她以往光鲜形象大相径庭的农村角色,成了八卦论坛和娱乐媒体反复咀嚼的话题。偶尔流出的、角度刁钻的模糊路透照(大多是沈千冰穿着脏旧工装、素面朝天在劳作的画面),更是引发了热议。
林浩轩千冰,这些无聊的言论,别往心里去。
沈千冰扫了一眼屏幕上那些诸如“女神形象崩塌”、“难以转型”之类的标题,眼神平静无波。若是从前,她或许会因此焦虑失眠,反复审视自己的选择。但此刻,她只是轻轻推开了平板。
沈千冰他们看到的,只是一张模糊的照片。
沈千冰但他们看不到,泥土沾在脸上的温度,看不到清晨的露水打在脚背的清凉,更看不到一朵花在手中绽放时的感动。
沈千冰陈念让我明白,别人的眼光,就像天气,阴晴雨雪,都无法改变大地的本质。
沈千冰我是什么样子,由我的生命体验决定,不由几张照片或几句评论定义。
这份超乎预期的豁达,让林浩轩彻底放下了心。他知道,她是真的不同了。
几天后,一个知名的时尚杂志主编亲自联系到林浩轩,希望能为沈千冰做一期复出后的独家专访和大片拍摄。这是一个极具分量的机会,是重新回到公众视野的绝佳平台。林浩轩谨慎地征求沈千冰的意见。
沈千冰 接吧。
沈千冰但我想和他们沟通一下拍摄风格。
出人意料地,沈千冰没有选择安全牌,没有要求华丽的礼服和精致的妆容来“一雪前耻”,重塑女神形象。她主动向杂志方提出,希望拍摄能在一个真实的、带有生活气息的场所进行,妆容力求自然,服装也以舒适、能体现个人状态的私服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