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起案件的死者名叫钱明,是滨城市的房地产大亨,在商界享有盛名!”
“第二起案件的死者名叫尹正南,是滨城市第六中学的语文老师。两个死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秦昭和肖远对石子尧提供的信息感到震惊。
两个死者身份的差异,使得案件的动机更加扑朔迷离。
“一个房地产大亨和一个中学老师,他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而凶手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凶手杀人的动机该不会是报复社会吧?”徐卿卿猜测的说道。
“看来需要深入调查两位死者的背景,找出他们可能的共同点。”秦昭说。
众人立刻展开细致调查,分别对两位死者的社会背景与人际关系进行深入挖掘。
经过调查,肖远发现,钱明和尹正南虽然身份悬殊,但却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曾是五年前,一场火灾中的幸存者。
那场火灾发生在一家名为鸾祥的饭店,当时钱明正在和客户谈生意,而尹正南则和几个关系不错的学生在举办毕业聚餐!
在那场火灾中,共有九人死亡,钱明和尹正南正是其中的两名幸存者。
这个发现让秦昭和肖远感到震惊不已。
他们开始怀疑,这场连环杀人案的动机是否与五年前的“鸾祥火灾案”有关?
为了验证这个猜想,他们开始重新调查那场火灾。
然而,当他们找到当年的消防报告时,却发现报告中的内容与他们所知道的情况大相径庭。
报告中写道:“鸾祥火灾案”是由于厨房电路老化引发的,而且只有四人死亡,并非九人。
这让所有人感到十分疑惑,于是决定找到当时参与灭火的消防员,了解真相。
经过一番努力,石子尧终于联系到当年的消防员。
消防员告诉他们,据他所知,那场火灾并非意外,而是有人故意纵火。
而且,火灾中的死亡人数确实是九人,报告中之所以写成四人,是因为有人暗中操作,想要掩盖火灾的真相。
这个结果让秦昭和肖远不敢相信。
他们意识到,这场连环杀人案背后一定还隐藏着更多隐情。
自己可能已经触及到一个深藏多年的秘密。
看来只有深究当年“鸾祥火灾案”的真相,才又可能揭开连环杀人案背后的真正动机。
他们先后有走访了火灾中的其他两位幸存者,在与他们的交谈中,秦昭和肖远发现,这些幸存者都对那场火灾有着深刻的记忆。
但能回忆起来的起因和细节却知之甚少。他们只记得火灾发生时的混乱和恐慌,但没有人能提供关于纵火者的线索。
与此同时,肖远对当年的消防报告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报告中的漏洞和矛盾之处甚多。
他怀疑报告已经被篡改,目的是为了掩盖某些人的罪行。
秦昭则继续调查当年参与灭火的消防员,试图找到更多目击者。
他发现,当年参与灭火的消防员中,有一部分已经退休或调离岗位,再加上当时通讯不便,很多人已经联系不上。
秦昭通过各种渠道,终于找到其中的一位关键人物——当年的消防队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