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两座沉甸甸的影后奖杯,站在职业生涯的又一个高点,沈千冰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清醒。镁光灯的追逐、赞誉的浪潮,在她周身形成了一道炫目的光晕,但她站在光晕中心,眼神却穿透了这一切,望向了更远、也更本质的地方。
金像奖颁奖礼后的第二天,她没有像外界预料的那样出现在任何庆功宴或专访中,而是独自一人驱车去了郊外那座曾作为《春日迟迟》主要取景地的花圃。王茗导演在拍摄结束后,与花圃的主人达成了协议,将这里保留了下来,作为一个偶尔用于创作和静思的场所。
时节已是深秋,花圃里不复春夏的繁盛,玫瑰大多凋谢,只剩下坚韧的枝干在秋风中挺立,一些耐寒的菊科植物开得正艳,为萧瑟的园子点缀着最后的浓烈色彩。沈千冰裹着厚厚的羊绒披肩,走在熟悉的田垄上,脚下是干枯的落叶发出的沙沙声响。
她在一株只剩下虬枝的老玫瑰前停下,伸手抚摸那粗糙的、带着尖刺的枝干。这株玫瑰,曾在她和陈念的共同守护下,绽放出震撼人心的美丽。如今,它收敛了所有的光华,进入休养生息的冬季。沈千冰觉得,自己的心境与这株玫瑰何其相似。经历了《春日迟迟》的破土、《望川》的深潜,以及接连的荣誉加身,她的生命也经历了一场极致的盛放。此刻,喧嚣过后,她需要这样一段沉淀的、向内收敛的时光。
沈千冰热闹是你们的,我只要这片安静……
她在廊下的旧摇椅上坐下,看着天高云淡,任由微凉的秋风吹拂面颊。脑海中,不再有角色的台词穿梭,也不再有剧本的情节翻涌,只是一片澄澈的空明。她很久没有享受过这样纯粹的、不属于任何角色的独处时光了。
回到工作室,沈千冰将两座奖杯随意地放在了书架不起眼的角落,与那些她收藏的陶器、书籍和旅行带回来的小玩意儿放在一起,仿佛它们只是两件普通的装饰品。她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里,反而更加严格地审视着“千冰工作室”正在推进的几个项目。
她否决了一个看似商业前景很好、但内核空洞的都市爱情片提案,尽管投资方开出的条件十分优厚。她也放缓了一个原本看好的、关于非遗传承的纪录片项目的推进速度,因为她觉得前期调研还不够扎实,不想为了赶进度而牺牲深度。
林浩轩看着被她退回的厚厚一叠项目书,有些无奈地笑。
林浩轩你现在筛选项目的标准,比王茗导演还严苛。
沈千冰浩轩,我们成立工作室的初衷,不是为了快速产出内容,而是为了守护故事本身的尊严。如果只是为了赚钱或者维持热度,我们接代言、上综艺就好了,何必这么辛苦?
沈千冰我要对的,不要快的。
她的目光坚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执着。林浩轩不再多言,他深知这正是沈千冰最可贵的地方,也是他们这个新生的工作室能够立足的根本。
在沈千冰这种近乎“挑剔”的坚持下,工作室的运行节奏似乎慢了下来。外界开始出现一些窃窃私语,猜测她是否江郎才尽,或是工作室运营遇到了困难。对于这些声音,沈千冰和林浩轩都选择了无视。他们像耐心的农夫,深知土地的肥力需要积累,好的收成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