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我们今天在这宇宙飞船上,每个人轮番当操控官,带领大家在这个光轮空间飞行,把我们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斯蒂芬·威廉·霍金用扩音耳麦说道。
“是的,可爱的孩子们,打开你们跟前侧舱窗口,看到那雷云和闪电了吗?”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用远程黑粒子暗光源照射着飞船以外的环境,让刺眼的闪电更加耀眼夺目,如打铁花一般璀璨。
“哇~哦~,好震撼啊!”李颖志看着飞船外那炫目的宇宙飞花,又加之有两位著名的科学家陪同体验,更是说不出的开心,还有就是,他现在正在驾驶着这艘超级宇宙飞船,载着同学们遨游在神奇的太空,并亲眼目睹了雷云闪电的自然现象,刺激!
注释: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出生于英国牛津,理论物理学家,宇宙学家,科学思想家,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工艺院院士,生前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天体物理学、理论物理学、数学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本杰明·富兰克林可是静电学领域特别重要的先驱人物之一,他搞的研究和做的实验,给电学科学的发展立下了重要功劳。
富兰克林有个特出名的实验是研究闪电的。他有个大胆又好玩的猜想,觉得雷电是自然界里的电现象,还打算用一连串实验来证实。其中最出名的要数他做的风筝实验。他在风筝顶绑了根金属线,把线尾跟一个钥匙连一块,然后让风筝飞到天上去。风筝被雷云带上电的时候,他拿手碰了钥匙,就看到有火花出现了。
经过这一实验,富兰克林搞明白了闪电和静电的关系,认定闪电属于一种电流。他头一个提出了正电和负电的说法,还把电荷的流动形容成液体的流动,给出了如今被广泛运用的电流流动的观念。
富兰克林又设计并改良了一种很重要的实验工具,叫富兰克林的漏斗。这个东西通过静电来收集空气中的电荷,再次证明了正负电是存在的,也给后来的电学研究提供了关键的实验办法。
除了做实验研究,富兰克林在静电学理论上也有一些关键贡献。他假定电荷守恒,意思是电荷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个东西挪到另一个东西那里。这一观点给后来的电学理论打下了根基。
总的来讲,富兰克林凭借自身的研究与实验,促进了静电学的进步,把静电现象的实质给揭示出来了,还为电学领域后续的研究打下了根基。他做的这些工作对咱们理解电荷、电流还有闪电之类的现象相当重要,对后来科学家在电学方面的深入探究和运用产生了影响。
富兰克林不仅是美国大陆会议的代表及《独立宣言》起草和签署人之一,还是美国制宪会议代表及《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签署人之一。此外,他在科学研究方面也有杰出贡献:富兰克林曾进行多项关于电的实验,发明避雷针,并最早提出电荷守恒定律,在研究大气电方面作出贡献;哲学上拥护自然神论,承认自然界的存在及其规律的客观性。法国经济学家杜尔哥评价说:“他从苍天那里取得了雷电,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权。”