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总有人问我是否愿意旅行,我自然是愿意的。
“我曾有一次幻想,他说我过于松散,生活是这样,热情也是这样”,我想了想,发现我写的这段文字也是这样。
旅行其实并不太放松,我个人浅薄的感受。旅行规划是一场噩梦。你到了北京,你可以去长城,可以看故宫,也可以逛天坛,走地坛。以地坛为例子,想来最了解地坛的人便是史铁生先生与他的母亲。我们日游和周游的人,很难对其中的美景存在哪怕更深一层的了解。比如,地坛何处的花草树木到何时才能与天地成一派和谐的景象。这个问题十分奇怪,不是本身奇怪,毕竟还有摄影师这个职业的存在。我指的是,这个问题的存在就是一种奇怪,地坛那么大,时间那么短小,干嘛要提出这般抬杠式的问题来呢?
好吧,于是我拍了一两张自以为好看的照片走了,甚至没来得及调滤镜。好吧,其实我根本没去过地坛,这些纯纯浪费时间。
不过我觉得说出这些很松散,你不用考虑如何是每一件事富逻辑化。也许人到晚上便容易自作多情。
我看着一团糟的学习计划,看着尚未动工实施的梦想,啧啧啧,活得太浪费了。不过我并不担心,学习为了一口饱饭,至于梦想嘛…,我头脑中自有一番天地。但我并不是幻想主义者,自我了些倒是承认,毕竟这句话听起来就挺自信的。我甚至有时都因为这份自信忽略掉了心中那份原始的自卑感。
回到旅行,一份自信且自我还能遮盖自卑感的旅行便是独行。想一些游戏里的主人公,应传统,独自进行一番修炼,然后不自觉情至深处便为下文做好了铺垫,无论过渡的是谁的出场,都会扫一番兴致。然后作者会用人物间的互动填补这些,有的成功,有的虚伪到尴尬。反正都是幻想时刻,也不至于过于较真。我的生活真的像一本小说,按照既定的生活秩序走着,正常又奇怪。旅行就是找到一份驾驶时右转的畅快感,不用等红绿灯的那种。这时,一种新鲜感包围着我,天天右转是不可能的,或许能这样理解。右转4n次,回到正常轨道。此时以往的畅快就会成为一把刷子,刷尽残余的新鲜感,并且此过程中,你心痒难耐。
啊对了,所以。独处的旅行是换了一种驾驶方式。与其被别人载着或载着别人,不如下来步行当做减肥。省的到处攀攀比比,整天不得安生。生活在教会我自己嚼碎自己,餐费食后再支付。比如该睡觉的时候起来写这蹩脚的文字,眼睛都睁不开了还在滑稽地打字,甚至不愿意写你那残缺的作文。
这就是我的独行,不在行,而在独。本来是不该发表的,纯当留个纪念,让我接下来几天能安安心心地听歌补作业,不要胡思乱想。
剧情未开发完全的兽游别碰,谢谢。说真的,要是什么时候科技发展到可以把幻想储存起来,我将从100楼带着降落伞跳下去。科技发展太快以至于我忘了社会还没发展。好像也没啥能说的了,都是空想。
那目前就这样了,希望以后我还能有勇气回来看这一堆有可能让我尬到脚趾头传承米开朗基罗的文字。
2024.8.29凌晨,昨天在b站上,看见一位紫砂的朋友,她给出的对自己人生的点评,具有清晰逻辑的辩证,让我马后炮都不会点火了。我追的兽游还没更完,亲人还没养老,活一年看一年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