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唐门外,此时近千铁骑踏尘而来,大地为之震颤。
一名又一名弟子接连报信,皆身着轻甲,背负双刀,显然是北离赫赫有名的叶字营。
若是在往昔,唐门即便面对叶字营亦无所畏惧。
他们擅使毒,精于暗器,凡敢与之正面交锋者,无一幸免。
然而今时今日,唐老太爷已逝,这位支撑起整个唐门的巨擘倒下后,竟无人能接替其位。
唐门三杰——唐煌、唐玄、唐七杀,面对此情此景,犹豫不决,既无心迎战,亦不愿轻易屈膝。
而那位名为唐泽的少年,眉头紧锁,尽管他曾凭借智谋化解雷家堡之危,但对于叶字营而言,情况则大相径庭。
叶字营不遵江湖规矩,不畏天地王法,他们只遵循自己的法则,只认同手中的利刃!
正当众人焦虑之际,一人缓步走出一栋被重重锁链包围的小楼。
这栋小楼由数十名唐门弟子日夜守护,然而此人却如入无人之境,轻松穿过守卫,淡淡问道……
唐怜月发生了何事?
“据前方弟子回报,近千叶字营正朝唐门疾驰而来!”
那名弟子低声道,不敢直视对方的目光。
唐怜月知道了。
他依旧平静如水,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这座小楼从未能真正囚禁住他,唐老太爷也无法束缚他的意志。
他之所以未曾现身,仅仅是因为不愿。
而今,他选择走出,是因为别无选择。
他迈着坚定的步伐,穿过一张张满是忧虑的脸庞,越过唐门三杰那黯淡的眼神,经过唐泽那闪烁着光芒的双眸,一步步走向大门。
唐门三杰目光复杂,无论岁月如何流转,每当此人出现,他们心中便会涌起难以言喻的自卑感。
他们曾有过怨恨,但最终明白,这一切并非人力所能改变。
唐泽眼中却燃起了希望,这是他首次亲眼目睹这位传说中的人物。
那人走出唐门,四周的弟子纷纷让开道路,心中那份不安似乎也随之消散。
他缓步走下台阶,长袍随风轻扬。恰在此刻,近千叶字营骑兵抵达,为首的将领勒马停步,身后铁骑整齐划一地停下。
一人,孤身立于千军万马之前,身披金甲,背负双刀,北离大将军叶啸鹰凝视着他,低声道……
叶啸鹰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久违了。
那人微微低头,以最简短的方式回应……
唐怜月久违了。
叶啸鹰长叹一声……
叶啸鹰你们唐门在雷家堡差点害死我的女儿,我不同于雷家堡那些人,不会轻易咽下这口气。
叶啸鹰一路奔袭而来,本想灭了唐门满门,未曾想你会在此出现。
唐怜月唐门已为其过错付出代价。
那人语气平缓,却透出不容置疑的坚定。
叶啸鹰很好,唐怜月。
叶啸鹰朗声大笑……
叶啸鹰从今往后,你便是唐门的新任唐老太爷了吧?
“唐老太爷”,不仅仅是个称谓,它象征着唐门每一代掌门人的权威与责任,无论其实际年龄几何。
唐怜月昂首挺胸,坚定地点了点头。
唐怜月是的。
语气依旧淡然自若,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叶啸鹰豪迈地大笑……
叶啸鹰我一声令下,这千名叶字营战士足以踏平你的唐门。
叶啸鹰即便你是唐怜月,又能斩杀几人?两百?三百?
唐怜月一个。
唐怜月的回答简洁有力,叶啸鹰闻言一怔……
叶啸鹰一个?
他深知唐怜月的实力,叶字营虽威震四方,但在唐怜月面前却未必能占得上风。
唐怜月你。
唐怜月语气庄重。
瞬间,一阵清脆整齐的拔刀声划破空气,千名铁骑齐刷刷地抽出背后双刀,刀光在阳光下闪烁生辉。
叶啸鹰笑道……
叶啸鹰我倒想试试看,已经很久没有人敢这样对我说话了。
唐怜月默不作声。
叶啸鹰如果不是唐怜月的话……
叶啸鹰话锋一转,调转马头。
叶啸鹰我确实很期待你成为唐门新任老太爷后的变化。
叶啸鹰驾!
叶啸鹰一踢马腹,策马向左侧绕行,避开了唐门。
唐怜月屹立于千军万马掀起的尘土之中,纹丝不动。
直至那支队伍远去,他才缓缓转身,迈步向唐门走去。
沿途,所有弟子皆跪地行礼。
这一刻,新任唐门唐老太爷——唐怜月,正式登场。
四百年前,列国烽烟四起,南疆之地有一望族姑苏氏,雄踞一方,风光无限。
及至天下归一,姑苏氏悄然隐退,仅遗留下一座承载着往昔辉煌的姑苏城,仿佛是对过往荣光的最后挽留。
姑苏城郊,有一古刹名为寒水寺。
此寺虽屡遭兵燹,却始终巍然不动,香火旺盛,直至一年之前。
寒水寺的主持忘忧大师,虽庙宇规模不及少林、云林等名刹,却因超凡脱俗的佛学修为而被誉为当世第一高僧。
相传,忘忧大师通晓佛法六通,即便是罪孽深重之辈,亦能在他慈悲的点化下获得心灵的解脱。
然而,就在一年前,忘忧大师突然失常,竟从寺内持国天王像上取下一柄七尺木剑,一剑斩断了前来祈福香客的生命。
自那日起,寒水寺门前再无人迹,寺内僧侣也纷纷离去,只留下一片死寂。
时至今日,却有两位行者正沿着蜿蜒山路向寒水寺进发。
其中一人身着素净白衣僧袍,面容清俊,即便是在炎炎夏日下汗水浸湿衣襟,仍不失其风采。
他轻抚额间,感慨道……
无心.叶安世这上山的路,依旧如此艰难。
无心忆起年少时初随师父攀登此山的情景。
那时,师父缓步前行,自己紧随其后。
每当体力不支时,师父便会停下脚步,二人并肩坐在路旁石凳上稍作休息。
师父会从怀中取出一个馒头,分一半给他,偶尔还会轻轻拍打他的头,温柔地说……
“就当是一次旅行吧,虽然可能会久一点,但总有一天你会回到这里。”
那次下山,他们共停歇六次,吃掉了三个馒头,而师父那句话却重复了整整十一次。
无心.叶安世或许正因为上山之路太过艰辛,所以一旦登上山顶,便不愿轻易离开。
无心嘴角勾起一抹淡笑,转头看向身旁默然相随的冥侯。
冥侯未曾言语,只是坚定地跟随在无心身后。
时光荏苒,当年那个孱弱的小男孩已成长为一位逍遥天境的强者,即便有意放缓脚步,不过三炷香的时间,二人已抵达寒水寺门前。
与往日香客如织的景象截然不同,现在的寒水寺显得格外冷清,连寺门上方那块巨大的匾额也因岁月侵蚀而略显斑驳。
无心.叶安世师父,弟子回来了。
无心收敛起一贯的嬉笑神情,肃穆地合掌行礼,随后引领冥侯步入寺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